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陳篤生
新加坡十九世紀商人與慈善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陳篤生(英語:Tan Tock Seng;白話字:Tân Tok-seng,1798年—1850年),新加坡華人,企業家兼慈善家,曾任新加坡地區的「中國甲必丹」(由官方指定的華人社群領袖)。
陳篤生在十九世紀的新加坡地位舉足輕重,其事蹟包括於1840年資建天福宮、1844年同陳金聲在珍珠山合辦平民醫院(1851年由其子陳金鐘接手並改名陳篤生醫院[1])、1846年受委太平局紳,1850年去世並葬在歐南山北麓。[2][3]
Remove ads
生平
陳篤生在1798年(清曆嘉慶三年)出生於麻六甲,父親陳月中是來自福建的移民,母親侯玉娘則是麻六甲當地的土生華人。1819年(清曆嘉慶24年),時年21歲的陳篤生前往新加坡闖蕩,將麻六甲的蔬果引渡至當地販售,順利為他大量累積財富。[4]
遺產
陳篤生過世之後,他將一大片位於芽籠(Geylang)椰子農場撥給妻子李淑娘。李淑娘秉承夫志,持續支持醫院業務的營運資金。而陳篤生的三個女兒也各自獲得新加坡幣3萬6千塊現金的遺贈,三名兒子則繼承陳篤生不同的事業;其中,醫院的部分是由長子陳金鐘負責主導。陳篤生的孫子陳齊賢,後來在英屬馬來亞也成為一名知名的商人和慈善家。
家族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