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馬來西亞人民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馬來西亞人民黨(馬來語:Parti Rakyat Malaysia),簡稱人民黨(PRM),是一個於1955年成立的馬來西亞小型民主社會主義政黨。該黨是馬來西亞歷史悠久的政黨之一。
Remove ads
歷史
馬來亞人民黨於1955年11月11日由阿末·博斯達曼成立,並曾參與二戰反殖民活動。1956年1月21日,汶萊人民黨作為該黨的汶萊分支成立。1957年8月31日,馬來亞取得獨立當天該黨也和馬來亞勞工黨組成馬來亞人民社會主義陣線,並在1959年馬來亞獨立後第一屆大選取得突破性的成績,可和當時的聯盟對抗,其中人民黨擁有國會2席與雪州議會2席。[1]
1962年,汶萊發生武裝叛亂,其中博斯達曼因被指涉入其中而在隔年被逮捕。汶萊人民黨也在同年被取締,[2]至於人民黨在新加坡的分支則不甚活躍,目前仍名列新加坡政黨里[3]。
1964年第二屆大選,人民黨在雪州僅得1州席。
1965年,人民黨與勞工黨因對國語法案立場各有不同意見,其中人民黨支持該法案;而勞工黨則反對法案,最終使社陣在1966年宣告解散。
1969年,人民黨更名為馬來亞人民社會主義黨(簡稱人社黨),遵循科學社會主義,摒棄創黨以來奉行的無產階級主義[4]。同年第三屆大選中,人社黨在彭亨及檳城各取得2州席與1州席。但五一三事件後,強勢的國民陣線(國陣)成立。此後人社黨在1974年、1978年、1982年、1986年都一直未再取得任何席位。而期間其領袖如賽胡先阿里及卡欣阿末也各別在1974年及1978年遭內安法令強制拘留。[5][6]
1980年,人社黨更名為馬來西亞人民社會主義黨[7]。至1990年,更名為馬來西亞人民黨[8],而反對更名的莫哈末那希爾哈欣等人則出走,另組織馬來西亞社會主義黨。
1987年巫統黨選,原財政部長東姑拉沙里所領導的巫統B隊成立了四六精神黨。1990年,人民黨參與了人民陣線(人陣),該聯盟包含了四六精神黨、民主行動黨、印裔進步陣線和馬來西亞團結黨,與四六精神黨另一個聯盟穆斯林團結陣線(包含回教黨、回教陣線、穆斯林人民黨及印裔穆斯林大會)合作應對第9屆全國大選,但人陣的表現不盡理想,人民黨也未能贏得所競選的3個席位,而穆陣則奪下了吉蘭丹州執政權。1995年大選後,受挫的人陣因四六精神黨與民主行動黨之路線分歧,最終宣告解散。
1998年,安華·依布拉欣被首相馬哈地·穆罕默德革去副首相職後,其支持者於1999年創立了國民公正黨。人民黨與國民公正黨、民主行動黨及回教黨組成了替代陣線。1999年大選,替代陣線的回教黨在東馬及北馬擴大,獲得27國席並奪下登嘉樓州政權,而行動黨僅有10席、公正黨5席,人民黨則一席未得。
2001年,行動黨因不滿回教黨的回教國立場而退出。人民黨則繼續留在替陣,並在2003年決定與國民公正黨合併。
2003年8月3日,兩黨宣布成立人民公正黨。然而,部分人民黨黨員卻向法庭提出訴訟,指中央委員會的合併議決不具代表性,最後法庭宣判人民黨必須重新召開黨大會來審議提案,但已經成為人民公正黨黨員的原任領導層及黨員則不許參與。於是,該大會成為只有反對合併的黨員才可以參加的大會,結果以否決合併提案告終,人民黨繼續在法律上保持其獨立地位。[9]但其活躍骨幹份子均已加入人民公正黨。
由於大部分的活躍黨員已經加入人民公正黨,該黨在這之後並沒有加入任何聯盟,在2004年也未參選。2008年僅與替陣等達到部分合作,但此後經常成為行動黨、公正黨、民政黨等前黨員的收留地,如曾是行動黨黨員的李映霞,並經常在反對黨強區上陣,以挑戰原有強勢的反對黨。[10][11]
2023年黨主席阿里芬逝世後,人民黨發生分裂。副主席阿末祖菲斯受委接任主席,反對這一決定的陣營於2024年3月3日召開特大,選舉前主席羅哈娜為新任黨主席。[12]
領導結構
領導人
大選成績
Remove ads
州選舉成績
當選代表
![]() |
P070 | 文良港 | 阿末·博斯達曼 | 人民黨 | ||
P073 | 白沙羅 | 加南星 | 人民黨 | |||
總計 | 雪蘭莪 (2) |
![]() |
N12 | 冼都 | 那沙隆 | 人民黨 | ||
N17 | 沙登 | 加南星 | 人民黨 | |||
![]() |
N24 | 丹絨布蒂里 | 祝俊雄 | 人民黨 | ||
總計 | 雪蘭莪 (2),柔佛 (1) |
![]() |
N17 | 沙登 | 曾國干 | 人民黨 | ||
總計 | 雪蘭莪 (1) |
![]() |
N14 | 巴力布勞 | 阿都拉曼·尤努斯 | 人民社會主義黨 | ||
![]() |
N09 | 丹那布爹 | 西瓦蘇巴馬廉 | 人民社會主義黨 | ||
N12 | 烏魯關丹 | 南利依斯邁 | 人民社會主義黨 | |||
總計 | 檳城 (1)、彭亨 (2) |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