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海澄縣

中國舊縣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海澄县
Remove ads

海澄縣中國福建省古舊名,位於九龍江出海口以東,廈門島西南方向。

Thumb
《海澄縣志·卷一》(月港的沿革,乾隆二十七年刊本)

歷史沿革

明朝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析龍溪縣之靖海館及漳浦縣部分地置,治所在今福建省漳州市龍海區東南海澄鎮,屬漳州府清朝時,仍屬漳州府。1960年與龍溪縣合併,改名龍海縣。以兩縣各取一字得名。縣治石碼鎮。明後期曾為中國重要的對外貿易港口之一,成化弘治之際有「小蘇杭」之稱。

行政區劃

清代

清代海澄縣城以外轄有五都[1],位置如下:

更多資訊 都, 轄下各村現今分布地區 (1鄉7鎮4街道) ...

職官

清朝

更多資訊 姓名, 籍貫 ...
Remove ads

人物

海澄歷史上出現了多位重要人物。 顏思齊(1589-1625)為明代漳州海澄縣人,率眾橫渡台灣海峽進行大規模拓墾,招攬漳泉移民。《台灣通史》將其列為台灣歷史人物之首。 明末東林黨周起元(1571-1626)亦出自海澄,因反對閹黨成為"東林七君子"之一。 近代海澄人蘇靜(1910-1997)從緬甸歸國參與革命,後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19至20世紀的南洋海澄籍人士還包括新加坡華人領袖陳篤生等。 在科學與醫學領域,林文慶(1869-1957)、林可勝(1897-1969)父子均出生於新加坡,祖籍福建海澄。林文慶是著名醫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他早年留學英國愛丁堡大學,獲得醫學博士學位,是首位獲得英國醫學學位的華人。1921年,他受聘擔任廈門大學首任校長。其子林可勝是中國現代生理學重要奠基人之一。林可勝早年留學英國,歸國後創建中國生理學會和《生理學雜誌》。

Remove ads

注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