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華民國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中華民國行政院二級中央行政機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華民國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map
Remove ads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簡稱退輔會輔導會)是中華民國有關退伍軍人事務的專責機關,包括就業、就學、就醫、就養、服務照顧等五大事項。在全國各地的所屬機關有16所榮民醫院(包含4所總院及12所分院)、16所榮譽國民之家、19所榮民服務處、5個農場機構、1訓練機構。

快速預覽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機構概要 ...
Remove ads

歷史

退輔會沿革

  •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利,大量中華民國國軍官兵與眷屬隨中央政府渡海撤退臺灣
  • 1952年,為使國軍「新陳代謝,永保精壯戰力」,蔣中正政府建立國軍退伍除役制度。
  • 1954年11月1日,行政院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廈成立「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統籌規劃辦理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及安置事宜。
  • 1966年,由於業務不再局限於就業輔導,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更名為「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 1968年10月,奉行政院核定,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經銷臺灣省境內家庭用天然氣。1972、1973年,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先後與民間合作成立7家天然氣公司:欣欣天然氣、欣中天然氣、欣隆天然氣、欣湖天然氣、欣桃天然氣、欣彰天然氣、欣林天然氣。
  • 1988年4月10日,臺北市忠孝東路五段222號榮光大樓完工,建築工程業主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榮民工程事業管理處北部地區工程處,裝修工程施工單位為鼎台營造[1]。1988年10月至12月,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各單位陸續遷入榮光大樓。
  • 2013年7月3日,總統令公布《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組織法》。2013年11月1日,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升格為中央二級行政機關(部會級),並更名為「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2]
Remove ads

相關機構

榮民醫院
1952年,中華民國國防部開始將台灣各地的國軍療養院改制為榮民醫院,以及於台灣各平地開始成立農場。1954年退輔會成立後,陸續接管各地榮民醫院。
榮譽國民之家
1953年,台灣各地方政府陸續成立榮譽國民之家,安置老弱傷殘退除役官兵。1970年代,各地榮家陸續改由退輔會接管。
1952年聯合勤務總司令部臺東縣成立「陸軍榮譽軍人第一臨時教養院」,1955年7月1日撥交退輔會接管,1955年9月20日改為退輔會「臨時教養院」,1981年7月1日改為退輔會「馬蘭榮譽國民之家」。
農場
1955年後,平地農場陸續改由退輔會管理;1957年開始,退輔會安排身心狀況良好之志願榮民,進入山區開闢山區農場(屯田制)。
台北飲料工廠
1966年2月15日,退輔會與美國榮冠公司(Royal Crown)合作成立台北飲料工廠,地址為台北市西園路二段189號,生產碳酸飲料,代表產品為榮冠果樂(RC Cola)。

歷任首長[3][4]

更多資訊 任別, 圖片 ...
Remove ads

組織架構[6]

  • 主任委員(1人,特任政務職文官)
    • 副主任委員(3人,其中2人職務比照簡任第十四職等,1人職務列簡任第十四職等)
      • 主任秘書(1人,簡任第十二職等)
      • 參事(9人,簡任第十二職等)
      • 處長(8人,簡任第十二職等)
      • 副處長(9人,簡任第十一職等)
      • 專門委員(10人,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
      • 高級分析師(1人,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
        • 科長(34人,薦任第九職等)
        • 秘書(8人,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
        • 視察(15人,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
        • 技正(17人,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
        • 專員(62人,薦任第七職等至第九職等)
        • 分析師(5人,薦任第七至第九職等)
        • 設計師(2人,薦任第六至第八職等)
        • 科員(70人,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
        • 技士(16人,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
          • 助理設計師(1人,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
          • 助理員(25人,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
          • 技佐(6人,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
          • 書記(2人,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Remove ads

內部單位

附屬機構

Remove ads

與相關聯事業與機關

所屬機關

旗下民營化公司

退輔會全盛時期旗下有一百多家公司,曾是台灣最大企業集團。因社會轉變與法令限制,相關事業已大不如前,退輔會已慢慢將所屬公司關閉或民營化。目前持有「欣」字頭(取「欣欣向榮(民)」之意)的十六家天然氣公司股份[13],其部分高階主管職位由退輔會安排有領導經驗與管理專才、且受過相關課程的退役將領擔任,且該等人員必須於就任一年內修習企業管理課程[14]

  • 黎明文化事業
  • 大南汽車(交叉持股95.34%)
  • 榮民製藥(0%佔股)
  • 榮民工程(佔股100%,已解散)
  • 欣欣客運(交叉持股68.88%)
  • 欣欣大眾市場(交叉持股47.26%)
  • 欣欣生技食品(佔股0%)
  • 欣欣天然氣(直接持股25.79%)
  • 欣湖天然氣(交叉持股63.67%)
  • 欣隆天然氣(交叉持股42%)
  • 欣桃天然氣(交叉持股41.45%)
  • 欣中天然氣(交叉持股40.05%)
  • 欣彰天然氣(交叉持股34.08%)
  • 欣林天然氣(交叉持股42.78%)
  • 欣南天然氣(直接持股26.07%)
  • 欣雲天然氣(直接持股28.8%)
  • 欣雄天然氣(直接持股23.56%)
  • 欣屏天然氣(直接持股31.93%)
  • 大台南區天然氣(交叉持股33.8%)
  • 欣泰石油氣(直接持股24.62%)
  • 欣嘉石油氣(交叉持股54.87%)
  • 欣高石油氣(交叉持股21.27%)
  • 遠東氣體工業(直接持股10%)
  • 遠榮氣體工業(直接持股39.82%)
  • 欣欣水泥(泛公股73.83%)
  • 泛亞工程建設(直接持股47.98%)
  • 欣泉投資(泛公股50.37%)
  • 歐欣環保公司(直接持股19.36%)

交通

自行開車

北二高下木柵交流道→〈接〉信義快速道路→〈下引道〉→松仁路〈到底右轉〉→忠孝東路五段〈約300公尺〉→本會。

中山高下建國交流道→〈接〉建國高架橋→〈左轉〉→直行忠孝東路〈過基隆路〉→忠孝東路五段約700公尺→本會。

臺北火車站→忠孝東路一段往南港方向,直行忠孝東路〈過基隆路〉→忠孝東路五段約700公尺→本會。

公車

臺北市聯營公車212(直行車)、232、232(副)、263、270、270(區間車)、281、284、284(直行)、32、51、611、621、忠孝新幹線等公車至市立工農站下車。

台北捷運

臺北捷運 板南線市政府站3號出口往東、永春站2號出口往西步行約250公尺。

[15]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