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都是愛情惹的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青春年少 (电影)
Remove ads

都是愛情惹的禍》(英語:Rushmore)是在1998年上映由魏斯·安德森執導的喜劇電影。電影講述了古怪少年馬克斯·費雪(傑森·薛茲曼的電影處女作),和富商赫爾曼·布魯(比爾·莫瑞)的友誼,以及二人對小學教師露絲瑪麗·克羅絲(奧莉維亞·威廉斯)共同的愛戀。 電影劇本由安德森和歐文·威爾森聯合創作。電影原聲帶出自安德森的長期合作者馬克·施瓦茨曼之手,並且極具特色地收錄了60年代英國入侵時期數個樂團的作品。

快速預覽 都是愛情惹的禍Rushmore, 基本資料 ...

這部電影幫助安德森和施瓦茨曼開啟了他們的職業生涯,並且成功地為莫瑞拓展了作為一名優秀的獨立電影演員的這份「第二職業」。《都是愛情惹的禍》獲得了1999年獨立精神獎的最佳導演和最佳男配角這兩個獎項。同時,莫瑞還憑此片獲得了金球獎最佳電影男配角提名。

帝國雜誌》在2008年將《都是愛情惹的禍》列在史上最偉大電影的第175位。四年後,本片位列《偏鋒雜誌》所評的20世紀90年代百大電影的第22位。[3] 依據ShortList的排名,本片在史上最酷電影中排名第30位。[4]

Remove ads

劇情

馬克斯·費雪,一個成熟而又偏心的十五歲男孩,是休斯頓私立學校拉什莫爾學院獲得獎學金的學生之一。他既是拉什莫爾學院最多課外活動的學生,亦是學術成績最差的學生。他幾乎將所有的時間都專注在課外活動上,對它們怎樣影響自己的成績只有些微關心。他亦因此與學校校長古根海姆博士發生衝突。

赫爾曼·布盧姆是一個憤世嫉俗的實業家。他對自己營運的一家市值達數百萬的公司不滿意。他對喪失婚姻感到沮喪,而兩個被他送入拉什莫爾學院的兒子因被他們的母親寵壞而成為粗野和死不悔改的孩子。赫爾曼賞識馬克斯,兩人因此成為好友。馬克斯賞識赫爾曼的成功,而赫爾曼對馬克斯自信滿滿的態度留下了深刻印象。

露絲瑪麗·克羅絲是一個守寡的老師,她成為拉什莫爾學院成為一年級生的教師。她在身為拉什莫爾學院校友的丈夫死後到拉什莫爾學院執教。馬克斯很快便對露絲瑪麗痴情,並多次嘗試追求她。露絲瑪麗最初容忍馬克斯的舉動,後來對他對她明顯的痴迷增加警惕。布盧姆嘗試說服馬克斯露絲瑪麗並不值得煩惱,自己卻與露絲瑪麗墮入愛河。他們在馬克斯不知情下開始交往。

馬克斯因嘗試在未經學校批准之下在水族館動工,而被拉什莫爾學院開除學籍。他被逼就讀公立格羅弗·克利夫蘭高中,這是他首次入讀公立學校。他在新學校嘗試參與課外活動,結果喜憂參半。他的同學瑪格麗特·楊打算追求他,但是他對她只有些許關注。布盧姆和露絲瑪麗決定在新校支持他。

終於,馬克斯因為向他的朋友德克說出他母親的謠言,而被他揭露出露絲瑪麗和布盧姆之間的關係作為報復。馬克斯和布盧姆兩人從此勢不兩立。他們作出報復,馬克斯先向布盧姆的妻子講述她丈夫的婚外情,導致布盧姆的婚姻破裂。之後,馬克斯在布盧姆的酒店房間內放置蜜蜂,而布盧姆則用他的車破壞馬克斯的單車,馬克思把布盧姆的車的剎車線剪斷,他因此而被拘捕。

事後,馬克斯決定放棄追求露絲瑪麗,並向布盧姆說他不再報仇,因為他知道即使他勝出,露絲瑪麗仍然只愛布盧姆。馬克斯變得沮喪,決定輟學並與世界隔離,並在父親工作的髮型屋成為學徒。一天,德克來到髮型屋,向馬克斯道歉,並向他送出聖誕禮物。德克建議他去醫院探望母校校長,他向馬克斯說布盧姆也在那裡。馬克斯和布盧姆相遇,對此感到親切。馬克斯發現露絲瑪麗已與布盧姆分手。馬克斯開始重返校園,他亦與瑪格麗特建立友誼,馬克斯亦在他所作的話劇中擔任角色。

馬克斯將最後一個鏡頭投進露絲瑪麗上,假裝他遇上交通意外而受傷,以徵求她的愛情。當露絲瑪麗發現他只是假裝愛傷時,他的求愛舉動再次觸礁。馬克斯開始重新撮合露絲瑪麗和布盧姆。他第一次嘗試失敗,第二次嘗試時他邀請露絲瑪麗和布盧姆在他編劇的話劇中演出,以令他們在一起。露絲瑪麗和布盧姆最後復合,而馬克斯和瑪格麗特亦成為一對戀人。

Remove ads

演員

  • 詹森·舒瓦茲曼Jason Schwartzman)飾演馬克斯·費雪(Max Fischer
  • 比爾·莫瑞飾演赫爾曼·布盧姆(Herman Blume
  • 奧莉維亞·威廉斯Olivia Williams)飾演露絲瑪麗·克羅絲(Rosemary Cross
  • 西摩·卡塞爾Seymour Cassel)飾演伯特·費雪(Bert Fischer
  • 布萊恩·考克斯飾演尼爾森·古根海姆博士(Dr. Nelson Guggenheim
  • 梅森·甘寶Mason Gamble)飾演德克·卡洛威(Dirk Calloway
  • 薩拉·田中Sara Tanaka)飾演瑪格麗特·楊(Margaret Yang
  • 康妮·尼爾森Connie Nielsen)飾演卡洛威夫人(Mrs. Calloway
  • 盧克·威爾遜飾演彼得·弗林醫生(Dr. Peter Flynn
  • 史蒂芬·麥可Stephen McCole)飾演馬格努斯·巴肯(Magnus Buchan
  • 庫馬爾·帕那那Kumar Pallana)飾演利特卓恩先生(Mr. Littlejeans
Remove ads

製作

魏斯·安德森和歐文·威爾森打算透過《都是愛情惹的禍》一片以建立他們自己的「如羅爾德·達爾的兒童書般稍微提高的現實」[5]。如馬克斯·費雪般,威爾森在十年級時被曾就讀的高中德克薩斯聖馬可中學開除。而安德森曾和馬克斯一樣缺乏學術技能,並曾喜歡一個比自己年老的女人。兩人早在《脫線沖天炮》製作前數年已經開始編寫《都是愛情惹的禍》的劇本[5]。他們知道他們想拍一部以如威爾森與他兩位兄長曾就讀的德克薩斯聖馬可中學,以及費雪曾就讀的,位處休斯頓聖約翰學校般的精英學校為背景的電影。片中亦提及M·B·拉瑪爾高中。據導演所述,「其中一件對我們來說最吸引人的事是一個十五歲的小孩和一個五十歲的男人成為朋友兼同輩。」[6]《都是愛情惹的禍》原由新線影業製作[7],但因導演不滿意預算,安德森、威爾森和監製巴里·孟德爾決定在1997年中旬將電影版權拍賣,並與後來成為華特迪士尼影業主席的喬·羅思達成交易。他向安德森、威爾森和孟德爾提供1000萬美元預算[5]

選角

安德森和威爾森構思布盧姆一角時,以比爾·莫瑞為原型,但懷疑他們能否將劇本交給他[8]。莫瑞的經紀人是安德森首部電影《脫線沖天炮》的愛好者,他央求莫瑞閱讀《都是愛情惹的禍》的劇本。莫瑞讀完後表示喜歡這個劇本,他於是願意在領取比爾準工資及工作環境之下接拍《都是愛情惹的禍》[9],而安德森預計成本為9000美元[10]。莫瑞被安德森和威爾森「精準」的寫作吸引,並感覺電影有很多關於「在平凡痛苦的臉上保持禮貌和善良的爭扎。我一生中已經感受很多次了。」[11]安德森給他看每一個場景詳細的故事板,亦歡迎莫瑞的即興竅門[5]

在找到詹森·舒瓦茲曼飾演馬克斯·費舍爾一角之前,選角導演曾就該角色的選角考慮過在美國加拿大英國的1800名青少年[9]。1997年10月,即電影開拍之前的一個月,其中一位選角導演在他表姐蘇菲亞·柯波拉的一次派對中遇見當時17歲的舒瓦茲曼[12]。舒瓦茲曼穿著高中外套面試,並在面試中帶同自製的《都是愛情惹的禍》的補充資料[9]。安德森幾乎因為找不到演員飾演馬克斯·費舍爾一角而不拍《都是愛情惹的禍》,但覺得舒瓦茲曼「雖然需要做馬克斯所做的所有糟糕事情,但能夠留住觀眾的忠誠度。」[7]安德森本來將馬克斯一角定性為15歲的米克·傑格,由如澳洲電影《情挑玉女心》中「一個面色蒼白、骨瘦如柴的孩子」的諾亞·泰勒飾演[13]。當安德森遇見舒瓦茲曼後,舒瓦茲曼讓安德森想起達斯汀·霍夫曼,於是決定將馬克斯·費舍爾一角以達斯汀·霍夫曼為原型[6]。安德森和舒瓦茲曼在拍攝時以手勢和身體語言述及角色[5]

Remove ads

主要拍攝

《都是愛情惹的禍》在1997年11月開始拍攝[5]。在拍攝第一天,安德森以一個耳語向莫瑞傳遞訊息,以在拍攝他時不會令他感到尷尬。但是,莫瑞公開推遲安德森並拖走設備,而當迪士尼拒絕安德森七萬五千美元的直升機拍攝費撥款後,莫瑞給安德森一張空白的支票補償成本,最後該場景亦擱置拍攝[9]

據安德森所述,他想出一個開玩笑式建議-在英格蘭私立學校和底特律公立學校拍攝,以「獲得最極端的可能變化」[14]。電影在安德森成長的地方德克薩斯州休斯頓拍攝。他的母校聖約翰學校用作片中拉什莫爾學院的外景[5]。而拉馬爾高中則用作片中公立學校格羅弗·克利夫蘭高中的拍攝場地。在現實生活中,兩間學校就在彼此的對面[14]。《休士頓新聞》的理查·康奈利說拉馬爾高中「看起來像破敗的貧民區學校。」[15]很多場景亦在北岸高中拍攝。《都是愛情惹的禍》的寬屏、略帶戲劇性的樣子亦受羅曼·波蘭斯基的《唐人街》影響[14]。安德森亦在此電影受《畢業生》和《哈洛與茂德》影響[16]

Remove ads

原聲帶

魏斯·安德森原本打算在電影原聲帶使用奇想樂團的歌曲,認為歌曲反映馬克斯響亮而憤怒的性質,亦反映出馬克斯最初設想是英國交換生。但是,當安德森聽罷其他英國入侵時期的歌曲之後,逐漸演變成只有一首奇想樂團的歌曲被用作原聲帶歌曲。據安德森所述,「馬克斯經常穿寬鬆的外衣,而英國入侵的音樂就像穿寬鬆外衣的人製作的音樂,但仍然搖滾。」[16]羅布·布倫納在《娛樂周刊》的評論給予原聲帶唱片「A-」的評價,並表示:「如果你沒有看過電影,這張唱片沒有太大的意義。但對於看過電影並在步出戲院時唱出面子樂團的《噢啦啦》的人來說,這是一張必備的唱片。」[17]

發行

《都是愛情惹的禍》於1998年第25屆特柳賴德電影節,它是少數參展的由大型電影公司出品的電影之一,並獲觀眾和評論界的良好評價[18]。其後電影在同年的紐約影展多倫多影展上映時,亦成為評論界的大熱。《都是愛情惹的禍》在同年12月在紐約洛杉磯上映,以趕及爭取奧斯卡金像獎的資格。

票房

《都是愛情惹的禍》在1998年12月11日在紐約和洛杉磯上映。一周內賺取票房43,666美元,31場上映中有18場的戲票售罄[16]。翌年2月19日,又在美國全國764間戲院上映,首周票房為280萬美元。總票房收入為1710萬美元,低於2000萬美元預算[1]

評論界反應

評論界對《都是愛情惹的禍》有良好評價,並贏得大部份正面評價。在爛番茄中,它贏得百分之八十九「確認新鮮」評價,並基於102篇評論在10分中取得8.1分,達成「這部邪典電影是包含詹森·舒瓦茲曼和比爾·莫瑞奇怪地來到的精緻、平衡度欠佳的老化故事表現。」的共識[19]Metacritic亦基於31篇評論給予《都是愛情惹的禍》86分[20]

影評人大衛·卡爾在《每日新聞》中表示,《都是愛情惹的禍》是「一部宏偉的電影:1998年最佳和最美麗的電影」[21]。《今日美國》在四星中給予《都是愛情惹的禍》三星,並形容比爾·莫瑞是「在他平衡度欠佳時最佳」[22]。托德·麥卡錫在《綜藝》的評論中表示:「深焦、寬屏的組合具有不尋常的清晰度,增加了細節,並賦予了動作和卓越生動的幽默」[23]。影評人羅傑·艾伯特在四星中給予《都是愛情惹的禍》兩星半,並表示:「安德森和威爾森是很好的另類電影製片人……但他們的電影看起來徘徊衝突的可能性:它的結構像喜劇,但有較暗的主題意味,我幾乎願望他們准許劇情帶領他們進入這些陰影」[24]。理查·史可爾在《時代雜誌》的評論讚賞《都是愛情惹的禍》是「一部有時麻利、經常滑稽的小電影變成一個越來越絕望的雜耍行為,首先嘗試保留很多黑暗和高舉沉重的感情元素,然後嘗試將它們帶回至以優美和令人滿意的方式呈現。」[25]

珍娜特·馬斯林在《紐約時報》的評論表示,《都是愛情惹的禍》一片對殘酷童年時的傾斜、爆笑回憶作出適當處理」[26]。安東尼·昆在《獨立報》的評論中讚賞舒瓦茲曼「完美呈現角色的辛酸,他明白自己的失敗,但未有情感資源來征服它們」[27]。麗塔·堪培利在《華盛頓郵報》的評論讚賞舒瓦茲曼贏得「同情和馬克斯的大量情感,他成為西德尼·布盧門撒爾不容置疑」[28]。《娛樂周刊》給予《都是愛情惹的禍》A級,並寫道:「安德森專注於精美的紀律電影製作,引入1960年代的英國入侵大熱……以加深定義馬克斯青少年時期的錯誤定位」[29]喬納森·羅森鮑姆在《芝加哥讀者報》的評論表示,「安德森和威爾森沒有共享注入更多塞林格的作品的階級勢力,但與塞林格的作品相似,他們向自己的角色心懷保護的勇氣,使它成為電影最大的力量,但同時是最大的弱點」[30]

安德森作為影評人寶蓮·凱爾的支持者,他安排了一場私人試映給她。事後她告訴安德森:「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製作這部電影」[31]。對安德森來說,這是一個傷腦筋的經歷,但凱爾喜歡這部電影,並推薦給其他人觀看[13]。安德森和詹森·舒瓦茲曼由洛杉磯飛到紐約,然後乘坐旅遊巴士回程以巡迴宣傳電影[7]。巡迴宣傳於1999年1月21日開始,並經過11個美國城市[6]

Time Out》紐約版影評人安德魯·詹森認為:「《都是愛情惹的禍》是一部關於界乎青少年和成人灰色地帶的涼風習習式喜劇。它在魏斯·安德森在《脫線沖天炮》承諾作出改善後所作的少許改善。感謝恆星的演出和導演的原創漫畫視覺,這是本年度(1998年)最佳電影之一……《都是愛情惹的禍》有受到《哈洛與茂德》和同期喜劇片的部份影響,但馬克斯的複雜性和電影中一組厚著臉皮的作品令它獨樹一幟[32]。」

獎項及提名

《都是愛情惹的禍》獲提名兩項獨立精神獎,分別是魏斯·安德森獲提名最佳導演及比爾·莫瑞獲提名最佳男配角,並最終獲獎[33][34] 。莫瑞亦獲提名金球獎最佳男配角[11]

比爾·莫瑞亦憑其演出獲得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男配角,魏斯·安德森獲最佳新生代獎[35] 。比爾·莫瑞之後又獲國家影評人協會紐約影評人協會頒發最佳男配角獎[11][36]。影評人大衛·安森將《都是愛情惹的禍》排在1998年最佳電影的第十位[37]。《旋轉雜誌》表示《都是愛情惹的禍》是「年度最佳喜劇片」[6]

美國精彩電視台將《都是愛情惹的禍》排在「100部最趣電影」的第34位。《娛樂周刊》「1983年以來25部邪典電影—基本左翼電影大熱」25部現代愛情電影的第10位[38]

《都是愛情惹的禍》是美國電影學會2007年版AFI百年百大電影的400部提名電影之一[39]

家庭娛樂

博偉家庭娛樂在1999年6月29日發行沒有補充資料的版本。2000年1月18日發行由比爾準收藏發行,重新製作圖像和聲音以及各種附加功能的特別版,並加入魏斯·安德森、歐文·威爾森和詹森·舒瓦茲曼的聲音評述,以及包佔艾瑞克·蔡斯·安德森、安德森和莫瑞在《查理·羅斯》受訪片段的幕後紀錄片,以及在《世界末日》、《楚門的世界》和《戰略高手》的「改編」,以及1999年MTV電影大獎馬克斯·費舍爾扮演者的演出。

比爾準收藏藍光光碟於2011年11月22日發行。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