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佛洛伊德之死引發的示威活動

2020年美國社會運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乔治·弗洛伊德之死引发的示威活动

喬治·佛洛伊德之死引發的示威活動是指自2020年5月26日起,從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亞波利斯蔓延至全美乃至全世界的一系列針對警察暴行和警察種族主義示威活動。為市民在一名非裔美國人喬治·佛洛伊德被警察當街跪壓導致窒息死亡後於5月26日在明尼亞波利斯舉行和平示威抗議警察長期粗暴對待非裔族群[4]。但集會很快演變成大規模店舖搶掠和破壞行為,當地警察局負責控制應對。示威初期僅局限在明尼亞波利斯,但隨後幾天內迅速逐漸擴散至美國全境各大城市乃至全世界。[5]5月30日晚,至少12個主要城市宣布夜晚實施宵禁。6月2日,有24個州的州長,以及華盛頓特區宣布動用國民警衛隊,超過17,000人部隊以應對不斷升高的局勢。[6][7]從示威活動開始起截至6月15日,全美至少14,000人在示威活動中被捕。

快速預覽 喬治·佛洛伊德之死引發的示威活動, 日期 ...
喬治·佛洛伊德之死引發的示威活動
Black Lives Matter喬治·佛洛伊德之死的一部分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從上至下、由左至右:德克薩斯州國民警衛隊在奧斯汀觀看著示威;示威者佔領及焚燒明尼亞波利斯第三警區英語Minneapolis Police Department總部;賓夕法尼亞州國民警衛隊在費城的一次示威中支援警察;喬治亞州國民警衛隊與防暴警察在亞特蘭大與示威群眾對峙;示威者在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舉起標語「我是下一位(受害者)嗎?」;在明尼亞波利斯一名示威者站在被嚴重焚燬的車上;喬治亞州國民警衛隊醫務人員治療一名因催淚彈而受傷的示威者。
日期2020年5月26日–2021年5月26日(美國全境)
2020年5月26日–2023年5月2日(明尼亞波利斯-聖保羅都會區
地點
起因
方法示威公民不服從暴動破壞掠奪
狀況已結束
衝突方
Black Lives Matter維權活動家及支持者和非政府組織
Blue Lives Matter支持者,川普支持者,驕傲男孩等極右派組織及美國警察
反川普支持者以及安提法等極左派組織
領導人物
人數
數十萬
美國執法機構全員
數百至數千人不等
死亡、受傷及逮捕
死亡30人[2]
逮捕14,000+[3]
關閉

抗議活動引發了一場關於警務和種族不公正的全球辯論,導緻美國聯邦、州和市各級提出了許多旨在打擊警察不當行為、系統性種族主義、合格豁免權和警察暴行的立法提案[8][9]。抗議活動在全球範圍內引發了一波紀念碑拆除和名稱更改的浪潮[10],並發生在持續的COVID-19大流行期間和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抗議活動持續到2020年並持續到2021年[11],最引人注目的是在明尼亞波利斯第38街和芝加哥大道交叉口,佛洛伊德被謀殺的地方,活動人士稱之為喬治佛洛伊德廣場。幾場示威活動恰逢2021年3月和4月對肖文的刑事審判以及2021年5月佛洛伊德遇害一周年。明尼蘇達州和其他地方的官員積極動員對肖文的審判採取了反抗議措施,但並沒有引起像佛洛伊德被謀殺後立即發生的事情[12]

喬治·佛洛伊德廣場被佔領的抗議活動一直持續到2022年[13][14]。明尼亞波利斯-聖保羅的地方官員準備了2022年初的反抗議措施,以便開始對佛洛伊德遇害現場的其他三名警察進行聯邦審判,在審判期間和宣判後發生了相對較小的抗議活動。

背景

頸部約束這一行為在全美許多執法部門受到限制或禁止,然而明尼亞波利斯的執法部門允許警員「用胳膊或腿壓縮人的脖子的一側或兩側,而不直接對氣管或氣道施加壓力」。根據CNN對明尼亞波利斯警局使用武力數據的分析,自2012年以來,警察對428人使用了頸部約束,其中280人是黑人,占65%,另外還有104名白人、13名原住民、4名亞洲人以及27名其他種族或沒有種族記錄的人;在這428人之中至少有58人失去知覺,其中有33人是黑人,占總數的57%,另外還有19名白人、3名原住民、1名亞洲人以及2名其他種族的人。這意味著,在這段時間內,該市平均每周會發生一次警察在執法時採取頸部約束行為的事件。南卡羅來納大學法學副教授薩夫·斯托頓(Seth Stoughton)曾撰寫過一本關於警員使用武力的書,他說,在1960年代的抗議活動之後,許多執法部門禁止了頸部約束。他認為明尼亞波利斯也應該禁止這種行為。[15]

喬治·佛洛伊德之死

Thumb
群眾在案發現場獻花,悼念佛洛伊德

2020年5月25日晚上8時許,46歲剛剛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而失業的喬治·佛洛伊德(George Perry Floyd)在明尼亞波利斯一間便利店購買香菸後被店員懷疑使用了20美元假鈔而被報警檢舉,警察到場拘捕佛洛伊德和他的一名同行者[16],警察德瑞克·蕭文押佛洛伊德上警車時將他按倒在地並用膝蓋頂住他的脖子超過8分鐘,期間佛洛伊德反覆表示「不能呼吸」,被跪壓期間目擊者發現他已經失去知覺並要求警員檢查他的脈搏,但蕭文不爲所動直至救護車趕到現場之後才將膝蓋移開,佛洛伊德被送往當地醫院急症室搶救後被宣告不治身亡[17][18]。法醫辦公室發表聲明稱佛洛伊德死因是其長期病導致[19],但死者家屬不滿意驗屍結果而另外委任法醫,得出佛洛伊德是因爲頸部受壓導致窒息死亡的結論,並表示與他生前感染到的2019冠狀病毒病無關[20]

過程

Thumb
事發後翌日,明尼亞波利斯民眾上街抗議

喬治·佛洛伊德死後第二天的5月26日開始,明尼亞波利斯爆發大規模示威活動,數千名示威者聚集在佛洛伊德的死亡地點遊行,多家商店遭到洗劫,其他建築物也遭到破壞。隨後前往明尼亞波利斯警方第三轄區遊行。下午8時左右,一些示威者與執法人員發生衝突,身穿防暴服的警察向人群發射沙包彈和化學製劑[21]

5月27日,明尼亞波利斯示威群眾繼續上街抗議。示威者洗劫了明尼亞波利斯的一家超市。同時抗議浪潮蔓延至美國其他地區,並大肆進行破壞和洗劫行為。在洛杉磯,有人圍攻警車,並焚燒美國國旗。

5月28日早晨,明尼亞波利斯的30多家企業被暴徒破壞。聖保羅警察局報告說,當天至少有170家企業遭到破壞或搶劫,並引發了數十起大火。一名示威者因對一家店鋪進行洗劫時被店主槍殺[22]。當晚8:00左右,明尼蘇達州州長提姆·華茲宣布全州進入緊急狀態,並將500名明尼蘇達州國民警衛隊部隊部署到雙城地區。

示威擴大

Thumb
5月29日,大批民眾在印第安納州議會大廈前示威

從5月29日開始,明尼亞波利斯的抗議活動迅速蔓延至全美50個州上百個城市發生示威活動。

肯塔基州,民眾就布倫娜·泰勒之死要求對造成致命射擊的警察進行追究責任,示威者高呼「不公正,不和平,起訴警察」口號,示威遊行中遭到不明人士的槍擊,導致七人受傷,其中一人受重傷[23]。在丹佛,成千上萬名示威者在州議會大廈附近擁堵交通,砸毀車輛,期間更發生一名汽車駕駛員撞倒了一名示威者的事件,但沒有示威者受重傷[24]。抗議活動中更發生槍擊事件,造成人們奔跑尋求掩護,直到警察使用催淚瓦斯才成功驅散人群。

喬治亞州亞特蘭大CNN中心遭到示威者襲擊,抗議人士進入CNN中心前破壞中心前CNN標誌、玻璃門窗以及亞特蘭大警察局的車輛,並破壞部分內部建築[25]。在哥倫布,憤怒的示威者攻進俄亥俄州議會大廈[26]

紐約市,示威者遊行到市政廳抗議導致切斷了曼哈頓下城的交通,遊行中至少有40名抗議者因向警官扔雜貨而被捕[27]。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數百名民眾在市政廳附近集會, 聲援被警方致死的喬治·佛洛伊德,遭到警察使用胡椒噴霧劑驅逐[28]。在華盛頓特區,過千名示威者聚集在白宮附近,部分人向防暴警察投擲磚塊、瓶子,放煙花或燃燒雜物,企圖拆毀警方的路障,其後警方施放催淚彈驅散。

在明尼蘇達州,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非裔記者、攝影記者及導播在現場報導時,被警員拘捕引發爭議。明尼蘇達州長對此表示抱歉後,三名CNN記者在當天稍晚獲釋。

暴力升級

Thumb
5月29日晚上,示威者焚燒明尼亞波利斯的一幢大廈

5月29日,儘管美國司法部宣布德瑞克·蕭文被指控三級謀殺罪和二級誤殺罪,並實行新的宵禁令,但騷亂並未因此平息,並持續到30日早晨。同時,美國執法部門因明尼亞波利斯的暴力事件迅速蔓延,下令各地受影響的當地警察,州警察和國民警衛隊員使用警棍、催淚瓦斯、胡椒噴霧和橡皮子彈等對付暴徒,再次引發警察暴力執法爭議。

晚上8:00左右,明尼蘇達州州長華茲宣布,從5月29日到5月30日凌晨6:00,對明尼亞波利斯和聖保羅等城市實施宵禁令 [29]。明尼亞波利斯市長雅各·弗雷英語Jacob Frey也發布了類似的宵禁令[30]。當晚,美國總統唐納·川普發文表示對州長華茲的支持,稱將派遣美國國民警衛隊來應對明尼蘇達州的抗議活動,並表明「搶劫開始的時候,就是槍聲響起的時候」(When the looting starts, the shooting starts.)。

5月30日,美國多個州屬包括明尼蘇達州、紐約州,馬里蘭州愛荷華州等州長與市長發表聲明,呼喚示威者制止暴力並進行和平的對話,並同聲譴責示威者的暴動是「不可接受」,和對因抗議導致新冠肺炎傳播的情況表達擔憂。同日深夜,底特律一名19歲抗議者遭槍殺,底特律警局則表示未有警員涉及該槍擊案[31]

5月31日,明尼蘇達州宣布全面動員該州的國民警衛隊。國民警衛隊少將約翰·延森說,到5月31日,將部署1700多名國民警衛隊士兵,這將是該州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規模最大的國家部署。並稱原定在該州增至10800名國民警衛隊[32]。截至當日,美國已經有至少40個城市實施宵禁,至少24個州和華盛頓特區動員國民警衛隊[33]。德克薩斯州、維吉尼亞州、亞利桑那州等3州宣布進入緊急狀態[34]

6月1日,紐約市與費城因發生多起暴力和破壞公共財物事件,宣布即日起實施宵禁。同時西雅圖、舊金山、洛杉磯、亞特蘭大等多地宣布延長宵禁令。紐約州長和市長同聲表示,將當地執法人員從4000人增至8000人,以應付示威活動[35]。同日,佛洛伊德的親友和其支持者在他身亡地點舉行紀念活動,佛洛伊德的弟弟在發表致辭時,呼籲人們和平示威[36]路易斯維爾一非裔男子在衝突中遭當地警方和國民警衛隊槍擊死亡。事發之後該市地鐵警察局局長遭到解職[37]

6月2日,明尼蘇達州政府宣布對警察部門展開民權調查,以便從各方面確認警方是否有系統性地歧視有色人種。同日美國國民警衛局局長表示,截至當日已部署超過1.8萬名國民警衛隊員在29個州和華盛頓市協助應對騷亂。此外抗議活動已經蔓延至美國140多座城市[38]

暴力緩和

自騷亂開始經歷一個星期的暴力衝突後,示威的重點也從要求佛洛伊德的司法公正轉向普遍關注種族的不平等對待,尤其是針對警察暴力對待有色人種的執法問題。自6月4日開始,示威活動也轉向和平遊行的方式舉行,美國各州城市也逐步解除宵禁令。

6月6日,華盛頓特區聚集了成千上萬名示威者,在白宮面前舉行和平示威,也是該區自騷亂開始後最大遊行[39]。同時,部署在維吉尼亞州邁爾斯堡(Fort Myer)到華盛頓的美軍部隊已逐漸撤離,只保留少量部隊駐守[40]。在費城,當地政府允許成千上萬名示威者和平遊行被閉鎖的城市中心到市政廳前停留,人群最終當晚8點宵禁令生效後大約兩個小時和平散去[41]。同日,聖安東尼歐亞特蘭大市因抗議活動逐漸緩和,宣布解除宵禁令[42][43]。截至當天,美國34個州和特區已部署43300多名國民警衛隊隊員應對抗議[44]。而美國50州已有650座城鎮爆發抗議,成為美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抗議浪潮[45]

6月7日,國民警衛隊開始撤離華盛頓特區和洛杉磯,同時洛杉磯和紐約宵禁解除[46][47]。當天美國共和黨參議員米特·羅姆尼在華盛頓參加示威遊行,他是已知的第一個參加遊行的共和黨參議員[48]

6月8日,亞利桑那州聖瑪麗亞市伯明罕市宣布解除宵禁令[49]

局部激化

6月12日,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一名27歲非裔男子布魯克斯在一家快餐店前因拒捕時奪走警方的電槍逃走反擊,遭警方開槍自衛射殺。次日,亞特蘭大爆發抗議活動,抗議警察暴力執法,並縱火破壞事發現場的快餐店。同日亞特蘭大市警察局長迫於壓力宣佈辭職[50]。槍殺黑人的警察也遭到解僱[51]。6月13日,亞特蘭大當局懸賞1萬美元追緝涉嫌縱火的白人女性。6月17日,槍殺黑人的警察遭到起訴[52]。美國總統川普認為被起訴的亞特蘭大警察沒有受到公平待遇[53]

6月19日,在慶祝奴隸制終結155周年的六月節上,包括華盛頓以及紐約、洛杉磯等主要城市再次出現眾多的示威活動[54]

6月22日,華盛頓特區爆發抗議活動。示威者在總統公園拉法耶特廣場試圖使用繩索和鐵鏈推倒美國前總統安德魯·傑克森雕像時,華盛頓特區警察將示威者趕出公園[55]。同時有抗議者在白宮附近封鎖道路,試圖模仿西雅圖的示威情況,設立「黑宮自治區」(Black House Autonomous Zone)[56]。華盛頓特區警察出動直升機在空中警告,同時使用胡椒噴霧驅逐和逮捕了試圖在白宮附近建造所謂的「黑宮自治區」和試圖拆除雕像的示威者,當中至少有兩名企圖襲警的示威者被捕。直到當晚,安德魯·傑克森的雕像依然矗立,但其底部的四個複製大炮的木輪則被損壞。聖約翰教堂的石柱上則被示威者用黑色噴漆拼寫了字母「 BHAZ」(黑宮自治區的縮寫),警方隨後在的教堂周圍建立安全區[57]。川普當晚在推特上引用《退伍軍人紀念保存法》警告,要求對破壞安德魯·傑克森雕像的涉案者處於10年刑期,並稱破壞者們「可恥」[58]。西雅圖市長同日宣布,當局將在48小時內逐步關閉「被占領」的國會山自治區[58]

6月27日,紐約市政廳前上千人舉行和平抗議活動,要求在下一個財年從警察預算中拿出至少10億美元,返還給有需要的黑人社區[59]。當晚,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市在舉行抗議活動時發生槍擊事件,造成至少一人死亡[60]

7月10日,在底特律西北部,3名底特律警察在調查一起7月5日,與幫派衝突有關的槍擊事件時,一名擁有武裝的20歲青年在拒絕調查後,被警察在五秒鐘內射擊了8槍後死亡,引發示威抗議。約有300名憤怒的人群聚集在槍殺現場,要求種族正義,制裁槍殺的警察和要求底特律警察局長解釋。幾個小時後,底特律警察局長詹姆斯·克雷格(James Craig)表示,他在事件發生的幾小時後發布了兩段攝像頭視頻,以平息稱槍擊事件是不合理的「虛假陳述」。克雷格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示威者被提供的錯誤訊息以煽動了暴力。」並向開槍的警員表示:「他是一名英雄 」「他在試圖逮捕一名武裝嫌疑人時,表現出了極大的勇氣。這只是他活著的奇蹟」[61]。市長麥克·杜根(Mike Duggan)在當晚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表示警方的錄影顯示,警察的行為是合理的。他說:「影片清楚地表明,這名警察突然遭到了意外襲擊。」 「我讚揚克雷格局長這麼快就公開發布了影片。」示威者對此解釋表示不滿,並向警方扔置酒瓶,磚頭和其他物件,警察則使用催淚瓦斯驅逐並至少逮捕了8人。直到當晚,大約有100名抗議者聚集在該設施外的街道和人行道上,與在車站外排成一排的警察對峙[62]

7月1日,在波特蘭市,受到俄勒岡州聯邦法院此前發布的臨時限制令影響,導致當地警察被有限制地使用胡椒噴霧和催淚彈驅趕示威者後,示威者當晚聚集在俄勒岡州聯邦法院外,繼續捍衛司法公正和要求種族正義,並向聯邦法院發射煙火和丟擲雜物。美國法警特別行動小組,海關與邊境保護局邊境巡邏隊戰術單位或聯邦保護局對此向示威者發射催淚彈,由波特蘭警察局(Portland Police Bureau)負責驅逐示威者。7月4日美國獨立日期間,示威者瞄準當地兩座政府大樓和政府官員,並向聯邦法院發射了各種煙花和使用綠色雷射筆對準執法人員。7月8日,波特蘭市副市長克里斯·戴維斯(Chris Davis)會見媒體時,他將示威者描述為犯罪分子,並形容因為聯邦法院的臨時限制令的影響,當地警察無法執行更大的驅逐行動[63]

7月10日,由於此前波特蘭市在6月15日的安德魯·傑克森和6月18日的喬治·華盛頓雕像被示威者推倒後[64][65],川普派遣的聯邦執法人員在沒有聲明的情況下進駐波特蘭市內的聯邦機構,以執行川普在6月26日頒布的保護美國紀念碑、紀念館、雕像和打擊近期刑事暴力的行政命令。川普發表聲明中表示,「俄勒岡州已經無法應付抗議活動」「當地已經失控了」。對此,示威者向駐守在聯邦機構的執法人員吶喊,要求他們離開該市。7月11日,一名示威者在抗議活動中被聯邦執法人員的非致命性武器擊中頭部後處於危急狀態。波特蘭市長泰德·惠勒對此(Ted Wheeler)花了將近18個小時做出回應,表示哀悼暴力事件。波特蘭警察局局長惠勒則表示擔憂,認為會加劇城市的緊張局勢[66]。7月13日,俄勒岡州聯邦參議院議員朗·懷登傑夫·默克利等該州議員批評川普的決定,認為聯邦政府無需派遣聯邦執法人員平亂。民主黨則向美國國土安全部美國司法部寫了一封信,質問有關將聯邦執法人員安置在波特蘭市的決定。在白宮,川普則回應聯邦執法部門的行動,稱讚執法人員可以很輕鬆地讓該市的示威平靜下來[63]

7月16日,代理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的沃爾夫在當日抵達該市後,為聯邦特別執法人員抵禦「無政府主義者」辯護。他批評該州和市政府未能「恢復秩序」,並稱「波特蘭市已連續47天遭到圍困」[67]。7月17日,波特蘭市長泰德·惠勒稱民眾占領的地盤根本未波及聯邦政府的資產,要求總統川普將波特蘭市內的聯邦軍隊撤出[68]。對此事件,民主黨籍俄勒岡州的州長布朗(Kate Brown)痛批,這是「聯邦政府公然濫用權力」[69]。7月18日夜晚,波特蘭警察協會大樓遭到大批示威者闖入縱火,並燃燒到隔天[70]。7月19日,警方正式宣布將這次抗議活動定義為「暴動」,一些波特蘭社區領袖和活動人士與波特蘭警察協會在大樓外舉行了新聞發布會,要求結束暴力和破壞活動[71]

7月20日,美國超過20個城市的數萬民眾通過集會、罷工和遊行等方式參與「為黑人生存大罷工」活動,以抗議種族歧視以及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經濟不平等[72]

7月25日,西雅圖波特蘭爆發示威[73],抗議川普總統派遣150名聯邦執法人員前往一些大城市執勤,在西雅圖,造成約60名警察受傷,47人被捕[74][75]。同日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市同樣發生反對警察暴力執法和種族歧視的抗議活動,至少有11人遭警方逮捕[76]。德克薩斯州、科羅拉多州在遊行期間分別發生槍擊事件,致使1人死亡、1人受傷[77]

8月22日,波特蘭丹佛夏洛特拉法葉等地發生抗議,人群與警方爆發衝突,警方逮捕數十名抗議者[78]。而波特蘭的抗議已持續3個月[79]。23日晚,威斯康辛州基諾沙一名非裔男子遭警方連開數槍,事發後在美國多地又引發抗議示威活動。24日晚,示威者在基諾沙市的多幢建築內縱火,威斯康辛州州長隨後部署國民警衛隊警戒[80]。25日,威斯康辛州州長宣布該州進入緊急狀態[81]。當晚,基諾沙市抗議活動期間發生槍擊事件,一名白人男子朝示威者開槍,導致3人中槍,其中2人死亡、1人受傷[82][83]NBANHL有球隊通過罷賽以抗議基諾沙警察槍擊黑人[84][85]。8月27日,明尼亞波利斯再次進入緊急狀態[86]

8月28日,華盛頓特區有數萬名民眾示威遊行。抗議者聚集在林肯紀念堂前,譴責美國警察針對非裔美國人暴力執法的一系列事件,呼籲族裔平等[87]。8月29日晚,波特蘭抗議群眾正舉行示威活動時1名白人男性遭槍擊身亡[88]

8月31日,洛杉磯發生一起警察槍殺非裔男子事件,又引發民眾抗議[89]

9月5日,俄勒岡州波特蘭市警方指9月4日晚的集會是「非法集會」,並展開了多起逮捕行動,共逮捕27人。波特蘭抗議已持續100天[90]。而同時紐約州羅徹斯特因3月一名非洲裔男子遭警察致死引發的抗議也已進入第三天[91]。在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支持和反對警察的持不同立場的示威者則互相對峙[92]

9月23日,肯塔基州檢察部門對3名白人警察涉嫌「誤殺」黑人女子布倫娜·泰勒一案中的兩名涉事警察免予起訴。此舉引發民眾不滿,並導致肯塔基州等多地以及紐約、華盛頓、亞特蘭大、芝加哥等城市爆發反種族歧視和反警察暴力執法的抗議[93]

10月, 堪薩斯市的一名警察跪壓逮捕一名懷孕9個月的黑人孕婦。事件曝光後,抗議者聚集在當地市政廳前示威超過5天[94]。10月26日,費城警察開槍打死27歲黑人男子。隨後費城連續兩晚發生民眾抗議事件,警察與示威者發生衝突,導致53名警察受傷,172人被捕。28日21時至次日6時,費城實施宵禁[95][96]

影響

各地示威衝突

明尼蘇達州明尼亞波利斯的抗議活動迅速蔓延至整個美國,全美50個州上百個城市發生示威活動。[97]加拿大紐西蘭歐洲多國也發生了示威遊行活動,部分地區的示威者在美國大使館前集會抗議。

美國境內主要城市如亞特蘭大奧斯丁波士頓丹佛底特律休士頓洛杉磯邁阿密紐約舊金山華盛頓特區均出現大規模的抗議行動,抗議中有部分暴亂分子混跡於示威者中,採用暴力和毀壞財物的行為。這一次的示威的規模之大,媒體將之與1992年洛杉磯暴動、1967年夏季發生的暴亂,和馬丁·路德·金恩遇刺後席捲全美的巨大抗議潮相比較。[98]

對經濟的影響

抗議導致美國各地的零售商和餐館被迫關門。沃爾瑪於5月31日關閉了數百家門店;亞馬遜表示,已經調整了一些城市的配送路線或縮減了配送業務;蘋果則在5月31日關閉了數量不詳的門店;目標百貨則暫時關閉了加州、明尼蘇達州、伊利諾州和賓夕法尼亞州的6家連鎖店;費城市長於5月31日下令所有零售商停業。此前,許多美國零售商和餐館由於新冠病毒居家令已經在3月份削減業務或完全關閉,這幾周的關閉已經迫使一些公司破產,包括J.C.Penney和Neiman Marcus,還有一些小企業無法在長期低迷中生存下來。[99]

傷亡人數

截至2020年6月8日,抗議活動中至少有21人死亡,其中19人死於槍殺:

  • 5月27日,在明尼亞波利斯,一名涉嫌搶劫的示威者卡爾文·霍頓(Calvin Horton Jr.)在抗議活動中被一名店主槍殺致死。店主隨後被捕[22]
  • 5月30日,在奧克蘭,一名聯邦保護局英語Federal Protective Service (United States)的警衛員在抗議期間為聯邦法院提供安全保障時,被不明人士開槍襲擊,最終該名警衛員在聯邦法院外被槍殺致死,另有一名警衛在襲擊中受傷[100]。美國國土安全部已將槍擊事件定調為本土恐怖行為[101]。調查人員認為襲擊者的目標是身穿制服的警官,但也表示不清楚襲擊者的身份[102]
  • 5月30日,在密蘇里州聖路易,一名示威者被一輛聯邦快遞的卡車撞倒拖曳後死亡[103]
  • 5月30日,在奧馬哈,一名22歲的示威者詹姆斯·斯庫洛克(James Scurlock)在一間酒吧外被槍殺[104]。涉案槍手是酒吧的持有者,他在與一群示威者的爭執中開了幾槍,其中一槍擊中了斯庫洛克的鎖骨,導致斯庫洛克死亡。兩天後,奧馬哈當局宣布不會對酒吧的所有人提控訴訟,並稱槍手是自衛開槍[105]
  • 5月30日,底特律的一名19歲抗議者被槍殺[31]。但當地警方的調查表示該名抗議者的死亡與示威活動無關,目前案件還在調查中。
  • 6月1日,在路易斯維爾,當地地鐵警察和肯塔基州國民警衛隊在驅逐一群聚集的民眾時,一名男子被警員槍殺。當局執法人員稱他們是在受到襲擊後開槍還擊。但據受害人的姐姐說,當時的聚會不是抗議活動,而是定期舉行的社交聚會[107]。當天傍晚,路易斯維爾地鐵警察局英語Louisville Metro Police Department負責人史蒂夫·康拉德(Steve Conrad)被解僱,原因是參與槍擊的警察並未佩戴或開啟隨身攝像機[108]
  • 6月1日,在愛荷華州達文波特,有兩個人在當晚發生的嚴重騷亂被槍殺[109]。其中一名受害者是22歲的瑪麗·凱利(Italia Marie Kelly),她在離開示威遊行的隊伍時遭到示威者槍殺,也是該市當晚發生的兩次致命槍擊事件之一[110]。她的死亡情形在網上Facebook Live視頻傳播後,凱利的親屬譴責示威者開槍殺害凱利。同日,一名警察在追捕一輛被占領的警車時被槍傷。在警察追捕期間一輛逃離現場的汽車撞毀,數人被捕[110]
  • 6月1日,在伊利諾州西塞羅市,有兩人被槍殺。西塞羅市警局表示,兩名被槍殺的人只是旁觀示威的一般民眾。該市發言人雷·哈納尼亞(Ray Hanania)說,這些槍擊是由「外部煽動者和掠奪者」開槍的。警方隨後捉捕了兩個人,其中一名涉嫌槍殺的28歲荷西·古鐵雷斯(Jose Gutierrez)被當局指控一級謀殺罪[111]
  • 6月1日,在拉斯維加斯,一名示威者豪爾赫·高梅茲(Jorge Gomez)在示威活動中被警察槍殺。高梅茲當時帶著全副武裝與一群示威者在法院外抗議。直到當晚警察驅逐人群時,高梅茲攜帶了三把格洛克手槍,其中一把已經裝有卡賓槍改裝套件。高梅茲在拒絕離開現場後企圖伸手拿槍而被警察反擊,隨後被送往醫院後宣告不治[112]
  • 6月2日,在費城,一名24歲的男子在試圖使用爆炸裝置摧毀一架ATM後受到重傷。他被送往當地一家醫院後因傷重不治[113]
  • 6月2日,在費城的南部,一名槍店老闆看見數名試圖闖入他的商店搶劫的人時槍殺了其中一人。當地市長吉姆·肯尼(Jim Kenney)表示「在這種混亂之中,這種情況變得很頻密發生,對此深感困擾。」續指:「搶劫是有後果。」商店老闆隨後被警察帶走接受詢問。當地警察專員表示,他們支持個人保護自己和財產的權利,但不贊成人們使用這種暴力手法,呼籲大眾使用「安全,非暴力」的方法來保護自己[114]
  • 6月2日,在聖路易,一名77歲的退休警察大衛·多恩(David Dorn)在一間店鋪外被一名搶劫者槍殺。槍擊事件當時正於Facebook上直播[115]
  • 6月12日,在亞特蘭大示威活動中,發生一起致命槍擊事件。一對非裔母女駕車越過被示威者放置的非法路障時,遭到一群武裝分子攔截,其中兩名武裝分子向汽車射擊時,造成一名8歲女童被打死。亞特蘭大對此發布通緝令,並呼籲公眾提供槍手訊息[116]
  • 6月20至21日,在西雅圖的示威活動中,發生了兩次獨立槍擊事件,造成一名19歲的男子被打死,另外兩人受傷,其中一名嚴重受傷。西雅圖警察局長卡門·貝斯特(Carmen Best)在22日對槍擊事件做出回應,稱他們警察「遭到暴力人群的襲擊,阻止了警官安全地接近受害者」。並表示,儘管有無數人是在和平抗議,但當中也有「槍擊,強姦,毆打,入室盜竊,縱火和財產毀壞」。槍擊事件導致西雅圖當局決定關閉被示威者占領的國會山自治區[117]
  • 7月4日,一名男子在西雅圖駕車衝撞參與反種族歧視的示威人群,導致一人死亡、一人重傷[118]
  • 7月10日,在底特律西北部,3名底特律警察在調查一起7月5日,與幫派衝突有關的槍擊事件時,一名擁有武裝的20歲青年在拒絕調查後,被警察在五秒鐘內射擊了8槍後死亡,引發示威抗議[98][99]

文化影響

雕像破壞與移除

在明尼亞波利斯警方導致喬治·佛洛伊德之死之後,美國和歐洲各地展開抗議種族歧視的示威浪潮。從6月初開始,示威活動發展成被示威者認為是象徵種族主義、殖民主義和奴隸貿易有關的歷史雕像的拆除運動,但並非所有拆除運動都受到民間認可和支持。隨著這一運動的辯論,一些民權領袖的歷史雕像也被套上「種族主義」的名聲被人損壞。[來源請求]

在美國,發現美洲大陸的克里斯多福·哥倫布被示威者認為是開拓歐洲殖民主義和種族主義的代表者。6月9日,在維吉尼亞州里奇蒙,哥倫布的雕像被示威者推倒後拖到湖中丟棄。在波士頓,哥倫布的雕像則被示威者斬首[119]

另外,以南北戰爭美利堅聯盟國其領導人和軍隊的紀念碑,如羅伯特·E·李林肯紀念堂卡齊米日·普拉斯基湯瑪斯·傑佛遜的雕像均遭到示威者不同程度的破壞,其中也包括國家二戰紀念碑[120]

在美國地區以外,愛德華·科爾斯頓第一代梅爾維爾子爵亨利·丹恩達斯利奧波德二世溫斯頓·邱吉爾、英女王維多利亞聖雄甘地尚-巴蒂斯特·柯爾貝爾等人的雕像均被破壞[121]

影視影響

6月9日,美國經典電影《亂世佳人》由於涉及種族問題,被華納媒體旗下串流平台HBO Max宣布暫時下架[122]。另外有些節目也遭到點名:法網遊龍、「CSI犯罪現場」等熱門警匪影集,都被批評過度營造警察英勇正直的形象,卻忽略實際存在的種族歧視與警暴問題,已經播出30餘年的長壽實境秀「警察」(Cops)宣佈永久停播[123][124],其他類似節目「警察直播」(Live PD)紛紛喊卡,就連卡通「汪汪隊立大功」(Paw Patrol)都被點名。此外,也有相關的電影影集如終極警探等遭到延期。[124]

輿論

事件發生後,相關影片和訊息在社交媒體上迅速傳播。大眾和多名公眾人物在網絡發起捐款和紀念喬治.佛洛伊德的活動。亦有人在請願網站Change.org上發起"Justice for George Floyd," 的請願要求控告四名涉案的警察。這一請願是該網站歷史上規模最大以及成長最快的請願。[125]截止2020年6月24日,已有超過1800萬人簽署。[126]

聯邦政府行政命令

6月26日,川普發布保護美國紀念碑、紀念館、雕像和打擊近期刑事暴力的行政命令:

「根據美國憲法和美利堅合眾國法律賦予我的總統授權,現命令如下:第一階段,政府的首要職責是確保家庭安寧,捍衛其公民的生命,財產和權利。在過去的五個星期的騷亂中,示威者對平民,執法人員,政府財產以及受人尊敬的美國古蹟如林肯紀念堂進行了持續的攻擊。許多實施和支持這些行為的暴亂者,狂熱主義者和左翼極端主義者已經明確地表明了自己的意識形態-諸如馬克思主義-要求破壞美國政府系統。無政府主義者和左翼極端主義者試圖推動一種邊緣思想,將美利堅合眾國描述為根本上的不公正,並試圖通過暴民和暴力恐嚇將這種意識形態強加給美國人。[127]

「他們在街頭引發騷亂,燒毀警車,殺死和毆打政府官員以及捍衛自己財產的企業主,甚至在一個城市內占領了一個地區,讓法律和秩序位於無政府狀態。在動亂期間,無辜公民也受到傷害和殺害。這些犯罪行為經常受到煽動者的計劃和支持,這些鼓動者越過國家界線以宣傳自己的暴力議程。這些激進分子無恥地攻擊了我們機構的合法性和法治本身。[127]

「個人和組織有權和平主張拆除或建造任何古蹟。但是,任何個人或團體均無權使用武力破壞,污損或拆除任何紀念碑。在這些襲擊中,許多州和地方政府似乎已經失去了區分合法行使言論自由和集會權與不加破壞性的能力。他們屈服於暴民統治,危及社區安全,允許全面違反我們的法律,並使暴民對遵守法律的公民的權利施加暴力衝動。[127]

川普即刻授權聯邦政府,逮捕任何毀損美國紀念碑、雕像或其他此類聯邦財產的人,可依據《退伍軍人紀念館保存法》或其他相關法律判處最重10年徒刑。

7月22日,川普宣布向暴力犯罪激增的芝加哥等地增派數百名聯邦執法人員[128]

軍隊待命

6月2日,有24個州的州長,以及華盛頓特區宣布動用國民警衛隊,超過17,000人部隊以應對不斷升高的局勢。因為前一日,總統川普威脅將動用美軍來平息衝突,並援引了1807年的《叛亂法案英語Insurrection Act of 1807》,稱「如果地方和州不願意為保護生命和財產做出必要的回擊,那我將會命令美軍採取行動,迅速解決問題」。[129]1992年洛杉磯暴動中,老布什就曾動用過此法案來鎮壓事態。6月1日,阿肯色州參議員湯姆·科頓還呼籲,要將美軍的第101空降師部署在示威衝突發生的地方,並稱抗議者是「反法西斯恐怖分子」。[130]

暴力與爭議

警方暴力

快速預覽 外部影片連結 ...
關閉

有許多報告和影片顯示,警方對抗議者、圍觀者和記者使用了警棍、催淚瓦斯、胡椒噴霧和橡皮子彈。警方回應說,這些策略是防止破壞和縱火的必要手段,警察本身也遭到了投擲石塊和水瓶的襲擊。[132]國際特赦組織發布了一份新聞稿,呼籲警方結束對抗議的過度軍事化反應。[133]

據報道,兩輛紐約市警察局(NYPD)的警車衝撞周圍的抗議者,並向車輛投擲物品,紐約市市長比爾德布拉西奧(Bill de Blasio)為警察的行為辯護,並對事件展開調查。[134]另一名紐約市警察被記錄擊倒一名女性抗議者,同時稱她是一個「愚蠢的婊子」。[135]紐約警察局的一名官員接近一名抗議者,撕下了抗議者的面具,並向抗議者臉上噴灑胡椒粉。[136] 鹽湖城的一名官員把一個手無寸鐵的老人推到地上。[137]

網上有一段影片顯示,由於實施宵禁,明尼蘇達州的警察沿街命令站在自家門廊上的居民回到屋內,並馬上向居民發射了油漆彈。[138]在亞特蘭大,兩名警察打破了一輛車的車窗,把一名婦女從車裡拽了出來,並用槍打傷一名男子。

一些非裔美國政客,包括州參議員澤爾諾·邁里英語Zellnor Myrie(Zellnor Myrie)、美國眾議員喬喬伊斯·比蒂英語Joyce Beatty、哥倫布市議會主席香農·哈丁(Shannon Hardin)和富蘭克林縣專員凱文·博伊斯(Kevin Boyce)等,在參與抗議活動時均被被警察噴灑胡椒。[139][140][141][142]

6月1日,川普前往聖約翰聖公會教堂英語St. John's Episcopal Church, Lafayette Square前,警方用催淚彈驅散附近的示威者。

川普前往聖約翰聖公會教堂英語St. John's Episcopal Church, Lafayette Square,舉著一本聖經在教堂前擺姿勢拍照。該教堂地下室已被燒毀。為了讓他能夠安全到達,警察和國民警衛隊使用催淚瓦斯和橡皮子彈驅散了拉法葉廣場上的一群和平抗議者。[143][144]

6月2日,福克斯新聞記者在洛杉磯採訪時,偶遇暴力示威者試圖搶劫一家飯店。一名好心的非洲裔婦女勇敢站出來封鎖搶劫。但當警員趕到時,即使記者一直在旁邊解釋誰是搶匪、誰是好人,警員卻二話不說先把幫忙的黑人制服了。非洲裔婦女的丈夫、妹夫等幾個黑人也被不由分說地銬上了手銬。在記者多次解釋之下,他們才被釋放。[145]

截至6月2日,西雅圖警方收到14000宗投訴,絕大部分都是針對警察的暴力,如對示威者使用胡椒噴劑,逮捕時推倒示威者等[146]

6月3日,亞特蘭大當地警方攔下一輛汽車,打碎車窗,用電擊槍攻擊車內的一男一女並拖出車外。由於兩人都是非裔,故而又激起警方針對非裔差別辦案的指責。後來證明兩人只是學生,開車回家路過事發地。[147]後來兩名警察因為過度使用武力而被解職。[148]後來在場的警察解釋說,之所以會使用暴力,是因為當時懷疑車裡的兩人持有槍枝。兩人的律師稱這種解釋是在「陷害抹黑受害者」。

德克薩斯州立大學一名學生賈斯汀·豪威爾在奧斯丁警察局外參加遊行時被警方用豆袋彈擊中頭部。後來警察局長對媒體解釋,警察是在瞄準其他示威者,不幸誤傷了賈斯汀。其他示威者扶起受傷的賈斯汀試圖將其送醫時,再次遭到警察射擊。賈斯丁頭骨碎裂並伴隨腦損傷,生命垂危。[149][150]

6月4日,警方在紐約州水牛城市政廳外進行的宵禁清場行動中將一名75歲老人推倒,致使其頭部撞地,耳部流血,而負責清場的警察沒有人為其提供救助。事發後兩名涉事警察遭到停職。水牛城市市長和紐約州州長紛紛對此事件予以譴責[151]。6日,兩名涉事警察被當地檢方控以二級攻擊罪,二人在法院過堂時均不認罪,法官裁定無需保釋金即釋放等候傳喚。而有57名緊急特勤隊警員對調查涉事警察感到不滿並集體辭職,同時他們還來到法庭外聲援涉事警察[152]

7月12日,一名示威者勒貝拉在聯邦法院對街參加示威,舉著標語時卻突然被衝擊性的子彈擊中頭部,當場濺血。他的母親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孩子頭骨骨折,必須接受緊急手術。[153]

7月15日,一名29歲的抗議者佩提伯恩(Mark Pettibone)聲稱在早上被一輛無標誌的廂型車內的數名身穿迷彩服的人員將他拘捕。他形容被捉過程有如科幻恐怖小說情節,沒人告知他被捕原因,之後就被帶到法院大樓內審問了2個小時,但他拒絕回答任何問題後,不久便被釋放[154][155][156]

7月21日,一名53歲的海軍退休老兵——克里斯多福.大衛(Christopher David)試圖在一陣混亂中,盡力安撫現場情緒、和這批無證部隊講道理,不料,聯邦部隊幹員直接拿警棍與胡椒水,近距離對老兵大衛的頭部、手部與上身軀幹圍毆暴打,導致他左手兩處骨折[157][158]

7月28日,一名《國家地理》的攝影師詹寧斯在俄勒岡州波特蘭市拍攝抗議現場時,被前來鎮壓的聯邦部隊的執法人員直接朝他沒有防護的臉部射擊,導致他顏面受傷被送往當地醫院,一天後,他的眼睛仍出血嚴重。[159]

9月23日晚,西雅圖的一場抗議活動中,一名當地警察騎自行車碾過了一名倒在地上的抗議者頭部。事發後該名警察休行政假並接受調查[160]

示威者暴力

快速預覽 外部影片連結 ...
關閉

在這場騷亂中,部分示威者對執法人員採取激烈的報復手段,包括嚴重挑釁和謀殺等罪行,並大肆破壞市內公共建築和洗劫店鋪等行動惹來批評,部分無辜的民眾在保護自家財產免被破壞的行動中被示威者打傷。

5月29日晚,有過千名示威者聚集在白宮附近,部份人向防暴警察投擲磚塊、瓶子,放煙花或燃燒雜物,又企圖拆毀警方的路障,其後警方施放催淚彈驅散[161][162]。據《紐約時報》及CNN報道,美國總統川普在當晚曾被美國特勤局特工短暫地帶至白宮地堡,並逗留了一小時左右,而第一夫人梅蘭妮亞和兒子巴倫亦有同行[161][162][163],及後6月3日他改稱前往地堡視察,而非避難[164]。在此次示威活動中,美國特勤局表示至少有60名美國特勤人員受傷,其中11人被送往醫院,暫無生命危險,而白宮附近的歷史地標聖公會聖約翰教堂英語St. John's Episcopal Church, Lafayette Square亦遭示威者縱火[162][165]

5月30日,在費城,一名騎腳踏車的警員阻止一群暴徒洗劫時被對方駕車撞倒受了重傷,導致該名警察肩骨折斷,肋骨折斷了12條,椎骨也裂開,身體多處受傷,後被送往當地醫院搶救[166]

6月1日在水牛城,在示威者集結區附近的一輛警車被攻擊,兩名警察受重傷,有三人被逮捕。次日,聖路易數名警察遭到槍擊,所幸沒有人身亡。[167]同日凌晨,拉斯維加斯一名警察在驅散示威人群時遭到槍擊,頭部中彈生命垂危[168],後來一名20歲的男性因此被捕。[169]

6月2日,在聖路易午夜的示威遊行中,有四名警察在暴力騷亂中被槍擊[170],到夜晚凌晨2點左右,一名退休警察在聖路易一間店鋪外被一名洗劫者槍殺死亡[171]。在紐約市,兩名警察在阻止兩起搶劫案時遭到兩次汽車撞擊事件,當地新聞界將此事描述為是「故意」謀殺[172]。在愛荷華州達文波特的示威中,當地警方響應了超過45次嚴重的騷擾電話,並表示整晚都在應付城市內的槍擊事件,當天有四人被槍擊,其中兩人因受傷而死亡,一名警員受傷,但沒有生命危險[109][110]

6月5日,一名叫袁宏睿的中國留學生在西雅圖趁亂打劫奢侈品商店[173],其後該名留學生更在推特展示自己打劫得來的多個名牌手提袋[174][175],並留言「熱愛祖國母親」[176][173],還稱「美國人還欠我們中國很多帳沒還,幾個包包而已,美國人至於那麼小氣嗎」[177][173]

6月11日,在美國各地,率領船隊發現美洲新大陸的哥倫布的雕像成為了示威者目標。佛羅里達州邁阿密有七人因破壞哥倫布銅像而被警方拘捕,他們在示威上貼上「你不會被記著」的標語。[178]

警方針對記者的暴力

5月29日上午,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非裔記者、攝影記者及導播在現場報導時,被多名警員包圍。當時該名非裔記者跟警員對話,表示他們願意退到警員覺得滿意的地方,並出示工作證表明其身份,同時其團隊成員也明確告知他們是CNN的記者,然而他們先後被警員上銬帶走。[179]而警員沒有向他解釋拘捕原因[180][181][182],另一說法指警員向採訪團隊表示因記者不聽勸告移動才被捕。其後他們獲釋[183]。明尼蘇達州市長表示抱歉,並指事件不可接受,明尼蘇達州巡警發聲明表示為清理和恢復街上秩序拘捕4人,其中包括三名CNN記者,確認身份後已獲釋。而CNN表示警方做法明顯違反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賦予他們的權利,並要求儘快獲釋[180][181][182][183]

一名自由職業的攝影師琳達·蒂拉多在拍攝示威現場是被明尼亞波利斯警方發射的橡皮子彈擊中左眼,送醫手術後她左側的眼球被摘除並永久失明[184][185]

5月29日,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下屬電視台的記者在肯塔基州路易維爾示威現場報道時被防暴警察的橡皮子彈攻擊,過程均被攝影機拍下。在場記者認為防暴警察是故意瞄準她的採訪隊進行攻擊,事後電視台對警方的行為予以強烈的譴責。[186]

5月30日,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明尼蘇達分部WCCO電視台在拍攝明尼亞波利斯市周六傍晚的抗議活動時,該台資深攝影記者湯姆·阿維萊斯被警方發射的橡皮子彈擊中後遭到逮捕[187]

據《路透社》報導,5月30日當晚,一名在明尼亞波利斯採訪的路透社記者-查維茲正在拍攝警察驅逐抗議者,此時一名警察突然將槍口對準有配戴記者證的查維茲的臉部射擊,查維茲臉部遭到擊傷;另一名記者席瓦德也被攻擊受傷。[188]

5月31日凌晨,德國之聲的記者賽門斯(Stefan Simons[189]),在明尼蘇達州明尼亞波利斯市報導抗議示威時,遭到美國警察開槍攻擊。稍後還被威脅拘捕。此前他發現另一家電視新聞團隊的車輛被三輛警車包圍[190][191]。次日,德國之聲的記者在出示記者身份情形下再次遭到美國警方槍擊警告[192]。事後,德國聯邦外交部部長海科·馬斯表示將聯絡美國駐德國大使館了解此事[193]

5月31日KPCC媒體的一名記者在長灘報導示威運動,在採訪一名男子的過程中,警察直接朝他發射橡膠子彈,導致他的喉嚨下方受傷流血。[194][195]

6月1日,澳洲七號電視網的記者在白宮外報道示威遊行時被身著防爆裝備的警員粗暴攻擊。正在報道新聞的記者被警棍毆打,攝影師被防爆盾重擊胸口。事後澳洲總理史考特·莫里森對此表示譴責並派澳洲駐華盛頓使館調查此事。[196]

土耳其廣播電視公司國際頻道採訪抗議活動時,駐華盛頓記者艾罕(Sally Ayhan)的胸部和腿部遭到警方的橡膠子彈擊中,駐明尼亞波利斯記者杜諾文(Lionel Donovan)被擊中鼠蹊部。[197]而美聯社記者在報導中被警察阻止採訪,受到警方威脅[198]

根據美國廣播電視新聞協會一項統計,到6月1日為止,已經有超過60以上的記者被警察襲擊、逮捕或阻擾記者新聞採訪 [199]。非營利組織保護記者委員會(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指出,自5月29日以來,記者在美國各地採訪抗議活動而遭遇違反新聞自由事件的通報至少多達251起。[197]

據《衛報》的一項分析指出,在美國報導佛洛伊德抗議活動的媒體記者中,有148人被捕或受到攻擊。報導引述5月26日至6月2日期間記錄的300多起攻擊新聞記者的事件,其中大部分是身體攻擊。報導指出此紀錄發生的襲擊或逮捕記者事件只是一部分,真實數字可能更高。[200]

意外情況

5月31日,大批群眾在明尼亞波利斯的州際公路上示威,期間一輛大型運油車疑似蓄意撞向示威人群,示威者四散躲避[201][202]。在運油車停下後,示威者隨即上前包圍運油車,並將司機波格丹·維切科(Bogdan Vechirko)拖下車毆打,其後警方到場分開司機和示威者,司機受傷送院,並以涉嫌襲擊被捕[201][202]

6月2日,明尼蘇達州公共安全局的專員約翰·哈靈頓(John Harrington)表示,運油車的駕駛者可能不是故意要衝向示威者。哈靈頓表示「當時的高速公路上,該州尚未完成設置路障。維切科在看到示威人群時,從眼神中感到驚慌失措。」並表示沒有任何訊息可以使這看起來像是故意的[203]

維切科被拘留後,在6月2日已獲得保釋,但懲教署專員保羅·施奈爾(Paul Schnell)表示,是否提起訴訟將由縣檢察官決定[203]

對新冠肺炎傳播的擔憂

美國衛生專家警告說,大規模抗議活動可能會促進新冠肺炎的加速傳播。明尼蘇達州衛生部對抗議活動可能加劇正在進行的新冠肺炎大流行表示擔憂。[204][205]

明尼蘇達州州長提姆·沃爾茲對新冠肺炎案件激增表示擔憂。6月2日,明尼蘇達州國民警衛隊發表聲明說,一名國民警衛隊隊員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此外,還有9人出現了相關症狀[38]。該州約7000名國民警衛隊隊員將全部接受檢測。紐約州州長安德魯·庫默也有類似的擔憂,他們將抗議活動描述為「在這種大流行情況下具有固有的危險性」。他還指出,人們有權提出抗議,但他們沒有「感染他人的權利」,也沒有「以危害公共衛生的方式採取行動的權利。」

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市長莫瑞爾·巴烏斯爾對示威情況表示擔憂:「當我們剛剛取消在家中待命的命令時,我們的街道上就會有群眾集會,這可能對後來的冠狀病毒病例激增產生影響。」

亞特蘭大市長凱莎·蘭斯·巴托姆斯說:「看到群眾聚集。我們知道這種病毒已經在我們的社區中正在發生。」 她還說:「如果您昨晚外出抗議,您可能需要在本周接受病毒測試。」[204]

馬里蘭州州長賴瑞·霍根也有類似的看法,他說:「毫無疑問,當我們到處都是這種病毒時,當成千上萬的人聚集在一起時是不健康的。」[206]

媒體失實報導

6月5日,霍士電視台在美國股市收市後,主持蘇珊·李以四宗遇刺案比較標準普爾500指數升幅。當中佛洛伊德更獲得3.4%升幅。引來各方批評。主播布萊特·拜爾最後主動指該報導不應在全面報導之下再次出現。[207]

6月7日,日本放送協會綜合台播出《這樣我就明白了!世界現況日語これでわかった! 世界のいま》提及相關示威活動。節目製作組將1分21秒的動畫上載至社交網站Twitter,但卻是反映了非裔美國人貧窮、失業、疫症等社會狀況,並沒交代因警察暴力的示威情況。日本放送協會其後以日英雙語就事件致歉[208],並將相關動畫刪除,相關節目亦不會再播出。美國臨時駐日大使楊舟稱內容並不適當。[209]

7月14日,包含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CNN、MSNBC等等主流媒體,紛紛報導受美國總統川普的新行政命令指示,聯邦政府派出的無標誌執法人員開始在波特蘭市中心開車巡邏,並且不解釋原因就使用武力和無標誌車輛任意拘捕抗議民眾。[210]事實上美國國土安全部發布正式新聞稿駁斥,表示聯邦法律有授權聯邦政府執法人員行動,且現場記者的照片和影片都顯示所有的執法人員都著正式服裝並有號碼牌標誌,居留嫌犯也僅限於聯邦法院的區域。也沒有法律規定約束執法人員使用的車輛必須有警徽標誌。[211]

反應

美國

聯邦

  • 5月27日,美國總統唐納·川普被問到黑人被美國警察暴力執法致死一事時聲稱,這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他將就此事尋求一份「全面報告」。報道稱,這是川普首次公開回應該事件。川普隨後在Twitter上發文稱,聯邦調查局和司法部應他的要求正在調查此事,他讚賞地方執法部門所做的所有工作,並向佛洛伊德的家人表示慰問。他聲稱,「正義將得到伸張」。[212]
  • 5月29日,川普對暴動做出回應,威脅說如果市長雅各·弗雷英語Jacob Frey無法控制該城市,則派遣國民警衛隊,他說:「一旦有任何困難,我們將接管一切,但是,當搶劫開始時,射擊就開始了 」 ,這段發言被視為是允許軍方射擊示威者的威脅。這條推文被解釋為引用前邁阿密警察局長華特·赫德利(Walter Headley)的話,他是1967年種族抗議期間的警察局長,他說:「當搶劫開始時,槍擊就開始了」。推特隨後以言論違反煽動暴力方面的服務條款的理由隱藏了這條推文。[213]
  • 5月30日,川普為他前一天被推特隱藏的評論解釋說:「搶劫會導致槍擊,這就是為什麼5月28日晚上在明尼亞波利斯槍一名男子被槍殺致死,或者看看在路易維爾 (肯塔基州)發生的7人槍擊事件。我不希望這種情況發生,這就是昨晚表達的意思[214]
  • 5月31日,川普在個人Twitter上表示,美國會將極左組織「Antifa」列為恐怖組織[215][216]。較早前,他與部分美國官員把在全國各地城市的暴力示威歸咎於Antifa及激進左翼所為[216]
  • 6月1日,川普在白宮發表講話時,呼籲各州長使用國民警衛隊與憲兵部隊強力鎮壓街道暴力。並威脅說,如果各州長未能有效地使用國民警衛隊,則將部署美軍平亂,並將這場騷亂行動定調為本土恐怖行為。川普隨後稱可能會援引1807年的《叛亂法》,該法允許總統在美國境內部署軍隊以應對內亂[217]
  • 6月2日,川普在推特上發文敦促紐約州尋求國民警衛隊的幫助,並稱示威者為「渣滓」(Lowlifes)及「擼瑟」(Losers)[218]
  • 6月3日,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萊(Mark A. Milley)在一份軍方內部備忘錄中提醒士兵切勿忘記入伍誓言,務必捍衛美國憲法,包括保衛國民享有和平集結、自由發表言論等權利。[219][220]
  • 6月7日,川普在推特上表示:「我已經下達了國民警衛隊開始從華盛頓特區撤離的命令,因為現在一切都處於完全控制之下。他們可以回家,但如有需要可以迅速返回。昨晚出現的示威者比預期的要少得多」[221]
  • 6月16日,美國總統川普簽署一項行政令,要求改革警察系統[222]

各州行政部門

  • 5月29日,明尼亞波利斯市長雅各·弗雷就暴動舉行了新聞發布會,並譴責示威者的行為「不可接受」。表示,參加這些暴動的個人應對社區造成的損失「負責」,同時表示:「現在我們的城市充滿了痛苦和憤怒。我知道,我們整個城市都認識到這一點。在過去的幾個小時和過去的兩個晚上,我們看到的掠奪是無法接受的,」並續說: 」這些是企業,這些是我們需要的社區機構。這些是人們賴以獲取現金的銀行,人們賴以獲取食物的雜貨店,人們賴以獲取藥品的藥店……我們需要確保對其進行保護。[224]
  • 5月30日,紐約州州長安德魯·庫默表示,暴動暴露了「刑事司法系統中的不平等和歧視」,並表示必須停止將種族不公正事件視為「個人事件」,並呼籲社會大眾別再把佛洛伊德事件當成單一事件看待,否則民眾就是眼盲。並再次批評警察暴力執法問題。[225]
  • 5月30日,亞特蘭大市長凱莎·蘭斯·巴托姆斯英語Keisha Lance Bottoms在召開的記者會上呼籲示威者通過「非暴力行動主義」表達憤怒,並不是通過破壞行動來表達訴求。她譴責示威者的暴動是非法的,並指責示威者通過傷害亞特蘭大而不是為司法改革提供幫助。同時在聲明中表示:「現在,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呼籲各社區團結起來,通過祈禱展示我們作為亞特蘭大的力量,並共同努力恢復和治癒我們的城市,為國家樹立榜樣。」巴托姆斯表示會與州長府協調,以向國民警衛隊提供援助。
  • 5月30日,肯塔基州州長安迪·貝希爾(Andy Beshear)呼籲國民警衛隊在整個城市動盪平穩後幫助路易維爾維持和平。並對譴責示威者的暴動表示:「路易維爾的示威活動都是和平地開始的,但是我們所看到的,尤其是昨晚的事,以及我們的情報所說的將要發生的事,有外界團體試圖製造暴力來傷害那些在街上的所有人。我們不能讓城市內的遺產遭受暴力破壞,也不能讓我們的街道變成暴力。」[226]
  • 5月30日,愛荷華州州長金·雷諾茲狄蒙市長法蘭克·考尼在同情示威者的憤怒的同時,要求公民制止暴力並進行「尊重,和平的對話。」[227]
  • 6日2日,明尼蘇達州政府宣布對警察部門展開民權調查,以便從方方面面確認警方是否有系統性地歧視有色人種。州長提姆·沃爾茲在記者會上承諾:「今天將是拆散系統性歧視的第一步」。同日,美國國會司法委員會兼共和黨南卡羅來納州議員葛拉漢在國會上宣布,將在喬治·佛洛伊德死亡聽證會上探討警察暴力執法和非裔美國人的情況[228]
  • 6月5日,加利福尼亞州州長加文·紐森在記者會上宣布,他正在指示加州的「和平警官標準及培訓委員會」,停止進行對拘捕的嫌犯採取鎖喉的訓練科目[229]
  • 6月5日,明尼蘇達州明尼亞波利斯市議會通過了一項協議,禁止該地警察採用鎖喉和其他頸部限制措施[230]。6月8日,明尼阿波斯里市議會投票通過了解散該市警察局的議案[231]
  • 6月12日,紐約州長簽署一系列法規,其中包括禁止執法人員鎖喉[232]
  • 6月27日,密西西比州議會兩院表決通過一項議案,決定去除該州州旗上象徵蓄奴制度和種族主義的南方邦聯戰旗圖案[234]

地方執法部門

針對示威者上街抗議警暴問題,相較聯邦層級強勢回應,部分地方警力則採取相對溫和的方式應對示威者的訴求。5月30日,密西根州傑納西縣的警長克里斯·斯旺森(Chris Swanson)在遊行隊伍抵達警署後,脫下其頭盔並放下警棍,與其他警員一同參加遊行,因而獲得在場人士的歡呼[235]。另外,阿拉斯加州首府朱諾並亦有抗議警暴的公眾和平集會,朱諾警察局局長艾德·默瑟(Ed Mercer)和一眾警員,以及其他民選官員,也有一同參與[236]。而在加利福尼亞州聖塔克魯茲縣,當地警察首長安迪·米爾斯(Andy Mills)、市長賈斯汀·卡明斯(Justin Cummings)與數百居民一同單膝下跪,悼念遭警員跪頸後死亡的佛洛伊德,並關注警員針對非裔使用暴力問題[28][237][238]。5月31日,佛羅里達州有來自不同警署警員在科勒爾蓋布爾斯單膝下跪,與示威者一同祈禱[239][240]。在密蘇里州佛格森,當地警員響應一名運動領袖的號召,一同與示威者單膝下跪,為佛洛伊德默哀[238]。而在紐約皇后區的抗議活動中,身著制服的警察亦同樣加入了抗議民眾,在大馬路上單膝跪地[238]。6月1日,在紐約曼哈頓的示威遊行期間,紐約市警察局局長特倫斯·莫納漢(Terence Monahan)與示威者握手並單膝下跪,更表示自己管理約4萬名的警察和文職人員都不是種族主義者,並且支持和平示威[241]

除警方外,派駐不同州份的美國國民警衛隊亦有部份隊員以相同方式致意。在好萊塢附近的和平遊行中,非裔女演員琪琪·帕瑪向駐守路口的國民警衛隊表示,希望他們一同與民眾遊行,但警衛隊員以「不能離開看守地點」為由表示無法同行[242][243]。其後民眾詢問他們能否以單膝下跪簡的方式致意,一眾國民警衛隊員隨即原地單膝跪地,並獲得民眾歡呼[242][243]

佛洛伊德家屬

6月1日,佛洛伊德的家人和其支持者重回案發現場獻花紀念,並重現佛洛伊德死亡的情況表達訴求。佛洛伊德的弟弟在發表致辭時再次批評警察暴力執法的問題,並呼喚騷亂中的示威者別再破壞店鋪以免自毀,稱將以和平訴求來推動司法改革[36]

其他政治人物

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喬·拜登以1968年所發生之馬丁·路德·金恩遇刺案比較佛洛伊德死亡,佛洛伊德比起馬丁·路德·金獲得更多國際關注[244]

Facebook

在抗議活動開始後,美國總統川普在社交媒體平台上發布數條煽動性帖子,引起Facebook的員工要求對川普在網絡上的言論採取強硬的立場。Facebook執行長馬克·祖克柏則多次主張,Facebook應該對人們發布的內容採取不干預的態度,包括民選官員和當權者的言論。他曾多次表示,應該允許公眾決定相信什麼[245]

5月29日,川普對暴動做出回應,威脅說如果市長雅各·弗雷無法控制該城市,則派遣國民警衛隊,他說:「一旦有任何困難,我們將接管一切,但是,當搶劫開始時,射擊就開始了 」 。推特對川普的兩條推文添加了檢查和警告的標籤後,隨著面臨不打壓言論自由和不讚美暴力的規則的立場受到考驗,最終選擇了隱藏川普的評論。但Facebook則繼續在平台上留下川普的帖子。祖克柏表示,川普的帖子沒有違反社交網絡的規定,引起數以百計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在家中工作的Facebook員工發起抗議,敦促Facebook高層對川普採取更強硬的立場,否則進行虛擬「罷工」。在公司內部,員工散發了請願書,並威脅要辭職,許多員工在推特和其他地方公開發表了自己的不滿[245]

國際

Thumb
5月31日,加拿大溫哥華的示威
Thumb
中國大陸的網絡畫家「烏合麒麟」創作的諷刺漫畫《你能呼吸嗎》
  •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舍萊於5月28日發表聲明,譴責美國警方在執法過程中導致非洲裔美國人喬治·佛洛伊德死亡的行為,並敦促美國當局採取措施制止類似事件發生。同時她理解佛洛伊德被殺引發的憤怒,同時敦促明尼亞波利斯和其他地方的人們堅持以和平方式抗議。她說,對於警察暴力執法和普遍存在的歧視問題,暴力和破壞財產於事無補。她同時敦促警方保持最大程度的克制,避免進一步過度使用武力、對當前局勢火上澆油。[246]
  •  非洲聯盟委員會主席法基形容佛洛伊德的死亡是一次「謀殺」 ,聲明譴責美國對於黑人公民的持續性歧視。[247][248]
  •  委內瑞拉外交部長英語List of Ministers of Foreign Affairs of Venezuela阿雷亞薩西班牙語Jorge Arreaza於5月29日指美國總統川普以帶有偏見的言論批評示威者[249]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於6月1日表示,中方關注事態發展,認為「黑人的命也是命」,他們的人權也需要保障,希望美方保障少數族裔的權利,履行《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規定的義務。他還表示,美方將香港的港獨勢力和黑色暴力分子美化為英雄鬥士,而將美國國內抗議種族歧視的民眾稱之為暴徒的做法是最典型的「世界馳名雙重標準[250]。中國大陸一些民眾則效仿美國眾議長裴洛西針對反修例運動發表之言論,將示威活動稱為「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並說喬治·佛洛伊德「撕下了美國民主自由最後的遮羞布」。亦有網友提出將北京市朝陽區安家樓路更名為「喬治·佛洛伊德路」。此舉被認為是對美國某議員提出將中國駐美大使館前道路更名為「李文亮廣場」的回應。
    •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6月2日批評部分外國政府對香港止暴制亂的高調反應展現的是「雙重標準」。她稱,(美國對)自己國家安全就很重視,對香港的情況卻戴有色眼鏡去看。她還特別明確指出,自己所指的就是美國近日的反警察暴力執法引發的騷亂,當地政府處理手法也很強硬。[251]
  •  英國英國駐美大使凱倫·皮爾斯對美國發生的警民暴力衝突事件表示難過,主張人們有必要應對種族不平等的問題,並重申和平示威在自由社會下的重要性。英國駐華大使館亦發文表示,英方對於美國「黑人的命也是命」及香港示威活動保持相同立場,對美港兩地示威訴諸暴力和毀損公物的手段均不予接受[252]
  •  俄羅斯外交部於5月31日譴責美警襲擊俄記者行為並提醒美國政府所承擔的保障媒體記者安全和採訪權利、言論自由以及知情權的國際義務,呼籲相應國際組織和維權組織對於這起事件做出應有的反應。[253]
    •  車臣共和國首腦小卡德羅夫稱川普需要「結束混亂」及「針對平民的違法行為」,他接著稱「(美國)警察在美國城市的街道上對人民動用私刑……他們勒死市民,毆打他們,開車撞他們」。他還呼籲聯合國介入。[254]
  •  澳洲總理莫里森於6月1日表示,認為暴力的抗議是無用的。他表示澳洲不是美國,並警告示威者不要在澳洲進行類似的遊行抗議。[255]
  •  柬埔寨首相洪森於6月2日將美總統在這次示威活動中的言論同2013年大選後的示威活動的情況作對比,並表示該國應當能像美國一樣有權射擊。[256]
  •  歐盟外交事務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於6月2日表示,堅持人民應該有和平示威的權利,並譴責一切暴力和種族主義行為。[257]
  •  紐西蘭總理阿德恩於6月2日在接受紐西蘭電視台採訪時表示警員暴力執法導致喬治·佛洛伊德死亡一事令她感到「恐懼」。她同時表示支持在紐西蘭舉行的和平聲援遊行,但要求示威者遵守保持社交距離的規定。[258]
  •  土耳其總統艾爾段稱佛洛伊德之死是法西斯以及種族主義,土耳其將會密切留意動態。[259]6月3日他再補充,不滿意美國警方以種族及宗教為名殺害任何一人,正義將得到昭彰。[260]
  •  加拿大總理小特魯多希望加拿大人同心合力對抗種族歧視。並表示美國警察暴力是「震驚及恐懼」。[261]6月2日他在記者會中被問到美國總統川普派出軍隊鎮壓示威時,卻沉默了21秒才回答問題[262]
  •  法國:6月8日,政府宣佈該國警方禁止使用鎖喉等技術制服嫌疑人,不過卻遭到法國警察抗議[263]
  •  中華民國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於6月4日表示,「台灣是負責任的國際社會成員及自由民主國家,對多地示威反對歧視一事,向來反對一切形式的歧視,也沒有任何國家比台灣更能體會遭歧視與孤立的感受,期盼國際社會藉此機會認真探討並消除世界各地存在的歧視、不公、剝奪人權與制度性暴力的情事」[264]

體育界

  • 英格蘭超級足球聯賽:在賽季受疫症影響復賽後,復賽後早期賽事在球衣背部號碼上方以「BLACK LIVES MATTER」取代球員名字。[265]之後更長期在開賽前舉行單膝跪地的儀式來聲援「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並在電視轉播記分牌中不時打出「No Room For Racism」字樣。
  • NBA:2020年7月復賽後,NBA與球員工會達成協議。在復賽最初四天,球員可以根據自己意願使用「Black Lives Matter」等29個示威常見的口號取代球衣上的球員名字,並允許球員可以將標語翻譯成自己的母語或當地語言[266]。其口號仍可在餘下賽事使用,但球員名字亦必需顯示[267]。7月30日復賽日賽事中,紐奧良鵜鶘猶他爵士洛杉磯湖人洛杉磯快艇四支比賽球隊的所有球職員以及參與比賽的裁判均在演奏國歌時跪膝示意[268]。其後絕大部份球員、教練、裁判亦有參與。但亦有少數球員,如奧蘭多魔術球員喬納森·艾薩克,疑因宗教理由沒有參與,演奏國歌時也沒有挽著隊友。邁阿密熱火球員梅耶斯·雷納德表示對軍人支持,不會在演奏國歌時跪膝[269]
  • NFL球隊華盛頓紅人因名字包括了形容美洲原住民,贊助商要求球隊更改名字,否則撤回贊助[270]。7月13日,球隊發表聲明正式將「紅人」這名字走進歷史[271]。7月23日,球隊宣佈使用華盛頓美式足球隊(Washington Football Team)作為球隊名字,料於賽季開始時,仍會使用華盛頓美式足球隊這個名字[272]
  • NASCAR:唯一非裔車手布巴·華勒斯英語Bubba Wallace帶領之下,賽會決定禁止在比賽中任何地方如車身使用聯想到聯盟國旗幟的內容。[273]直到找到替代名稱。
  • MLB:2020年7月23日開幕戰華盛頓國民主場對紐約洋基比賽中,播放美國國歌前,全體球員跪膝以示悼念。[274]。在各大球場的投手丘上,亦可看到印上「BLM」的美國職棒大聯盟的標誌的燈光效果。

另見

參考資料

外部鏈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