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馬瑞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馬瑞芳(1942年),女,回族山東青州人,中華人民共和國作家、學者,現在是山東大學文學系教授。[1]

快速預覽 馬瑞芳, 性別 ...

生平

1942年,馬瑞芳生於山東省青州市的一個醫學世家,其祖父是晚清名醫馬德甫,父親馬楚珍也是中華民國時期名醫,建國後任山東省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馬瑞芳的母親讀書識字,有著良好的家庭教養。[2]家中有七個兄弟姐妹,除了馬瑞芳,其他六人都是學理工,七兄妹中六個是山東大學畢業,妹妹是哈爾濱工業大畢業後在山東大學當老師。[3]馬瑞芳早年憧憬當一名桌球運動員。[3]

馬瑞芳讀小學時期,經常出入益都縣圖書館。[2]1965年,馬瑞芳畢業於山東大學中文系。[2]

馬瑞芳大學畢業後,分配到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研究所,任職宣傳員,她寫了一篇名叫《李志山勇攀科學高峰》的文章,被毛澤東看了,大加讚賞,但是文化大革命開始,也因此得了罪名「黑筆桿子」。[2]當時造反派揪出她來參加批鬥會,在會上大呼「馬瑞芳,你編造假典型,欺騙偉大領袖毛主席,罪該萬死!」,馬瑞芳回應到:「毛主席英明偉大,洞察一切,誰敢說他受騙上當,誰就是反革命!」批鬥會遂不了了之。[2]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馬瑞芳撰文猛烈抨擊文革餘孽,關心知識分子命運,其文章富有戰鬥力和哲學精神,被譽為「教授散文」。[2]

改革開放之初,馬瑞芳寫了一篇評價周恩來的文章,被天津《散文》月刊發表,後被香港報紙轉發,文章名叫《周恩來屬於全世界》。[2]

1980年,馬瑞芳在山東大學蒲松齡研究室開始研究蒲松齡,出版了《蒲松齡評傳》。[2]

1985年到1992年,馬瑞芳完成了第一部長篇小說《新儒林》,丈夫牛運清改成《藍眼睛和黑眼睛》,導演王扶林拍成了17集電視連續劇。[3]

Remove ads

家庭

馬瑞芳嫁給了牛運清。[3]

馬瑞芳喜好電影,《福爾摩斯偵探案》、《克里斯蒂斷案》、《24小時》、《越獄》、《亮劍》這類動作武打類電影都是她所喜好的。除了看電影,她還喜好看偵探小說[2]

社會職務

作品

學術作品

  • 蒲松齡評傳
  • 聊齋志異創作論
  • 聊齋人物論
  • 從聊齋志異到紅樓夢
  • 馬瑞芳講聊齋
  • 馬瑞芳重校點評聊齋志異

文學作品

小說

  • 藍眼睛黑眼睛
  • 天眼
  • 感受四季

散文

  • 學海見聞錄
  • 假如我很有錢
  • 野狐禪
  • 漏洩春光有柳條

獎項

  • 《藍眼睛黑眼睛》榮獲中國優秀長篇小說獎。
  • 《學海見聞錄》榮獲中國紀實散文獎。
  • 煎餅花兒》榮獲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一等獎。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