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髫髻山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髫髻山層(英文:Tiaojishan Formation)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北省和遼寧省的一個地質構造,地層年代屬於侏儸紀的中至晚期(巴通期-牛津期)。它以其保存完好的化石而聞名,包括植物、昆蟲和脊椎動物的化石。髫髻山層主要由火山碎屑岩組成,混雜基性火成岩和沈積岩。髫髻山層與海房溝層並列,是燕遼生物群的重要組成部分[1]。
Remove ads
地層年代
2005年,汪筱林等人透過氬氬定年法分析,認定髫髻山層的地層年代約位於1.6億年前,屬於為晚侏羅世的牛津期早期[2]。2006年,柳永清等人透過鋯定年法,認為髫髻山層的地層年代約與道虎溝化石層相當,約為1.68億年至1.64或1.52億年前[3]。2008年,後續研究則針對髫髻山層所包含的地層年代稍作修正,調整為1.65億年至1.56或1.53億年前[4]。
氣候
已發現的化石
在髫髻山層發現了保存完好的恐龍、翼龍、蠑螈、昆蟲、蛛形綱物種(侏儸蒙古蛛)和其他無脊椎動物、針葉樹、銀杏、蘇鐵、木賊和蕨類植物的化石,甚至還發現了已知最早的滑翔哺乳動物翔獸屬。地層中的凝灰岩代表這裡曾是有火山活動的地帶,會遭遇大量噴發而出的火山灰。地形主要被裸子植物森林所圍繞,並有溪流與湖泊流淌其中[5]。
髫髻山層所屬的燕遼生物群位於潮濕溫暖的暖溫帶氣候,主要由裸子植物的森林構成。包括銀杏科的似銀杏屬、銀杏屬和裂銀杏屬;茨康目的茨康葉屬和擬刺葵屬;松柏門的松型葉屬、扇杉屬、樅型枝屬、裂鱗果屬和蘇鐵杉屬;石松綱的擬石松屬和似卷柏屬、木賊亞綱的木賊屬;蘇鐵目的異羽葉屬;真蕨類的似托第蕨屬和錐葉蕨屬[6]。
Remove ads
Remove ads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