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鯉魚山 (臺東縣)

臺東市市區的丘陵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鯉魚山 (臺東縣)map
Remove ads

鯉魚山,或稱鰲魚山[2],是一座位於中華民國臺灣臺東縣臺東市市區的丘陵,標高75公尺,設有1.7公里長的鯉魚山步道,為全國步道系統中的區域級步道,屬東部步道系統中的關山鹿野卑南及台東子系統,由林務局臺東林區管理處知本工作站管轄[3][4];臺東縣政府亦有規劃鯉魚山公園、鯉魚山風景區[5]。由於位於市區,周圍無其他較高的山峰,因此視野良好,可俯瞰臺東市區,以及北側卑南族聖山都蘭山,以及東側外海的綠島,為臺東市著名的旅遊景點,亦是臺東市區最大的綠地[6]

快速預覽 鯉魚山, 最高點 ...

地理

鯉魚山為卑南山礫岩所組成的海蝕遺留殘丘,卑南山礫岩分布於卑南山台地卑南溪東岸以及鹿野溪口北岸,由片岩板岩、變質砂岩、變質基性火成岩砂岩等組成,東側以卑南山斷層與利吉混同層接觸;由於鯉魚山地質與北側貓山的差異,被認為與東岸的卑南山斷層不同,而被認為是卑南山受海岸山脈中央山脈擠壓的過程中,向南延伸的沉積物[1]。鯉魚山因與卑南山台地擦撞,而產生向西南傾沒的背斜狀小丘[7];後北側卑南山受海岸山脈推擠往內陸移動,而鯉魚山則留在原地,因此成為孤立在沖積扇上的丘陵;西側土質疏鬆,經常發生崩塌,而東側岩塊則較堅硬[8]

由於四周無其他較高山峰,鯉魚山於背嶺觀景台附近設有點號E084的一等三角點、一等衛星控制點[9];另有臺灣省政府圖根補點,但在2007年修築步道時遺失[10],僅剩中央研究院設的地殼變動基準點[11];鯉首觀景台則有臺東縣政府圖根點、四等控制點[11],老樹休憩區觀景台則有臺東縣政府精密導線點[12]

Thumb
位於鯉首觀景台地上的臺東縣政府圖根點(地上小圓釘)
Remove ads

山名

鯉魚山在19世紀下半葉時已見諸紀錄,當時官方多稱為鰲魚山。如台東直隸州知州胡傳曾在鰲魚山上重建昭忠祠,紀念後山清帝國忠義將士。[13]但也有以鯉魚山的命名,1898年德國藝術收藏家阿道夫·費實(Adolf Fischer)來到台東時,形容鯉魚山(Karpfenberges)像一座島嶼在平原上,並畫一隻鯉魚示意。[14]

馬蘭阿美族人稱鯉魚山為kinafaragaw,意為蒼蠅很多之地,後轉音為「baragau」或「varagau[15],後阿美族人以其形與神話中的大鰲魚相像而稱之為鰲魚山,今風景區前的鯉魚山魚雕像便是以鰲魚做象徵而做成,而非鯉魚為原型,曾因此使民眾不解[16][17]

鯉魚山之名除了其型像一臥鯉外,亦有多種傳說;一說為鯉魚山原為兩隻鯉魚,夜間還會游動移走,之後山中的寶藏被荷蘭人挖走,留下兩個大山洞,亦即鯉魚的兩顆眼珠被挖走,因此鯉魚不再能移動而留在原地[5][15]。二說為臺東平原的少年愛上原住民公主但遭反對,原住民頭目派人追殺少年,少年被迫自殺而化作鯉魚山,頭目不放心而請貓神看管此魚靈,貓神因而成為北側的貓山[15][18]。另有貓捉鯉魚的傳說故事[19]

Remove ads

歷史

Thumb
忠烈祠與其前坡道

1968年興建龍鳳佛堂時,於東側山麓挖掘出大量的石板棺、素面陶、紡輪、石斧、石針、錛鑿、矛鏃、玉玦等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卑南文化遺物,可見早期便有人類居住於此[15],部分文物保存在龍鳳佛堂中展示[8]清領時期光緒七年,卑南廳同知袁聞柝為紀念開發後山先賢烈士,創建昭忠祠。光緒十九年因颱風毀壞,臺東直隸州知州胡鐵花於現址重建[20]日治時期昭和五年10月27日台東神社遷移至昭忠祠位址,祭祀開拓三神[21]。中華民國領台後,於民國五十年時,將台東神社改建為忠烈祠,但仍保留一部分的神社架構,其前坡道也無更動[20][21]

戒嚴期間,鯉魚山為軍事重鎮,設有碉堡防空洞等設施,普通民眾不得進入[15][20];解嚴後始開放,因位於市區且就在舊臺東火車站旁,成為臺東市的著名景點,龍鳳佛堂香客不斷[22];後因遊客過多而禁止車行,遊覽車因而無法進入[23],加上山上步道老舊、私人佔有種菜、環境髒亂[24],逐漸遊客減少,僅見零星遊客,剩晨間運動人口,及群集樹下納涼打牌唱歌的老人家。臺東縣政府於2013年年底重新整修步道,期能重建往日觀光人潮[25][26][27]

生態

Thumb
老樹休憩區與老榕樹

鯉魚山常見的鳥類包括大卷尾烏頭翁樹鵲綠繡眼等;昆蟲則有蜻蜓蝴蝶[15]植物部分,步道沿途可經過百年榕樹樟樹欖仁木棉茄苳等植物;老榕樹為鯉魚山的植物特色,步道中也設有老樹休憩區,由眾多老榕樹圍繞;另有盤龍木山素英[7]三角葉西番蓮小葉南洋杉等許多植物[28],為一都市叢林[15]

景點

步道沿線設有許多觀景台和休息區,從頭至尾設有鯉首、背嶺、鯉尾等觀景平台,視野良好可俯瞰不同角度的臺東市區[3];另有龍鳳佛堂,建築特殊,為鯉魚山山上顯眼地標[19];園內有許多紀念碑,如胡鐵花紀念碑、陳振宗紀念碑、鄭品聰先生銅像[19]、台東縣中日友好親善和平紀念碑等[29]。另有忠烈祠,其前坡道於節日假日時有許多攤販[5],本身亦是歷史建築,附近為鯉魚山公園,有許多運動設施,以及荷池、小橋、古木及一部戰後初期的火車[6]

相關頁面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