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高華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高華柱(1946年10月2日—),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退役)、中國國民黨籍政治人物,現任馬英九基金會董事,生於青島市,籍貫山東省即墨縣(今青島市即墨區),成長於彰化縣彰化市,國立南投高中、陸軍官校37期畢業,在職進修於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美國聖若望大學,為1974年昌平空難4位生還者之一、921大地震時中部地區司令,曾任陸軍官校總教官、陸軍官校學指部指揮官、陸軍步兵127師長、陸軍總部情報署長、陸軍成功嶺新訓中心指揮官兼大專生集訓班主任、參謀本部後勤參謀次長、陸軍十軍團司令、陸軍副總司令、參謀本部聯準室主任、聯勤司令、退輔會主委、國防部長、總統府國策顧問與國安會秘書長等職,國防部長任內支持推行軍人年金改革與爆發洪仲丘事件,後因調查嚴重失當與負起政治責任而下臺。2015年2月12日接替金溥聰出任馬英九政府最後一任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2],並見證馬習會,成為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以政府官員身份會見習近平的中華民國國軍退役將領。
Remove ads
簡歷
家庭
其父是一代武術宗師高芳先將軍,其母為矯珍玉女士。
榮譽
相關事件


- 1974年中華民國陸軍UH-1H直升機墜機事件
1974年12月27日,中華民國陸軍施行「昌平演習」,陸軍總司令于豪章上將等多位將校軍官搭乘陸軍 UH-1H直升機前往視導演習,途中天候惡劣,致兩架UH-1H直升機墜毀於桃園楊梅、觀音地區,造成十三名將校傷亡。當時擔任總司令侍從官的高華柱上尉身受重傷,雙腿骨折,仍奮不顧身向外求援,使得總司令保住性命[註1],也因而深得長官信任。
- 林毅夫投奔大陸事件
據台灣作家管仁健《搶救台灣的「雷恩大兵」》一文中的描述,事件中投奔至中國大陸的陸軍林毅夫上尉曾於852旅高華柱營長麾下之單位服役,投奔前三個月剛從高華柱的單位調任284師851旅步5營2連連長,派駐馬山播音站。霍守業時任陸軍284師作戰科科長,是首先接獲「叛逃」回報的高勤官;蕭如波時任284師政戰科長,同是參與調查這起叛逃案的成員之一;而當時284師師長是周仲南、851旅旅長是薄榮萍、步5營營長是侯金生
- 洪仲丘事件
高華柱因此案兩度請辭,總統馬英九於2013年7月29日同意,由副部長楊念祖於8月1日接任國防部長。
- 兩岸領導人會面(馬習會)
時任國安會秘書長的高華柱與總統府秘書長曾永權、副秘書長蕭旭岑、諮詢委員邱坤玄、陸委會主委夏立言、副主委吳美紅陪同馬英九赴會。馬英九預計7日一早搭專機,約中午飛抵新加坡、稍微休息後,下午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飯店正式與中國共產黨總書記習近平會面;會前開放媒體拍照,之後雙方七人舉行閉門會談,會後各自舉行國際記者會,並共進晚餐,晚餐後搭專機返台[5]。
Remove ads
註釋
“ | 昌平演習殉難將士紀念碑誌 昌平操演展經綸 督訓宣猷南北巡 鐵翼凌空觀壁壘 風雲不測暗星辰 墜機殉職人天隔 慕烈褒忠碑碣新 殷鑑千秋資教戰 敬揚勳澤鏤貞珉 「昌平演習」係陸軍師指揮所高司演習,以第六十八師演南軍、第十七師演北軍之攻防戰守,時為民國六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陸軍總司令于豪章上將偕7、347號直升機赴北軍視察,詎天候突變,先後墜毀於桃園楊梅及觀音等地,雖陸航飛安因此教訓而臻制度化之改善,然應劫將士皆國之楨幹,忠勤懋績,勳澤垂型,允宜樹碑欽表,並以此殷鑑,戒慎乎運籌教戰,增益於飛行安全,強固國防,確臻不可勝之境,則堪慰殉職忠烈在天之靈歟。 殉職者計有總部主任張雯澤中將、第一軍團司令茍雲森中將、第十軍軍長馮應本少將、總部情報署長陳榮堂少將、後勤署長陳清琪少將、通信署副署長常啟宇少將、總司令室主任朱世祺上校、總部主任侍從官李明典中校、正駕駛張胡繩上尉、副駕駛徐坤錦上尉、呂理河中尉、機工長王世清士官長、何功輝上士等十三員。重傷者計有總司令于豪章上將、國防部聯訓部督考官張兆聰中將、正駕駛梁臺生中尉及強忍腿骨斷折劇痛,浴血爬出攔車馳救的總司令侍從官高華柱上尉等四員。 國防部陸軍司令部 謹識 中華民國一〇〇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
” |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