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風神熊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風神熊屬學名Huracan,意指其四肢修長,擅長奔跑[1])是生存於新近紀的一類已滅絕的大熊貓,其化石發現於北美和東亞。與它們的以竹子為主食的現代近親大熊貓不同,風神熊屬是一類高度食肉的熊。

快速預覽 科學分類, 種 ...
Remove ads

歷史

風神熊屬的標本最初被歸類為與之相關的郊熊屬。亨特(Hunt)於1998年注意到舒氏郊熊(Agriotherium schneideri)和舊大陸同屬物種之間的裂齒結構存在差異,但舒氏郊熊和印度熊屬之間有很多相似之處。[2]2019年描述的亨氏郊熊進一步支持了這一觀點,該研究的作者對郊熊族標本進行了全面分析,以評估其分類學地位。[3][4]

系統分類學

當江左其杲等人於2023年進行系統發育學分析時,他們發現印度熊屬與包含風神熊屬和郊熊屬的支系是同源的。[4]

物種

舒氏風神熊

模式種舒氏風神熊於1916年由塞拉次(Sellards)根據發現於佛羅里達州哈迪縣和波爾克縣上博尼谷的化石材料中進行描述。主要的正模標本是下頜骨(USNM 8838),但此後在該地區以及美國南部和墨西哥部分地區的其他地點發現了該物種的其他材料。其短而小的前臼齒和臼齒明顯與郊熊屬的其他物種不同。[4]

科氏風神熊

達爾奎斯特(Dalquest)於1986年根據在德克薩斯州Coffee Ranch採石場發現的標本描述了科氏風神熊。正模標本(MWSU 12147)是保留了一些臼齒的部分下頜骨。該物種的所有標本最初都被歸類為舒氏郊熊的標本,儘管科氏風神熊相較於舒氏風神熊擁有更大、更長的前臼齒和臼齒。[4]

邱氏風神熊

邱氏風神熊是江左等人於2023年描述的一個新種。正模標本(HMV 2005)是發現於王家山化石產地(Wangjiashan fossil locality)的一個幾乎完整的頭骨。該物種與科氏風神熊和舒氏風神熊的不同之處在於,它不是高度特化的食肉動物,前臼齒更發達,第一和第二臼齒更長。邱氏風神熊的頭骨也窄得多。[4]

其它可能的種

根據臼齒的整體相似性,兩種郊熊類,羅夫萊斯郊熊和旁遮普印度熊也可能屬於風神熊屬。當旁遮普印度熊這一分類有效時,它是郊熊屬–風神熊屬分支的姐妹群[4]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