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青台遺址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考古遗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青台遺址位於河南省滎陽市廣武鎮青台村東,枯河北岸的台地上,是一處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中晚期的遺址。
考古發現
1934年,郭寶鈞對青台遺址進行了首次考古發掘,出土一批仰韶文化遺蹟和遺物。在1981年至1987年間的考古發掘中,出土了眾多陶器、骨器、蚌器,以及少量玉器、石器、紡織品等。此外還發現有房基、陶窯、灰坑、墓葬等遺蹟[1]。遺址出土的羅織物是黃河流域發現最早的絲織品[2]。
-
白衣彩陶缽,鄭州博物館藏
-
彩陶壺,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
紅陶大口尖底缸,鄭州博物館藏
-
灰陶牛角形器,鄭州博物館藏
2015年以來,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對青台遺址進行了調查勘探和考古發掘,發現仰韶文化中晚期的3重環壕、「北斗九星」天文遺蹟、近400座公共墓地、瓮棺葬、史前土坯房屋等,並出土了一大批仰韶文化遺物[3]。其中遺址內發現九個陶罐擺放而成的「北斗九星」圖案,斗柄向北,被確認為仰韶文化中期的天文遺蹟[4]。
Remove ads
保護情況
青台遺址於1963年6月20日被河南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3月5日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保護房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標示牌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