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馬來西亞統治者列表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馬來西亞統治者列表列出馬來西亞最高元首森美蘭州雪蘭莪州玻璃市州登嘉樓州吉打州吉蘭丹州彭亨州柔佛州霹靂州等9個州的世襲統治者,以及砂拉越邦沙巴邦檳城州麻六甲州等4個邦與州的非世襲元首。

歷史上的統治者

麻六甲

根據《馬來紀年》的記載,麻六甲蘇丹王朝的先祖擁有亞歷山大大帝的血統,最初原是蘇門答臘西南部(今巨港)一個小國的統治者,由於受到滿者伯夷王朝勢力的威脅而遷移至淡馬錫(今新加坡),在向當地土侯挑戰獲勝後自擁為淡馬錫拉惹。約14世紀末至15世紀初,滿者伯夷王朝的勢力擴展至淡馬錫,當時的拉惹拜里米蘇拉因此遷移至如今的麻六甲市,迎娶穆斯林公主後建立麻六甲蘇丹王朝,稱號為蘇丹(Paduka Sri Sultan)。隨後在滿者伯夷衰敗後,王朝的國土範圍迅速擴展到泰國南部至蘇門答臘西南部區域。

根據麻六甲蘇丹王朝的傳統,統治者的地位是由男性所繼承,Raja Permaisuri(擁有王族血統的王后)所誕生的王子會比Raja Perempuan(來自民間的王后)所誕生的王子擁有較大的繼承優先權,這個傳統也被如今的多數馬來蘇丹王朝所採用。由於麻六甲蘇丹王朝的血統背景、與周邊區域的聯婚關係和對周邊區域的影響力,麻六甲蘇丹王朝被認為是眾多馬來蘇丹王朝的共祖而受到東南亞歷史學者的重視。

馬來王朝共祖

更多資訊 順序, 肖像 ...

淡馬錫拉惹

更多資訊 順序, 肖像 ...

麻六甲蘇丹

更多資訊 順序, 肖像 ...
Remove ads

砂拉越王國 砂拉越王國

在歷史上,砂拉越原是屬於汶萊王朝的領土,不過長期以來,汶萊蘇丹在砂拉越的控制權飽受殖民主義者的侵略和達雅族原住民的威脅。約1830年代末期,詹姆士·布魯克從新加坡來到古晉,一方面給予汶萊蘇丹援助,另一方面,他也積極的開拓墾殖區,因此得到汶萊蘇丹的信任。

1841年9月24日,詹姆士·布魯克平定砂拉越的暴亂,非正式的成為砂拉越的控制者;1842年8月18日,詹姆士·布魯克正式被汶萊蘇丹委任為砂拉越的統治者,稱號為砂拉越拉惹(Rajah of Sarawak);1847年,詹姆士·布魯克返回倫敦,被英國政府冊封為爵士,同時被委任為納閩總督及指揮官兼英國駐汶萊總領事,此時他的控制區域擴展至納閩及北婆羅洲東北沿岸地區。

1941年12月25日,日本軍隊占領砂拉越;1946年7月1日砂拉越王國末代拉惹將砂拉越的主權割讓予大不列顛;1963年9月16日,英屬砂拉越聯合馬來亞聯合邦、新加坡和英屬北婆羅洲成立名為馬來西亞的聯邦制國家。

更多資訊 序號, 肖像 ...

宗主國君主

更多資訊 肖像, 姓名 ...
Remove ads

新加坡 新加坡州

1963年9月16日,馬來亞聯合邦、新加坡、北婆羅州(今沙巴)和砂拉越共組馬來西亞聯邦。新加坡州元首由馬來西亞最高元首委任,是最高元首在新加坡州的代表。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州被逐出馬來西亞,此職位廢除。

新加坡州元首

更多資訊 順序, 肖像 ...

馬來西亞最高元首

1957年8月31日,馬來亞聯合邦脫離大英帝國的殖民統治成為一個獨立國家;隨後在1963年9月16日,馬來亞聯合邦、沙巴(舊稱北婆羅洲)、砂拉越新加坡聯合成立名為馬來西亞的聯邦制國家。根據聯邦憲法第32條文,國家元首是經統治者會議選出,由9位世襲統治者所輪流出任,稱為馬來西亞最高元首(意指「被推舉的最高統治者」),每任最高元首的任期限制最高為5年。統治者會議在遴選最高元首的同時,也會選出一名副最高元首以便處理最高元首缺席期間所無法履行的職務。

最高元首身任國家元首武裝部隊最高統帥聯邦直轄區伊斯蘭教領袖,同時他也擁有委任內閣成員、選舉委員會成員、司法委員會成員、公共服務委員會成員、國會議長、大法官、州元首、國防首長、44名上議員和宗教司的權利;在官方文件上,最高元首的正式稱謂為Ke Bawah Duli Yang Maha Mulia Sri Paduka Baginda (名字), Yang di-Pertuan Agong Malaysia。

Remove ads

馬來西亞最高元首列表(1957年—)

更多資訊 順序, 肖像 ...
Remove ads

馬來州屬 (世襲統治者)

根據《吉打紀年》的記載,吉打王國擁有狼牙脩王朝的血統,是個擁有悠遠傳統的王國;1136年,原本信奉印度教的吉打王國拉惹Phra Ong Mahawangsa皈依伊斯蘭教後,改稱為Paduka Sri Sultan Muzaffar Shah,建立吉打蘇丹王朝。在歷史上,王朝曾經臣服於麻六甲蘇丹王朝之下,在麻六甲蘇丹王朝被葡萄牙殖民者統治以後,吉打先後成為葡萄牙亞齊大不列顛暹羅的領地。1909年7月16日,英國和暹羅簽署《曼谷條約》,吉打成為英國保護領;1957年8月31日,吉打聯合其他半島州屬成立馬來亞聯合邦

根據吉打蘇丹王朝的傳統,統治者的地位是由男性所繼承,蘇丹和法定繼承人必須是伊斯蘭教的信奉者;吉打蘇丹身任吉打州元首及伊斯蘭教領袖,同時擁有委任州務大臣行政議員、議長和宗教司的權利;在官方文件上,吉打蘇丹的正式稱謂為Ke Bawah Duli Yang Maha Mulia al-Sultan Tuanku (名字), Sultan dan Yang di-Pertuan Negeri Kedah Darul Aman (吉打平安之邦的蘇丹和元首陛下)。

Remove ads

瑪哈拉惹

更多資訊 順序, 肖像 ...
Remove ads

蘇丹

更多資訊 順序, 肖像 ...

約17世紀末至18世紀初期,來自蘇門答臘米南佳保人(Minangkabau)登陸馬來亞半島西海岸建立了9個城邦,米南加保人在 各自村長領導下散居州內各部落。1760年,柔佛蘇丹面對荷蘭人的干擾,無能力再控制森州,森州各部落村長認為有必要由一名領袖來領導米南加保族群;18世紀晚期,各邦領袖聯合向故鄉的統治者Sultan Abdul Jalil請求派遣一位王族成員成為新的統治者以便調解各邦之間的糾紛以及團結各邦成立合法政府;1730年,米南加保皇子拉惹慕利華(Raja Melawar)應各城邦的邀請成為Negeri Sembilan(9個城邦)的統治者,稱號為Paduka Sri Tuanku Sultan Mahmud Shah,定都於斯里默南迪。1897年,森美蘭成為馬來聯邦的一員,在經歷過日據時期和馬來亞聯邦後,森美蘭聯合其他半島州屬成立馬來亞聯合邦

米南加保人實行母系社會的社會體制,這和其他馬來人實行的父系社會體制有明顯的差異,在米南加保人的體制中,女子獲得家族的遺產和支配權,男子則獲得社會的領導權。根據米南加保人最初的傳統,統治者是邀請來自蘇門答臘的王族出任,但如今這項傳統已經改變,如今的統治者是由4大酋長從已故統治者的4名王子中遴選產生,所以森美蘭的統治者被稱為最高統治者(意指「被推選的大統治者」)。最高統治者身任森美蘭州元首及伊斯蘭教領袖,同時擁有委任州務大臣行政議員、議長和宗教司的權利;在官方文件上,最高統治者的正式稱謂為Sri Paduka Duli Yang Maha Mulia Tuanku (名字), Yang di-Pertuan Besar Negeri Sembilan Darul Khusus (森美蘭特別之邦最高元首殿下)。

更多資訊 順序, 肖像 ...

15世紀初,麻六甲蘇丹王朝征服臣屬暹羅的彭亨王國後,將彭亨據為麻六甲的領地交由盤陀訶羅管理;1470年,Paduka Sri Sultan Mansur Shah I擁立次子Raja Muhammad為彭亨蘇丹;1614年,Raja Alauddin刺殺蘇丹和王儲後自立為蘇丹,受到亞齊和柔佛蘇丹王朝的討伐,1615年以後,彭亨成為柔佛蘇丹王朝的領地由盤陀訶羅管理。

現代彭亨蘇丹王朝是盤陀訶羅柔佛蘇丹王朝的一個分支,血統可以追溯至南阿拉伯半島的艾達魯斯貴族,這個家族曾經與麻六甲蘇丹王朝擁有過緊密的聯婚關係。1853年,Dato' Bendahara Sri Maharaja Tun Muhammad Tahir拒絕承認柔佛蘇丹在彭亨的主權,而受到Dato' Bendahara Sri Wak Raja Tun Ahmad的討伐;1863年6月10日,Tun Ahmad戰勝Tun Muhammad Tahir後被冊封為Dato' Bendahara Sri Maharaja;1881年9月8日,在現代柔佛蘇丹王朝取代盤陀訶羅柔佛蘇丹王朝後,彭亨的貴族發表聲明擁立Tun Ahmad為彭亨蘇丹;1884年12月25日,Tun Ahmad正式登基為彭亨蘇丹,稱號為Paduka Sri Baginda Sultan Ahmad Mua'azzam Shah。1897年,彭亨成為馬來聯邦的一員,在經歷過日據時期和馬來亞聯邦後,彭亨聯合其他半島州屬成立馬來亞聯合邦

根據彭亨蘇丹王朝的傳統,統治者的地位是由男性所繼承,蘇丹和法定繼承人必須是伊斯蘭教的信奉者;彭亨蘇丹身任彭亨州元首及伊斯蘭教領袖,同時擁有委任州務大臣行政議員、議長和宗教司的權利;在官方文件上,彭亨蘇丹的正式稱謂為Ke Bawah Duli Yang Maha Mulia Sultan (名字), Sultan dan Yang di-Pertuan Negeri Pahang Darul Makmur (彭亨寧靜之邦的蘇丹和元首殿下)。

舊彭亨蘇丹王朝

更多資訊 順序, 肖像 ...

現代彭亨蘇丹王朝

更多資訊 順序, 肖像 ...

根據吉蘭丹蘇丹王朝的傳統,統治者的地位是由男性所繼承,蘇丹和法定繼承人必須是伊斯蘭教的信奉者;吉蘭丹蘇丹身任吉蘭丹州元首及伊斯蘭教領袖,同時擁有委任州務大臣行政議員、議長和宗教司的權利;在官方文件上,吉蘭丹蘇丹的正式稱謂為Ke Bawah Duli Yang Maha Mulia al-Sultan Tuanku (名字), al-Sultan dan Yang di-Pertuan Bagi Negeri Kelantan Darul Naim (吉蘭丹幸福之邦的蘇丹和元首殿下)。

土侯

更多資訊 順序, 肖像 ...

舊吉蘭丹蘇丹王朝

更多資訊 順序, 肖像 ...

現代吉蘭丹蘇丹王朝

更多資訊 順序, 肖像 ...

1511年7月24日,麻六甲蘇丹王朝受到葡萄牙殖民者的侵襲而滅亡,王朝的其中一部分倖存者最後逃離至舊柔佛建立起稱為柔佛蘇丹王朝的新政權,但在葡萄牙和荷蘭殖民者的騷擾下,麻六甲-柔佛蘇丹王朝的控制權逐漸式微;1699年9月3日,Paduka Sri Sultan Mahmud Shah II在哥打丁宜被Megat Sri Rama刺殺,此後柔佛蘇丹王朝落入盤陀訶羅的控制中(盤陀訶羅家族通過與蘇丹王族的長期聯婚關係而被接受為合法的統治者,但它的正統地位長期備受質疑)。

現代柔佛蘇丹王朝的血統可以追溯至南阿拉伯半島的艾達魯斯(al-Aidarus)家族,這個家族曾經與麻六甲蘇丹王朝擁有過緊密的聯婚關係。約在1812年,Sultan Mahmud Shah III逝世後不久,不列顛與荷蘭殖民者介入柔佛王位繼承人的事務中,在英國的促使下,柔佛領土分別由柔佛蘇丹(絕大多數的區域)、不列顛殖民者(新加坡島)、天猛公(柔佛河口沿岸地區)和盤陀訶羅(彭亨及周邊地區)所控制。1824年,英荷雙方簽署《英荷條約》,協議位於馬來亞半島南部的柔佛為不列顛保護領,由Sultan Hussein Shah統治;位於印尼的廖內和林加歸屬荷蘭,由Sultan Abdul Rahman統治。

1885年,Sultan Ali Shah與英方簽訂協議,在將柔佛的主要政權轉移給Raja Temenggong Sri Maharaja Tun Daeng Ibrahim後,遷居至麻坡以保有蘇丹的頭銜;1879年,柔佛發生內戰,Raja Temenggong Sri Maharaja Tun Daeng Abu Bakar擊敗Tengku Alam Shah後被英國政府承認為正統的柔佛蘇丹;1909年,柔佛成為馬來屬邦的一員,在經曆日據時期和馬來亞聯邦後,柔佛聯合其他半島州屬成立馬來亞聯合邦

根據柔佛蘇丹王朝的傳統,統治者的地位是由男性所繼承,蘇丹和法定繼承人必須是伊斯蘭教的信奉者;柔佛蘇丹身任柔佛州元首及伊斯蘭教領袖,同時擁有委任州務大臣行政議員、議長和宗教司的權利;在官方文件上,柔佛蘇丹的正式稱謂為Duli Yang Maha Mulia Seri Paduka Baginda Almutawakkil Alallah Sultan (名字), Sultan dan Yang di-Pertuan Bagi Negeri dan Jajahan Takluk Johor Darul Takzim (蒙真主之恩的柔佛尊嚴之邦及其領地的蘇丹和元首陛下)。

麻六甲-柔佛蘇丹王朝

更多資訊 順序, 肖像 ...

盤陀訶羅柔佛蘇丹王朝

更多資訊 順序, 肖像 ...

現代柔佛蘇丹王朝

更多資訊 順序, 肖像 ...

在官方文件上,霹靂蘇丹的正式稱謂為Duli Yang Maha Mulia Maulana Paduka Seri Sultan (名字), Sultan dan Yang di-Pertuan Negeri Perak Darul Ridzuan (霹靂恩典之邦的蘇丹和元首殿下)。

更多資訊 順序, 肖像 ...

根據玻璃市王朝的傳統,統治者的地位是由男性所繼承,拉惹和法定繼承人必須是伊斯蘭教的信奉者;玻璃市拉惹身任玻璃市州元首及伊斯蘭教領袖,同時擁有委任州務大臣行政議員、議長和宗教司的權利;在官方文件上,玻璃市拉惹的正式稱謂為Duli Yang Maha Mulia Tuanku Raja (名字), Raja dan Yang di-Pertuan Negeri Perlis (玻璃市拉惹和元首殿下)。

更多資訊 順序, 肖像 ...

根據雪蘭莪蘇丹王朝的傳統,統治者的地位是由男性所繼承,蘇丹和法定繼承人必須是伊斯蘭教的信奉者;雪蘭莪蘇丹身任雪蘭莪州元首及伊斯蘭教領袖,同時擁有委任州務大臣行政議員、議長和宗教司的權利;在官方文件上,雪蘭莪蘇丹的正式稱謂為Duli Yang Maha Mulia Sultan (名字), Sultan dan Yang di-Pertuan Negeri Selangor Darul Ehsan Serta Segala Daerah Takluknya (雪蘭莪誠信之邦及其領地的蘇丹和元首殿下)。

更多資訊 順序, 肖像 ...

根據登嘉樓蘇丹王朝的傳統,統治者的地位是由男性所繼承,蘇丹和法定繼承人必須是伊斯蘭教的信奉者;登嘉樓蘇丹身任登嘉樓州元首及伊斯蘭教領袖,同時擁有委任州務大臣行政議員、議長和宗教司的權利;在官方文件上,登嘉樓蘇丹的正式稱謂為Duli Yang Maha Mulia Sultan (名字), Sultan dan Yang di-Pertuan Negeri Terengganu Darul Iman (登嘉樓信仰之邦的蘇丹和元首殿下)。

更多資訊 順序, 肖像 ...

非馬來州屬 (受委州元首)

在官方文件上,砂拉越州元首的正式稱謂為Tuan Yang Terutama (名字)。

更多資訊 序列, 肖像 ...

在官方文件上,檳城州元首的正式稱謂為Tuan Yang Terutama (名字)。

更多資訊 序, 肖像 ...

在官方文件上,沙巴州元首的正式稱謂為Tuan Yang Terutama (名字)。

更多資訊 序, 肖像 ...

在官方文件上,麻六甲州元首的正式稱謂為Tuan Yang Terutama (名字)。

更多資訊 序, 肖像 ...

參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