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陳郡殷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陳郡殷氏,與陳郡謝氏陳郡袁氏同為魏晉南朝時的重要士族,其家族一直延續至隋唐,是著名的書畫世家,人物有東晉的殷浩、南朝陳書畫家殷不害、殷不害之孫唐初凌煙閣功臣殷開山、唐朝著名書畫家殷令名殷仲容父子等。

歷史淵源

陳郡殷氏據《世本》、《元和姓纂》、《通志-氏族志》記載,出自子姓,商朝始祖的母親簡狄有娀氏(在今山西永濟西)之女,因吞玄鳥之卵而生契,因姓為,契十四代孫成湯,推翻夏朝,建立了商朝,其後盤庚遷殷(今河南安陽西北),故又稱「殷朝」,或者「殷商」並稱。商朝歷二十四代,三十四王,六百二十九年(據《元和姓纂》),被周朝所滅,商紂王之子武庚周武王安置在殷朝故地,繼續管理殷商遺民。三監之亂後,武庚被殺,周公旦把武庚的封地和轉封給紂王之兄微子啟,建立宋國(都今河南商丘),其中一部分殷商子孫以國為姓,是為殷氏。

關於殷氏起源還有另一說法,即殷姓系以水名為姓。漢代史游《姓氏急就篇》云:「溵水,在潁川,居之者以為氏。」溵水即今河南登封潁水三源中的中源[1]

秦朝末年時,一支殷氏聚居於河內郡野王縣(今河南沁陽),漢朝初期,遷徙到汝南郡。其後有北地太守殷續,又遷徙移居至陳郡長平縣(今河南西華縣西北),成為陳郡長平殷氏始祖。

東漢之前,見著史籍的陳郡殷氏人物不多,僅有唐朝馮宿撰寫的《天平軍節度使殷(侑)公家廟碑》[2]中提到的東漢桓靈間諫議大夫、後出為冀州刺史的殷封。西晉時,陳郡殷氏開始嶄露頭角,殷褒出任滎陽令、章武太守,殷識官鎮東司馬。

Remove ads

殷識一系

西晉末年,五胡亂華,北方的世家大族紛紛南遷過江躲避戰亂,陳郡殷氏也南遷僑居於建康城,成為僑姓世族之一。陳郡殷氏殷識一支在東晉的崛起始於殷識之子殷羨殷融兄弟。殷羨,字洪喬,官豫章太守,性耿直而獨特,終光祿勛。殷融,字洪遠,官至吏部尚書、太常卿。

陳郡殷氏最顯赫的人物當屬殷羨之子殷浩,正是他把陳郡殷氏帶入了一流世家大族之列。殷浩,字淵源,曾被征西將軍庾亮召為記室參軍,累遷司徒左長史。後稱疾不起,歸隱近十年,他善於玄談,名重當代,被比作管仲諸葛亮,當時著名的清談家太原王氏王濛陳郡謝氏謝尚對他極為推崇,有「淵源不起,當如蒼生何」之說。其後出仕任建武將軍、揚州刺史,被會稽王司馬昱引為心腹,抗衡荊州桓溫,永和五年(349年),殷浩受命領軍北伐,以恢復中原為己任,在多次北伐失敗後,被政敵桓溫彈劾,廢黜為庶人,遷徙到東陽信安縣(今浙江衢縣),永和十二年(356年),卒於信安。殷浩之子殷涓,亦有美名,咸安初年(371年),桓溫廢黜顧命大臣太宰、武陵王司馬晞,誣陷殷涓及庾倩與司馬晞謀反,殷涓和庾倩家族被族誅。

殷融有四個兒子:殷康殷師殷茂殷允

殷康,歷任左衛將軍、吳興太守。子殷顗,曾任南蠻校尉。顗弟殷仲文,參與桓玄廢立,玄敗後反正,義熙三年(407年),受何無忌中傷,被劉裕以與駱球等謀反,與其弟南蠻校尉殷叔獻同時被殺。

殷師,歷任驃騎諮議參軍、晉陵太守,賜爵沙陽男。子殷仲堪,任荊州刺史。晉安帝隆安三年(398年),被桓玄擊敗,被迫自殺。子殷簡之殷曠之,弟之子殷道獲

殷茂,歷任國子祭酒、太常,累官散騎常侍、特進、光祿大夫。子殷遹,曾為雍州刺史楊佺期司馬。殷茂孫殷景仁劉裕心腹大臣。景仁子殷道矜,官至太中大夫,道矜子殷恆,入南齊官至金紫光祿大夫。

殷允,歷任豫章太守、吏部尚書,累官太常卿。子殷穆劉裕稱帝後,歷任散騎常侍、國子祭酒、五兵尚書、吳郡太守等職,宋文帝即位後,為金紫光祿大夫,兼竟陵王師、始興王師。殷穆有子淳、沖、淡。殷淳生孚、臻。殷沖,中書、黃門侍郎,太子劉劭弒父自立,任司隸校尉,不久劉劭被殺,殷沖亦被賜死。

殷羨曾孫殷孝祖,歷仕宋文帝宋孝武帝宋前廢帝三朝,官至兗州刺史。宋明帝泰始二年(466年),率軍討伐叛軍時,中流矢而亡。族子殷琰,歷任南梁郡太守、豫州刺史。

南齊時期,陳郡殷氏有殷仲堪五世孫殷鈞,殷鈞族人殷芸。殷鈞曾孫殷藹,唐朝初任蜀王府文學。

Remove ads

殷褒一系

殷褒九世孫殷不害殷不疑殷不占殷不齊殷不佞等兄弟六人(殷褒生昱,昱生敞,過江,五代孫汪,生高明,高明生不害、不占、不佞)。

殷不害長子殷僧首,孫殷開山,唐吏部尚書、鄖節公。

殷不害次子殷英童,繼叔父殷不占為後,北周御正中大夫,建安縣開國男。孫殷聞禮,唐武德中,為太子中書舍人。聞禮生令名、令德、令言、令威。殷令名,金部郎中、國子司業,生殷仲容,申州刺史。仲容生泰初、承嗣、損之、勖之、承業、兼之、祐之、玄之、穆之。令德孫殷履直,生嘉紹、齊望、成已。殷嘉紹,工書,嘉紹再從弟佐明,倉部郎中。令言生子敬,子敬生踐猷、季友。殷踐猷,曹州司法,子殷寅,有至性,早孤,事母以孝聞。應宏詞舉,為永寧尉。寅生亮,給事中、杭州刺史、駕部郎中。

殷不佞長子殷梵童,尚書金部郎。次子殷芊,唐東宮學士。孫殷踐

家學

陳郡殷氏「累葉皆以德行、名義、儒學、翰墨(書畫)聞於前朝。」是一個典型的書香世家。東晉時期殷浩、殷仲堪等人,擅於玄談,精於玄學、儒學、佛學、醫學,又是天師道世家,殷不害兄弟以孝行著稱,殷不害、殷英童、殷令名、殷仲容、殷嘉紹等以書法、畫藝聞名。

家族聯姻

東晉南朝時期史籍記載的13例陳郡殷氏婚姻中,國婚有4例,與琅琊王氏4例,與陳郡謝氏陳郡袁氏潁川韓氏潁川荀氏譙國桓氏各1例,除皇室和潁川韓氏外,其他均為一流大族。

北朝至隋唐時期與陳郡殷氏聯姻的主要是琅琊顏氏

陳郡殷氏世系圖

殷識一系

殷識
殷羨殷融
殷浩殷〇殷康沙陽男
殷師
殷茂殷允
殷涓殷〇殷顗東興公
殷仲文
殷叔獻殷仲堪殷〇殷遹殷道裕殷穆
建安忠侯
殷孝祖
殷道鸞殷簡之殷曠之殷〇殷道護文成公
殷景仁
殷淳殷沖殷淡
殷慧達殷琰殷元素殷道矜殷孚殷臻元兇皇后殷玉英
劉劭
建安王妃
劉休仁
殷寧殷恆
殷叡
殷鈞
殷構殷渥

殷褒一系

過繼
殷褒
殷昱
殷敞
殷敞五代孫
殷汪
殷高明
殷不害殷不疑殷不占殷不齊殷不佞
殷僧首建安縣男
殷英童
殷梵童殷芊
鄖節公
殷開山
殷秦州建安縣男
殷聞禮
顏思魯殷秦州
鄖國公
殷元
殷玄祚 [來源請求]殷日德建安縣男
殷令名
殷令德殷令言殷令威殷躋
殷日用建安縣子
殷仲容
殷子慎殷子敬
殷泰初殷承嗣殷損之殷勖之殷承業殷兼之殷祐之殷玄之殷穆之殷履直殷踐猷殷季友
殷佐明
嘉紹再從弟
殷嘉紹殷齊望殷成已殷寅
殷亮權隼殷永

注釋

參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