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馬鞍山站 (安徽省)
安徽省马鞍山市铁路车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馬鞍山站是寧銅鐵路的一座車站,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花山區紅旗北路,隸屬於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車站始建於1936年,後改為本名。車站距離南京站75千米,蕪湖站50千米[2]。車站辦理客運業務,每日發送客流2500人次左右[3];貨運方面,車站辦理專用線整車貨物發到及站內整車貨物發到業務,主要發送煤炭、鋼鐵、焦炭、礦建類貨品[4];此外車站還辦理列車編組,區段列車摘掛業務[5]。
Remove ads
歷史

馬鞍山站於1935年隨京蕪鐵路建成通車,營運初期站內只有1間面積48平方米的站房和1條股道,為四等站。至1949年,車站設有面積648平方米的站房和2條股道。1951年,馬鞍山站更名為金家莊站,並於1953年升格為三等站,1958年10月改回原名馬鞍山站[5][6]。
1957年馬鞍山鋼鐵廠投用後,車站開始大規模擴建。1959年8月車站升級為二等站。1960年5月,車站建成北運轉場,同時由本站通往馬鋼的馬向支線開始運營。該支線於1964年移交給馬鋼。1970年5月,車站新站房投入使用[5][6]。之後車站一直沒有舉行過任何大規模擴建工程[7]。2016年底車站進行候車室翻新工程[8]。
馬鞍山站曾經為上海鐵路局的直屬站段,1953年時管轄江寧鎮至當塗之間各站。1958年更名金家莊中心站,管轄從中華門至蕪湖間13個站。同年10月,更名為馬鞍山中心站。1959年8月,撤銷馬鞍山中心站,改為馬鞍山直屬站,轄慈湖站。1960年6月,馬鞍山中心站更名為馬鞍山鐵路辦事處,轄寧銅線慈湖至蕪湖全線各站及向山站。1963年7月馬鞍山鐵路辦事處撤銷後,轄慈湖、採石、向山(該站1964年6月移交馬鋼)3站。1967年9月至1972年4月期間,中心站暫時更名為馬鞍山站區革命委員會,轄慈湖至塔橋間7個站。
1978年8月,馬鞍山中心站更名為馬鞍山直屬站,下轄馬鞍山站、慈湖站、採石站3個站,客運、貨運、運轉3個車間以及鐵路運輸服務所等單位[6]。1995年12月20日安江站建成投入使用及1996年原蕪湖車務段撤銷後,馬鞍山直屬站的管轄範圍北起安江站,南至毛耳山站,全長32公里[9]。後馬鞍山直屬站整體建制於1999年8月27日劃歸蕪湖車務段[5][10],後改由蕪湖東直屬站管轄。
Remove ads
車站結構
馬鞍山站站房於1970年5月投入使用[5],面積2386平方米。站房於2016年底進行翻新工程,包括抬升候車室的吊頂、內部重新裝修等[8]。售票處面積254平方米,內設有2個人工售票窗口、1個退票窗口及5台自助取票機[11]。候車室面積896平方米,並設有87平方米的軟席候車室及衛生間一座,並有WiFi熱點覆蓋[12][13]。
馬鞍山站為一級二場橫列式結構,設有到發線5條、2座客運站台,其中1號站台面積4774平方米,2號站台2157平方米。車站貨場站台面積1082平方米,貨運倉庫2422平方米[6]。到發場北側設調車線6股,交接線2股,南北牽出線各1條,配備調車內燃機車2台[5],其中一台擔負部分外站作業。
北側為馬鋼集團站場,設有交接線2條。設有編組線7條並設有簡易駝峰1座的二鐵北站為馬鋼的廠前編組站[7],主要負責馬鋼南北廠區交換車流的編組和集結作業,同時負責路局北區到達車流的分解和外發車流的集結。二鐵北站北側與馬鋼成品站連接[14]。
車站站場設有通往長江礦業、中鐵物資、中國十七冶材料公司、森隆物流、石溪野水泥等單位的17條專用線。車站的貨運業務站主要為馬鋼公司服務,連接馬鋼集團的專用線可通往集團旗下南山礦業公司、煤焦化公司、物資公司、高爐生產等單位[4][15]。
馬鋼集團 | 二鐵北站、交接線 |
調車線、交接線2股、牽出線 | |
寧銅鐵路 貨車到發線 | |
寧銅鐵路 貨車到發線 | |
正線 | 寧銅鐵路往南京(慈湖站) |
2站台 | 寧銅鐵路 列車 |
1站台 | 寧銅鐵路 列車 |
Remove ads
接駁交通
[16]。
參見
臨近車站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