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陳潭秋故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陳潭秋故居,坐落在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區陳策樓鎮陳策樓村的一處名人故居,為中國共產黨創始人及早期領導人之一陳潭秋的出生地及早年居所。陳潭秋舊居早年已毀,1980年後在其原址陸續興建有陳潭秋故居主體館舍、陳策樓樓址和陳潭秋銅像廣場等[1]。陳潭秋故居管理處(陳潭秋紀念館)為隸屬於黃州區文化和旅遊局的直屬一類公益性事業單位[2]。

歷史
陳潭秋家的宅院始建於清代,清朝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1月4日,陳潭秋在其間出生。1928年春,陳家房屋被中國國民黨全部燒毀,僅餘石雕門柱和天井[3]。1980年6月[a],黃岡縣人民政府仿原貌對陳潭秋故居進行了部分修復。1980年7月7日,時任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先念為其題寫「陳潭秋故居紀念館」館名。1981年,中共黃岡縣委經中共中央宣傳部批准在陳潭秋故居按原貌修建陳潭秋故居紀念館。故居紀念館第一任館長是陳潭秋的堂侄陳國安[6][7]。陳雲、李先念、魏文伯、郭述申、王觀瀾、伍修權等中共領導人均曾為陳潭秋題詞[8][9]。
1985月,黃岡縣博物館成立,並在黃州鎮七一水庫旁動工興建館舍。1989年,黃岡縣博物館落成開館[10][11]。該博物館與李四光紀念館、陳潭秋紀念館為同一個機構。博物館三層為陳潭秋紀念展覽館,舉辦有《陳潭秋生平事跡展覽》固定型展覽[12]。1993年,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為其題寫「陳潭秋紀念館」館名[13]。至少到2019年,陳潭秋紀念館已不再與李四光紀念館,而是與陳潭秋故居管理處成為同一機構[2]。
1992年12月16日,「陳潭秋故居」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該省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屬於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14]。1996年1月4日,在陳潭秋誕辰100周年之際,陳潭秋銅像在故居紀念館落成並正式揭幕[9]。1999年2月3日,「陳潭秋故居紀念館」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命名為湖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5][16]。2009年,黃州區投入資金340萬元,對陳潭秋故居再次進行恢復重建。2010年,陳潭秋故居被劃撥給黃州區文體新局管理,再次進行修復、重建[3]。2011年,「黃岡市黃州區陳潭秋故居」被公布為第二批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17],被納入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二期建設名錄,投入建設資金1081萬元。2014年,黃州區投資600萬元,修建占地900平方米的廉政教育館。2016年,陳潭秋故居景區500畝規劃編制完成。2017年,陳潭秋故居景區納入三期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投入建設資金1158萬元[7][5][18]。2019年11月29日,陳策樓鎮東倘紡織廠正式拆遷,陳潭秋故居遊客服務中心工程啟動[19]。
Remove ads
故居公園
陳潭秋故居公園占地近百畝,建築面積5550平方米[8]。陳潭秋銅像立於公園內,銅像為全身站像,基座高2米,銅像高3米,為中共一大代表照中,身著西服,右手持一本進步刊物,眺望遠方的形象[20]。
文物保護情況
1992年12月16日,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列為第三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21]。
其保護範圍為:陳潭秋故居及周圍一定範圍。以故居四周圍牆為界,北面抵故居北圍牆,東面向外延伸約12米至故居西側宣誓廣場西界,南面向外延伸約10米至故居門前堰塘北側,西面向外延伸約25米至廉政教育館[22]。
其建設控制地帶為:以保護範圍為界,北面向外延伸約20米至竹林灣自然村南,東面向外延伸約35米至宣誓廣場東側,南面向外延伸約70米至故居門前堰塘南端,西面向外延伸約70米至廉政教育館北側[22]。
備註
參考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