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利奧波德二世 (比利時)

比利時國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利奥波德二世 (比利时)
Remove ads

利奧波德二世(1835年4月9日—1909年12月17日;法語:Leopold II),全名利奧波德·路易·菲利普·馬里·維克多Léopold Louis Philippe Marie Victor荷蘭語Leopold Lodewijk Filips Maria Victor),1865年繼承父親利奧波德一世成為比利時國王。1885年—1908年,他是剛果自由邦的唯一所有者。

快速預覽 利奧波德二世Léopold II, 比利時人的國王 ...

利奧波德二世是歐洲近代史上臭名昭著的暴君。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評論他是「集撒旦瑪門於一身的傢伙」,曾下令虐殺剛果人達數百萬到1,500萬人。

Remove ads

生平

幼年時期

Thumb
於1844年,九歲的利奧波德。
Thumb
幼年時的利奧波德與弟弟菲利普和妹妹夏洛特

利奧波德於1835年出生於布魯塞爾。比利時宣布獨立四年後,利奧波德的誕生確保了一個仍然虛弱的國家的存續⸺在內部,奧蘭治派依然意圖復辟前政權,荷蘭聯合王國;在外部,法國仍然垂涎比利時的法語區領土。奧地利帝國俄羅斯帝國等主要歐洲大國不承認比利時的主權,也威脅到它的持久性。面對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利奧波德作為國王的男性直系繼承人鞏固了比利時的存續。[1]1846年,成為布拉班特公爵和軍隊中尉。繼承王位前,他的軍階是中將

青年時期

Thumb
於1853年,18歲時的利奧波德。

1854年—1865年,利奧波德四處遊歷,去了印度緬甸新加坡蘇門答臘島中國埃及地中海沿岸的非洲國家。

統治時期

Thumb
利奧波德二世的登基大典。

1865年即位後,比利時和中國清朝簽訂《中比通商條約》。

利奧波德二世的統治以許多重大的政治發展為標誌。比利時自由黨從1857年至1880年為比利時的執政黨,並在其執政的最後一年立法了1879年的《弗雷爾-奧爾班法》。該法創建了由國家支持的免費、世俗的義務小學,並取消了對羅馬天主教小學的所有國家支持。天主教黨在1880年獲得議會多數席位,四年後恢復了國家對天主教學校的支持。1885年,各種社會主義和社會民主主義團體聯合起來組成了比利時工黨。日益嚴重的社會動盪和工黨的崛起迫使1893年實行男性普選權

在利奧波德二世統治期間,其他社會變革被制定為法律。其中包括工人組建工會的權利和廢除就業記錄簿英語Employment record book工人手冊(livret d'ouvrier)。通過了禁止童工的法律。12歲以下的兒童禁止在工廠工作,16歲以下的兒童禁止上夜班,21歲以下的婦女禁止從事非法工作。工人獲得了因工傷事故獲得賠償的權利,並獲得周日休假。

利奧波德二世強調軍事防禦是中立的基礎,並努力提升了比利時的軍事基礎。他在列日那慕爾安特衛普建造了防禦要塞。在1870年的普法戰爭期間,利奧波德二世設法在異常困難和危險的時期保持了比利時的中立。[2]

在成為國王前,他已經打算擴充比利時的勢力到非洲。1876年他成立了國際非洲協會,期間他要求亨利·莫頓·史丹利幫助開發剛果。1885年,歐洲列強承認了剛果自由邦。剛果自由邦實際上是利奧波德二世之私人領地,他通過比利時對剛果進行殖民統治,統治手段很殘酷,對於不聽話的黑人奴工會將其妻兒的手砍斷作為警告,有指近1500萬剛果人慘遭屠殺。[3][4][5][6]

Thumb
一位無法滿足橡膠採收配額的剛果父親凝視其5歲女兒遭砍下的手和腳
Thumb
利奧波德二世

1908年剛果正式成為比利時的殖民地。利奧波德在剛果賺取了大量金錢。現時剛果首都金夏沙曾被命名為利奧波德城。

1885年,社會民主主義政黨比利時工黨成立。1893年比利時發生總罷工,逼使給予成年男子普選權

利奧波德二世為1897年比利時國際博覽會英語Brussels International Exposition (1897)開幕。
Remove ads

晚年時期

1900年義和團事件後,天津比租界成立。

1901年,利奧波德二世在寫給官員查爾斯·沃斯特英語Charles Woeste的一封信里提到:「幼樹需要木樁來支撐它們,但是一旦樹木開始生長,木樁就必須移開,以免阻礙它們的生長。」

1902年,義大利王國無政府主義根納羅·魯比諾英語Gennaro Rubino企圖刺殺他。11月15日,利奧波德出席完一個紀念亡妻瑪麗·亨麗埃塔的活動,魯比諾混入在布魯塞爾銀行前的人群中。當利奧波德的馬車一經過,魯比諾開了三槍,未擊中利奧波德,但差點殺死大元帥查爾斯·約翰·德奧特蒙伯爵。事後各國國家元首教皇向國王發送電報,祝賀他在暗殺行動中倖存下來。

Thumb
1907年,利奧波德二世(居中者)和古斯塔夫·羅耶斯(右)為羅耶斯船閘英語Royers Lock進行揭幕典禮。
Thumb
晚年利奧波德二世最後的肖像

1909年12月17日,利奧波德二世駕崩於拉肯

Remove ads

家庭

1853年8月22日與奧地利的瑪麗·亨麗埃特結婚。她是奧匈帝國大公兼匈牙利總督約瑟夫的幼女,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利奧波德二世的孫女。

他們的兒女有:

由於利奧波德的長子去世,他的弟弟佛蘭德伯爵菲利普成為他的他的合法繼承人。1905年菲利普去世,其子阿爾貝成為繼承人。他是後來的阿爾貝一世

利奧波德晚年得了兩個私生子,呂西安-菲利浦-瑪利-安托萬(1906-1984)和菲利浦-亨利-瑪利-弗朗索瓦(1907-1914),他們的母親Blanche Zélia Joséphine Delacroix(Caroline Lacroix,1883-1948)是名妓女。1909年12月12日利奧波德逝世的前五天兩人才舉行一個法律上不受承認的宗教婚禮。1910年Delacroix再婚,嫁給Antoine Durrieux,這兩個兒子成了他的養子。

Remove ads

榮譽和勳章

  • 利奧波德二世勳章英語Order of Leopold II,大十字騎士級(比利時)
  • 奧斯曼尼耶勳章英語Order of Osmanieh,一級奧斯曼尼耶勳章(鄂圖曼帝國)
Remove ads

雕像

Thumb
位於比利時寶座廣場(Place du Trône)的利奧波德二世雕像。

數座雕像在2020年喬治·弗洛伊德示威中被摧毀。

祖先

更多資訊 先祖 ...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