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頓巴斯親俄武裝
乌克兰东部反政府武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頓巴斯親俄武裝是包括2014年俄烏戰爭爆發後俄羅斯扶植的分離主義武裝分子和秘密非法進入烏克蘭境內參戰的俄羅斯軍隊[7]組成的混合部隊,於2022年俄羅斯吞併烏克蘭四州後併入俄羅斯陸軍。其編制主要由頓內茨克人民軍和盧甘斯克人民軍組成,2014年9月至2015年5月兩地武裝曾組建為新俄羅斯聯合軍(俄語:Объединённые Вооруженные Силы Новороссии)。這些俄國武裝組織被烏克蘭政府視為偽軍及恐怖分子[8]。
![]() |
自其2014年成立起,有大量證據顯示俄軍為其供應武器裝備[9],甚至有俄正規軍第6坦克旅現役的T-72B3坦克被烏軍在交戰中繳獲[10][11],更有證據表明有俄軍成員直接加入[12]。然而,俄羅斯在初期的混合戰爭階段公開否認有扶植過這些武裝力量,直到2022年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前夕才公開承認了其在2014年在烏克蘭頓巴斯地區建立的頓內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兩個傀儡政權。
除此之外,俄羅斯曾在2014年令其成建制的正規軍部隊在侵入烏克蘭各地時除去一切識別標識,對外宣稱這些武裝分子是「當地民兵」而非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成員[13][14]。這類「民兵」最初在克里米亞危機時出現,被稱為「小綠人」。
在2022年2月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之後,這些武裝部隊與俄軍密切合作,參與了烏克蘭東部攻勢。與此同時,烏克蘭俄占區當局還開始了大規模的強制徵兵[15][16]。此外,俄軍還將在俄佔盧甘斯克和俄佔頓內茨克徵召的士兵投入了並非盧、頓兩傀儡政權宣稱領土的烏克蘭其他地區的戰鬥。9月,俄軍於占領區舉辦不受烏克蘭及國際承認的公投並自稱獲高票通過,宣稱將烏克蘭俄占區併入俄國後將這些部隊併入俄軍。隨後,俄軍又開始在俄占赫爾松和俄占札波羅熱開始徵兵,據報第一批將在札波羅熱州俄占區徵兵3000人[17][18]。
Remove ads
背景
2014年2月,被稱為小綠人的武裝分子(實為取掉識別標誌的俄羅斯正規軍)占領了克里米亞各戰略要地和當地議會,俄方宣稱這是克里米亞「民兵」所為。俄國隨即操控當地議會舉行了不受烏克蘭及國際承認的「公投」宣布自烏克蘭獨立並旋即「加入俄國」。事後,俄羅斯格魯烏退役中校伊戈爾·斯特列爾科夫在俄羅斯電視節目中承認其指揮「小綠人」占領克里米亞地方議會和軍事要地並強行舉辦公投[19]。
2014年4月7日,俄羅斯滲透者和親俄武裝占領哈爾科夫州行政大樓並宣布「獨立建國」,成立所謂的「哈爾科夫人民共和國」。烏克蘭軍隊於次日重奪行政大樓控制權。此後,親俄武裝又策動了多起爆炸襲擊事件[20][21],比較嚴重的包括在11月9日哈爾科夫市中心發生的爆炸炸傷13人[20]。
2014年4月16日俄羅斯滲透者和親俄武裝宣布占據烏克蘭的敖得薩州並建立「敖得薩人民共和國」[22],不久之後被烏克蘭政府軍消滅。但此事後來被普丁作為發動戰爭的藉口之一。
2022年9月,俄國在其於烏克蘭盧甘斯克、頓內次克、札波羅熱、赫爾松四州的占領區單方面舉行公投,並在一周後宣布得到「高票」通過,正式吞併烏東四州,但此公投不受烏克蘭及大部分聯合國會員國承認。隨後,俄國宣布在札波羅熱和赫爾松的占領區強制徵兵[17][18]。
Remove ads
歷史
2014年3月,頓內茨克州「人民州長」帕維爾·古巴列夫創建了頓巴斯人民軍[23]。

2014年9月,頓內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的武裝分子組成了新俄羅斯聯合軍[24]。
2014年10月7日,盧甘斯克人民軍成立。
2014年11月14日,頓內茨克人民軍成立。
2015年5月20日,新俄羅斯聯邦解散。聯合軍因此解散為頓內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的武裝力量。
2022年2月22日,普丁宣布承認於2014年由俄羅斯扶立的兩個傀儡政權——頓內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為獨立國家。
2022年12月31日,頓巴斯兩支親俄武裝,正式併入俄羅斯陸軍,並分別改稱為俄國陸軍「第1頓內茨克集團軍」及「第2近衛盧甘斯克-北頓內茨克集團軍」[2],同時隸屬於南部軍區第8近衛合成集團軍。
2024年7月,「第2近衛盧甘斯克-北頓內茨克集團軍」升格成第3近衛諸兵種合成集團軍;8月下旬,「第1頓內茨克集團軍」升格成第51諸兵種合成集團軍,同時隸屬於南部軍區。
Remove ads
結構
於2024年8月下旬升格成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南部軍區第51諸兵種合成集團軍,2024年9月18日授予「近衛」稱號。前身是隸屬於第8近衛合成集團軍,由頓內茨克人民軍改組成的第1頓內茨克集團軍。
- 第51近衛諸兵種合成集團軍,前身是第1頓內茨克集團軍
- 第1獨立近衛「斯拉維揚斯克」摩托化步兵旅(俄語:1-ая Славянская бригада)[25],部隊代號:в/ч00100。
- 第5獨立「頓內茨克」摩托化步兵旅,部隊代號:в/ч08805,前身是由俄羅斯東正教軍隊改組成的第5獨立步兵旅
- 第1摩托化步兵營
- 第3摩托化步兵營
- 第9獨立近衛「馬里烏波爾-興安」摩托化步兵旅,部隊代號:в/ч08819,前身是DPR第9摩托化步兵團
- 第13獨立近衛「索馬利亞」突擊營,部隊代號:в/ч08828,前身是
索馬利亞營,指揮官:中校米哈伊爾·托爾斯特赫 †
- 第13獨立近衛「索馬利亞」突擊營,部隊代號:в/ч08828,前身是
- 第15摩托化步兵「國際旅」
- 第110近衛摩托化步兵旅,部隊代號:в/ч08826,前身是由
共和國衛隊改組成的第110獨立近衛摩托化步兵團
- 第114獨立近衛「埃納克耶沃-多瑙河」摩托化步兵旅,部隊代號:в/ч08818,前身是由東方旅改組成的第11獨立近衛摩托化步兵團。
- 第132獨立近衛戈爾洛夫卡共和國勳章摩托化步兵旅,部隊代號:в/ч08803,前身是由第三戈爾洛夫卡大隊改組成的第3摩托化步兵旅[26][27]
- 第23獨立防空導彈旅,前身是第23獨立防空導彈營
- 第109團
- 第101團
- 第14近衛「卡利米烏斯」砲兵旅,部隊代號:в/ч08802,前身是
卡利米烏斯營(暱稱「礦工營」)。
- 第87摩步團,原DPR第119步兵團
- 第95摩步團,原DPR第123步兵團 [28]
- 第10獨立近衛坦克團,部隊代號:в/ч08810,前身是
柴油機坦克營(俄語:Батальон «Дизель»),2015年組建,裝備了包括T72B1、T-80BVM[29][30]。
- 第80獨立近衛「斯巴達」偵察營,部隊代號:в/ч08806,前身是
斯巴達營,指揮官:中校阿森·帕夫洛夫 †、上校弗拉基米爾·佐加 †[31]
- 第1436團(動員)
- 第1168團(動員)
已撤編 / 情況不明
Remove ads
於2024年7月升格成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南部軍區第3近衛諸兵種合成集團軍,前身是隸屬於第8近衛合成集團軍,由盧甘斯克人民軍改組成的第2近衛盧甘斯克-北頓內茨克集團軍
已撤編 / 情況不明
Remove ads
相關武裝
- 敖得薩武裝部隊(俄語:Одеська дружи́на)[44]
參見
參考來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