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非戰鬥人員撤離行動

通常由於安全局勢惡化而從另一個國家撤離平民的行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非战斗人员撤离行动
Remove ads

非戰鬥人員撤離行動(英語:Noncombatant Evacuation Operations, NEO)指在海外國家發生危險時,將當地平民和非必要軍事人員撤離到其所屬國家或指定安全場所的軍事和外交行動。海外撤離行動可能在內亂軍事入侵環境問題自然災害等多種情況下發生,可分為強制撤離和自願性質的撤離[1][2]撤僑則特指將僑居海外的本國公民撤至本國的撤離行動[3][4]

Thumb
2021年喀布爾國際機場撤離行動中,撤離人員登上美軍的一架波音C-17環球霸王III運輸機
Thumb
1975年4月29日常風行動期間,從西貢市撤離至美軍航母漢考克號上的直升機正在卸下南越市民

非戰鬥人員撤離行動是政府行使的領事保護職能之一[4]。其也是海外公民保護最典型且直接的手段[5]:121,以及主權國家保護本國公民的責任意識的體現[5]:123

美國

自20世紀80年代初以來,美國政府大約每兩年就要執行一次非戰鬥人員撤離行動[6]。美國《聯合作戰綱要》3-68對非戰鬥人員撤離行動(NEO)進行了詳細的規定,其寫道:

NEO由國防部(DOD)執行,以協助國務院(DOS)將生命受到威脅的美國公民及僑民、合法永久居民、國防部文職人員以及其他指定人員(例如東道國和第三國的國民),在國務院的指示下,從外國地點撤離至適當的安全場所。

綱要亦將NEO分為兩種:針對由特使團團長(COM)指定的人員的強制撤離(ordered departure),以及針對其他受威脅的美國公民和指定人員進行的援助撤離(assisted evacuation)。其中美國公民等援助撤離對象可自願決定是否撤離,美國政府則將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撤離東道國和第三國國民。[7]

Thumb
2021年8月15日,美軍一架波音C-17環球霸王III運輸機從喀布爾國際機場安全運送了823名阿富汗公民

此外,美國法律規定非政府雇員若通過政府資助的航班撤離,需要自行承擔運輸費用。該費用不得超過商業航班經濟艙的標準票價。[7][8]

Remove ads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通常將海外撤離行動稱為「撤僑」,但關於撤離對象的身份並沒有嚴格的限制[3]改革開放以來,截至2018年3月,中國實行的撤僑行動共34次,其中因戰亂或政局動盪撤離28次,因突發自然災害撤離6次[5]:121–122中國海軍則三次參與撤僑行動,分別是2011年利比亞撤僑、2015年葉門撤僑和2023年蘇丹撤僑[9]。其中利比亞撤僑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的撤僑行動,也是中國第一次動用軍事力量參與撤僑,共撤離35,860人名中國人員和2,100名外籍公民[10]。此外,中國政府幾乎承擔了每次海外撤離行動的費用,其中還包括外籍公民的費用[5]:130

參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