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食物賙濟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食物賙濟庫
Remove ads

食物賙濟庫[1][註 1]是一項計劃,該計劃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藉由慈善團體來號召熱心的廠商們,為未能解決「三餐」基本需要的人士及家庭,提供緊急及短暫的膳食援助。[4]

Thumb
美國一間食物賙濟庫

食物賙濟庫把即將失效或過季但仍有用的食物收集起來,經過和平團的聯繫與分類處理後,再結合志工運送,把這些物資送到育幼院、老人院及其他需要的個人或團體,讓資源獲得最有效的分配與使用。食物賙濟庫主要為經濟有困難人士提供暫時性膳食支援,鼓勵他們自力更生。

香港社福界近年來積極提倡此措施。[5]食物來源主要由團體及私人捐助。過去有銀行、連鎖快餐店酒店超市及食品供應商響應,捐贈熟食、乾糧及餐券,或以特惠價出售食品。[6]

在還沒有食物賙濟庫以前,每當發生天災或飢荒,有時富人、教會或慈善團體也會把食物免費派給窮人或糧食短缺的人,作為一種社區公益慈善活動。政府有時也會開倉派糧食給民眾作為賑災。

Remove ads

歷史

世界上第一家食物賙濟庫於1967年在美國成立,自此以後便在全世界建立了數千家。[7]在歐洲,由於廣泛的福利制度,最早幾乎沒有食物賙濟庫的需要,直到2006年底全球食品價格開始上漲之後,尤其在2007-08年金融海嘯爆發,食物賙濟庫的數量明顯隨著低收入者在經濟條件持續惡化的情況下迅速增長。中國首家公益性質的食物賙濟庫是創立於2014年的綠洲食物庫。[8]在亞洲其他新興國家中,日本、台灣、香港、新加坡等陸續成立食物賙濟庫,2010年在日本成立亞洲國家食物賙濟庫聯盟命名為Second Harvest Asia(2HA)。

世界性的食物賙濟庫聯合組織「全球食物賙濟庫聯盟」(The Global Foodbanking Network)[9]於2006年成立,目前已有超過40個會員國,[10][11]而這些會員國中,在亞洲包含了:中國、台灣、香港、越南、泰國、印度、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菲律賓、以色列、約旦、土耳其;大洋洲包含了:澳洲、紐西蘭;美洲國家包含了:加拿大、墨西哥、薩爾瓦多、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巴拿馬、哥倫比亞、厄瓜多、秘魯、巴西、玻利維亞、智利、阿根廷、烏拉圭、巴拉圭,而美國則有自己創立的Feeding America;非洲包含了迦納、奈及利亞、衣索比亞、肯亞、波札那、南非、馬達加斯加;在歐洲僅僅只有英國、保加利亞、俄羅斯加入『全球食物賙濟庫聯盟』,因為大多數的歐洲國家加入了European Food Banks Federation。[12]世界上還有很多國家的食物賙濟庫尚未申請加入這個聯合組織,或是他們不符合這個聯合組織的申請標準。

Remove ads

亞洲

有許多亞洲地區開始建立並使用食物賙濟庫,像是印度、尼泊爾、韓國、日本以及台灣。

印度

印度在新德里建立德里食物賙濟庫,此組織除了提供食物外,也藉此改善他人生活。他們認為,集合大眾的幫忙,可以使獲得食物的基本願望成為現實。他們試圖利用提高食物的使用效率和標準來追求這一願景,以便在正確的時間為正確的人提供正確的幫助。[13]

香港

香港第一間食物賙濟庫是「樂餉社」[14]。「惜食堂」也是香港的一間食物賙濟庫。[15]

台灣

2007年-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台灣的食物賙濟庫逐漸發展,至今在各個地區皆有相關單位。台灣全民食物庫,於2011年5/29日創立,是台灣目前唯一通過全球非營利國際組織——「全球食物庫網絡」(The Global Foodbanking Network;GFN)認證,獲授權得使用其許可會員標誌之組織。[16]

食物賙濟庫類型

更多資訊 類型, 服務內容 ...
Remove ads

參見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