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馬鹿洞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马鹿洞人
Remove ads

馬鹿洞人,又稱為蒙自人:1979年中國廣西發現亞洲早期現代人(晚期智人)的化石,定名為馬鹿洞人。DNA研究表明,馬鹿洞人和喜馬拉雅地區的藏緬人群,東南亞群島的南島語族,和美洲原住民有遺傳聯繫。

Thumb
在馬鹿洞發現的下頜 MLDG 1679(左)和 MLDG 1706(右)
快速預覽 科學分類, 二名法 ...
Remove ads

化石的發現、定年和DNA研究

1979年,一名中國地理學家在位於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隆林洞發現了一具不完整的人骨殘骸。1989年,雲南蒙自馬鹿洞中又發現了三具人骨殘骸。2008年起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的科學家共同合作,對此展開了研究。研究結果表明,馬鹿洞人生活在距今14300年至11500年前,因以獵食馬鹿為生而被命名為「馬鹿洞人」。化石顯示馬鹿洞人有與眾不同的特徵,他們兼具早期智人解剖學意義上的現代人晚期智人)的體質特徵。目前不清楚他們與同時代生活在中國南方的現代人的關係,雖然後來的DNA研究,發現他們和喜馬拉雅地區的藏緬人群,東南亞群島的南島語族,和美洲原住民有遺傳聯繫[1]。馬鹿洞人的發現對研究亞洲人種的演化歷程有重要意義。[2][3][4][5]

2022年,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與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蒙自市文物管理所等單位合作,對「馬鹿洞人」開展了古DNA遺傳學分析。古DNA證據表明,馬鹿洞人(MLDG1704)是亞洲早期現代人的一位女性,不是古老型人類。早期部分研究者因馬鹿洞人的某些古老特徵,猜測其可能是古老型人類,或者系古老型人類與早期現代人的混血;也有人認為這揭示了早期現代人豐富的形態多樣性。馬鹿洞人的粒線體遺傳世系屬於一種未知的M9*支系,而現生人群的M9支系主要分布於喜馬拉雅地區的藏緬人群和東南亞群島的南島語族中;「蒙自人」可能代表了早期與中國兩大農業人群的共同祖先有遺傳關聯的狩獵-採集者,他們之間有晚更新世的最近共同祖先。「蒙自人」所屬的支系是一個獨立的M9根部支系,反映了晚更新世東亞南部人群豐富的遺傳多樣性。整合已報道的世界現代人群和古DNA大數據的系統分析表明,作為晚更新世的中國南方人,馬鹿洞人與最早的美洲原住民存在深度的古老祖源遺傳聯繫。[1]

Remove ads

人類親緣樹

來源:人屬系統發生

直立人

匠人 (†1.4)

非洲的直立人 (†)

亞洲的直立人元謀人北京猿人)(†)0.1

(1.2)

前人 (†0.8)

海德堡人

尼安德塔人 (†)0.05)

丹尼索瓦人(龍人)(†)0.05)

(0.3)

智人長者智人馬鹿洞人

(0.5)
(1.9)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