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由1914年成立的正志中学演化而来的完全中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High School,簡稱首都師大附中、首師大附中)始建於1914年12月,現位於海淀區北窪路33號,西距京密引水渠畔的慈壽寺永安塔約0.5公里,東鄰首都師範大學。首師大附中是受北京市教委和首都師範大學雙重領導的市屬重點中學,2001年12月,首師大附中通過北京市教委專家組的評估驗收,成為首批國家級示範性高中校。首都師範大學附中在2016年中國內地高中美國留學排行榜上位居第二十六。[2] [3]
首師大附中與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北京101中學、北京市十一學校和北京大學附屬中學合稱「海淀六小強」。[4][5]
Remove ads
學校歷史


- 1914年12月 北洋政府陸軍次部長、西北籌邊使兼西北邊防軍總司令徐樹錚與粵東學堂總理梁士詒訂立合同租賃校舍創辦正志中學,校址位於宣武門外菜市口(粵東學堂所在地)。
- 1920年2月 在阜成門外新校舍[6]落成,遷入。
- 1920年8月 改名為私立成達中學,意在培養「成德達才」的社會中堅。北洋政府教育總長傅增湘、交通總長葉恭綽、財政總長吳鼎昌以及周作人、朱光潛、焦菊隱、齊思和等,都曾經擔任學校的董事長或校長。
- 1923年 改用新學制,校名一度改為私立成達高級初級中學。
- 1938年 阜外校舍被日本人強行租用,學校遷至中南海懷仁堂東四所。
- 1949年6月 奉令遷移,中南海校址為政府收作他用。
- 1949年7月 學校遷至阜成門內王府倉[7]。
- 1952年 由人民政府接管改為公立,與上義中學合併,改稱北京市立第三十八中學。
- 1954年 遷入西郊八里莊北窪路(即今日的校舍),更名為北京市第四十二中學(1964年四十二中這一番號在西城重新啟用,2005年被併入緊鄰的鐵二中)。
- 1958年 北京市政府決定學校歸屬北京師範學院,定名為北京師範學院附屬中學。
- 1992年 北京師範學院更名為首都師範大學,改為現名。
- 2012年9月 首都師大附中大興南校區啟用[8]。
- 2013年9月 首都師大附中大興北校區啟用[9]。
- 2017年9月 首師大附中通州校區開始在運河中學初中部借址辦學[10]。
- 2018年9月 位於西北旺的首師大附中北校區投入使用[11]。
- 2023年5月13日,校本部南側的百花文化產業園用地被併入首都師大附中,成為總校南園[12]。同月29日,位於朝陽區東風地區的華中師範大學第一附屬中學朝陽學校更名為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朝陽學校[13]。
Remove ads
歷任校長[14]
Remove ads
關聯學校
首都師大附中教育集團2008年成立,旗下學校已遍及門頭溝、海淀、大興、昌平、通州、房山、朝陽7區。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第一分校前身為育強中學,2010年由首都師大附中承辦後更名為「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西校區)」,性質仍為公辦學校[15],是首都師大附中在海淀區承辦的第一所分校,2012年2月改稱首都師大附中一分校[16]。
首都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前身為1964年成立的北京市花園村中學,2004年更名為首都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2014年由首師大附中承辦,現有花園村(增光路)和曙光(彰化路)兩個校區[17]。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大興南校區成立於2012年9月,由大興區教委直屬。
首都師大附中大興北校區成立於2013年9月。

首師大附中永定分校位於門頭溝區永定地區,前身為始建於1956年的石門營中學,1994年9月遷至現址並更名為永定中學,2007年9月與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合作辦學。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通州校區2015年招收首屆學生,2017年至2021年曾在北京市通州區運河中學借址辦學。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朝陽學校位於朝陽區東風地區,前身為華中師範大學第一附屬中學朝陽學校,2023年5月6日改由首都師大附中承辦,2023年5月29日改為現名[13]。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科學城學校位於海淀區西北旺鎮永豐路與六里屯南路交叉口,2024年招收首批新生,為九年一貫制學校[19]。
友好學校
知名校友
參考文獻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