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颶風費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飓风费法
Remove ads

颶風費法(英語:Hurricane Fefa)是1991年太平洋颶風季的一場大型颶風,雖然風暴基本沒有造成破壞,但其名稱仍然除名,永遠都不會再在東太平洋風暴命名時採用。氣旋源於7月29日卡波聖盧卡斯東南偏南方向約1575公里海域的一股東風波[注 1],是本季第6場熱帶風暴[注 2]、第4場颶風[注 3]和第2場大型颶風[注 4]。系統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因外界總體環境有利而增強,於8月2日達到風力時速195公里的最高強度[注 5]。費法轉朝西面的夏威夷州前進,然後逐漸減弱,最終在夏威夷島附近逐漸消散。

快速預覽 形成, 消散 ...

途經夏威夷期間,費法產生強烈的拍岸浪、中等強度陣風和局部暴雨,但沒有報道表明颶風有造成人員喪生或財產損失。風暴還產生閃電,導致夏威夷島上兩人受傷。

Remove ads

氣象歷史

Thumb
根據薩菲爾-辛普森颶風風力等級的強度繪製的風暴路徑圖
圖例
  熱帶低氣壓(每小時62公里或以下)
  熱帶風暴(每小時63至118公里)
  一級(每小時119至153公里)
  二級(每小時154至177公里)
  三級(每小時178至208公里)
  四級(每小時209至251公里)
  五級(每小時252公里或以上)
  不明

1991年7月17日,一股東風波離開非洲向西移動,先後經過大西洋加勒比海,由於外界環境不利而沒有得到發展,穿越中美洲後,東風波於7月25日進入東太平洋。7月28日,系統雲系和對流結構有所改善,並在不久後發展出中層環流。系統繼續組織,隨後發展出下層環流,於7月29日在下加利福尼亞半島最南端的卡波聖盧卡斯(Cabo San Lucas東南偏南方向約1575公里海域發展成第七E號熱帶低氣壓。[2]但是,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在實際操作中是從衛星圖像確認下層環流形成後才開始發布熱帶氣旋公告,這時距熱帶低氣壓形成已經過了12小時[3]

由於所在洋面水溫較高,還有上層外流這樣的利好條件[3],低氣壓迅速增強,形成僅12小時後就達到熱帶風暴標準並獲名「費法」(Fefa[2]。在此期間,風暴中心東面和南面上空發展出彎曲的雲帶[3]。受北面的高壓脊影響,氣旋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並緩慢強化[4]。費法起初的增強速度較為緩慢,成為熱帶風暴後,其中心位於深層對流的西部邊緣[5]。7月31日,中心上空的對流開始增長[6],估計氣旋於當晚在下加利福尼亞半島最南端西南方向約1145公里洋面升級成颶風[2]

氣象機構起初預計費法會在成為颶風后達到持續風速每小時130公里的最高強度[7]。但是,颶風實際上卻在8月1日清晨發展出龐大但不規則的風眼後迅速增強[8]。8月2日,風眼結構有進一步改善,氣旋在卡波聖盧卡斯西南偏西方向約1510公里洋面達到風力時速195公里的最高強度[2]。從德沃夏克分析法得出的數值來看,颶風的最強風速有可能超過每小時195公里[9]。此後不久,風暴因行經海域水溫降低而開始減弱[10]。受北面正在形成的高氣壓影響,氣旋略朝西側轉向,並因水溫較低並遭遇乾燥空氣導致逐漸弱化[11],風速於8月3日降至每小時135公里[9]

Thumb
位於夏威夷州以東的熱帶風暴費法

費法略朝西面轉向後沿水溫較低的海域平行前進,颶風結構因此保持良好,風眼依然清晰[12]。雖然行經洋面溫差增大,而且風暴還與北面的層積雲聯繫起來,但費法還是於8月4日再度增強[13],在夏威夷州希洛東南偏東方向約2070公里海域達到風力時速170公里的第2波最高強度。在此強度下保持約18小時後,颶風已進入中太平洋颶風中心預警責任區,並因冷心低壓槽產生的風切變逐漸增多而出現小幅減弱。風切變繼續增長,氣旋強度的消退速度加快,於8月6日在夏威夷島以東約1060公里海域降級成熱帶風暴。[9]氣象機構起初預計費法會轉向西北,從夏威夷群島以北海域經過。但風暴實際上繼續向接近正西方向前進,並在此期間穩步弱化。氣旋逼近夏威夷州期間,颶風獵人偵察機3次飛進費法進行觀測。8月7日晚,系統在夏威夷島以東不遠處海域降級成熱帶低氣壓,並於8月8日開始消散,登岸後退化成東風波。系統殘留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從夏威夷群島以南洋面掠過,最終於8月9日在考艾島西北方向逐漸消散。[14]

Remove ads

影響

Thumb
費法處於颶風強度的照片

颶風費法長時間向西前進,產生高達4.5米的涌浪,衝擊夏威夷島的東向海灘。涌浪將瓦礫和海水帶到普納魯吾黑沙灘附近的沿海公路上,致使多條公路在風暴過後封閉[14]茂宜島西南部也出現強烈的拍岸浪[15]。雖然行經夏威夷群島時只有弱熱帶低氣壓強度,但氣旋還是在夏威夷島和茂宜島局部地區產生時速達80公里的大風[14]

經過夏威夷島前,費法殘餘環流的東北部分發展出強烈雷暴。雷暴在行經冒納凱阿火山可哈拉山的上山坡時已有進一步發展,在部分地區產生傾盆大雨,可哈拉和哈瑪庫亞Hamakua)出現山洪爆發。風暴沒有造成人員喪生,但產生的閃電致使兩人受傷。夏威夷火山國家公園一名男子在散步時被閃電擊傷。希洛還有一名男子因閃電擊中電話線路而被燒傷。[14]沒有報道表明這場風暴造成了財產損失[16]

風暴名稱「費法」之後予以除名,從1997年開始以「費利西亞」(Felicia)取代。由於風暴並沒有造成多少損失,所以其除名的確切原因不得而知,有可能是發音上存在問題,例如會在另一種語言中代表某種無法為社會接受的含義,或是這一名稱代表人類史上的另一場重大災難。[17][18]

Remove ads

參見

注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