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香港領事機構列表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駐香港領事機構目前共有121個,其中有62個總領事館、51個名譽領事館和8個國際認可機構。[1]




大部份總領事館位於香港島的心臟地帶,例如上環、中環、金鐘、灣仔及銅鑼灣。現時只有柬埔寨、尼泊爾駐港總領事館位於九龍的尖沙咀,以及智利駐港總領事館位於九龍灣。
在駐港的領事機構當中,有59座總領事館及18座名譽領事館領區包括澳門。同時,1座駐澳門總領事館(葡萄牙駐澳門總領事館)領區包括香港。
香港的特殊地位
鑑於香港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下的特別行政區,以及香港在國際經濟中的重要地位,部份國家駐港總領事館在其國內擁有大使館的地位,包括:
歷史
當香港仍是殖民地時期,香港總督是代表英國皇室及英國政府的地方行政首長,一切有關英國國籍的事宜交由布政司署保安科轄下的人民入境事務處處理。[9]然而,有關英國的商務暨貿易工作就交由當時的英國商務專員公署負責。[10]英國政府隨後宣佈,委任最後一任英國駐港高級商務專員鄺富劭在1997年7月1日起出任首位英國駐港總領事。[11]
在中、英兩國在香港前途問題談判中,英國曾經建議在香港回歸後設立英國專員一職。但中方認為有關職位會被認為試圖為未來的香港特別行政區與大英國協有成員國的關係,而被中國政府拒絕。[12]
回歸前,香港作為大英國協領土,以下國家會委派高級專員取代總領事一職。
回歸後,其職位改稱為「駐港總領事」,[21]其他以「專員」職銜的駐港領事機構負責人亦逐漸改稱總領事。[22]然而,澳洲早於1986年已將澳洲高級專員公署易名為澳洲駐港總領事館。[23]即使南非及巴基斯坦分別於於1994及1989年再度加入大英國協後所有位於大英國協國家內的大使館改稱高級專員公署,但其南非駐港總領事館當時並未跟隨。[24][25]
香港回歸前,世界各國已經在香港設立龐大的領事機構。經與中國政府協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交國得以保留駐香港領事機構繼續運作。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部分非建交國與中國政府達成協議,將駐港領事機構改為非官方性質的民間機構繼續運作,部分選擇關閉駐港領事機構。只有當時尚未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的南非,由於總統曼德拉早已聲明將在1997年底與中華民國斷交,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兩國已經在商談建交細節[26]。中國政府特批南非駐港總領事館在建交前繼續運作。[27]
香港回歸中國後,往日被英國拒絕在香港設立總領事館的國家,如北韓,於2000年在香港華潤大廈設立總領事館。[28]同時伊朗亦在香港設立總領事館,利用香港自由港的優勢,加強國際貿易往來[29][30]。此外,部分原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沒有建交的國家,在建交後重新在香港設立總領事館。
Remove ads
領事機構
Remove ads
Remove ads
暫時停止運作的領事機構
Remove ads
達成協議,尚未開館
駐香港國際認可機構
駐澳門領事機構兼轄
已結束的領事服務
1997年香港回歸前,部分國家因與中華民國保持外交關係,而選擇關閉駐香港總領事館或名譽領事館,部分領事機構轉以民間機構身份繼續運作。1997年香港回歸後,部分國家因與中華民國建立或恢復外交關係,而關閉駐香港總領事館或名譽領事館。不過有部分國家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或復交後,重新在香港設立駐香港總領事館或名譽領事館。
未在香港建立領事服務的國家
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關係

中國政府收回香港主權後設立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簡稱中聯辦,新華社香港分社前身)及外交部駐港特派員。中聯辦為中央政府駐香港的常設代表;而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則負責香港的外交工作。
與中華民國的關係
腳註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