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岳州窯
分布于湘江下游的一批汉至唐时期青瓷窑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岳州窯,又稱湘陰窯,是分布於湘江下游的一批漢至唐時期青瓷窯址。 漢代開始湘江流域開始形成陶瓷窯業體系,南朝至隋代發展到巔峰[1]。
Remove ads
岳州窯址
岳州窯位置史書並無確切記載。湖南省文物部門在湘陰縣湘江兩岸發現從東漢時期到宋明時期的青窯遺址26處,其中以百梅窯窯址、青竹寺窯址、馬王堪窯址為代表[3]。
百梅窯窯址位於湘陰縣樟樹鎮百梅村馬草坡,1996年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青竹寺窯址位於湘陰縣靜河鄉青湖村十六組,1996年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馬王墈窯遺址位於湘陰縣文星鎮馬王墈,為現岳州窯遺址博物館所在地。
岳州窯遺址博物館
1997年搶救性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青瓷器物和匣缽,清理出隋代龍窯一座,其中出土的南朝時期「太官」青瓷碗殘片,證明其帶有官窯性質 [4] 2003年,遺址上建博物館。 2010年初,博物館開闢地下展廳。 2019年,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長沙銅官窯
岳州窯與長沙銅官窯所處地域相近、部分時段的部分瓷器產品特徵相近。有學者認為兩者各自獨立又互相聯繫,也有學者認為是同一窯口的時間地點不同的發展階段。[5]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