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鵟級巡洋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鵟級巡洋艦
Remove ads

鵟級[註 1](德語:Bussard-Klasse)是德意志帝國海軍於1880年代末至1890年代初建造的六艘四等巡洋艦[註 2]船級,其中包括首艦鵟號隼號海雕號鸕鶿號神鷲號禿鷲號。該船級是專為在德意志殖民帝國服役而設計的,注重遠程的巡航半徑和相對重型的武器;它們也是德意志帝國海軍最後一批裝備輔助帆具的巡洋艦。這些艦隻配備有八門105毫米口徑炮

快速預覽 概況, 技術數據 ...

六艘同級艦的大部分運用生涯都在海外服役,主要是非洲南太平洋,它們曾在當地協助鎮壓了清朝義和團運動加羅林群島索克斯起義英語Sokehs rebellion。鸕鶿號參與了1897年奪取中國膠州灣租借地的行動,隼號則參與了1902-03年的委內瑞拉危機。鵟號和隼號於1912年拆解報廢,但其餘四艘艦至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仍在服役。鸕鶿號駐紮在青島,發動機早已失修;由於不再使用,它便在港口內自沉。禿鷲號曾在太平洋上對英國航運實施短暫的打擊,之後被當時保持中立的美國扣押在夏威夷。1917年4月美國參戰後,它被強占並以「舒爾茨號」之名投入美國海軍服役;1918年6月,它與一艘貨輪相撞,意外沉沒。與此同時,海雕號和神鷲號在戰爭開始後被改裝成貯存水雷廢船英語Hulk (ship type)。神鷲號是同級中唯一在戰爭中倖存下來的成員,它於1921年拆解報廢。

Remove ads

設計

在1870年代和1880年代早期,德國建造了兩種類型的巡洋艦:適合作為艦隊偵察兵的小型、快速的通報艦,以及能夠在德意志殖民帝國巡邏的大型蓋甲板護衛艦。兩艘新的巡洋艦於1886-1887財年獲得撥款,打算用於後一種目的。時任帝國海軍部長列奧·馮·卡普里維中將尋求對德國的巡洋艦部隊進行現代化改造。計劃的第一步便是兩艘燕子級巡洋艦,它們為更大的鵟級奠定了基礎。[5][3]

鵟級是按照1888年計劃專門為海外殖民地警備的任務而設計。[2]這些艦隻較燕子級更大更快,儘管安裝了相同的炮台,但僅鵟號搭載有與前級相同類型的火炮,其餘的都搭載了更新式的速射炮英語Quick-firing gun。它們也是德意志帝國海軍最後一批裝備輔助帆具的巡洋艦,此後建造的葛馮號則已完全依靠蒸汽驅動。[6][7]

整體特徵

Thumb
鸕鶿號在雪梨的旱塢展示其螺旋槳及舵的布置

鵟級各艦在特徵上都略有不同。前兩艘成員——鵟號與隼號水線長全長分別為79.62米和82.60米,有12.50米的舷寬以及4.45米的前吃水和5.63米的後吃水;其設計排水量為1559噸,滿載排水量可達1868噸。接下來的三艘艦——海雕號鸕鶿號神鷲號的水線長為79.60米,全長則與早期的兩艘姊妹艦持平;它們的舷寬為12.70米,有4.42米的前吃水和5.35米的後吃水,標準和滿載排水量分別為1612噸和1864噸。末艦禿鷲號的水線長79.62米、全長83.90米;其舷寬僅10.60米,有4.74米的前吃水和5.22米的後吃水。[8]

船體採用橫向鋼框架和一直延伸至上甲板黃松外板建造。表面再覆裹一層蒙次合金以保護木材免受船蛆的侵害。艏柱英語Stem (ship)艉柱英語Sternpost是用鋼材和木材建造,艦艏還裝有一具青銅撞角。船體分為十個水密隔艙鍋爐艙英語boiler room下方為雙層船底英語Double bottom。這些艦隻都是良好的海船,但橫搖嚴重,且主炮舷外平台英語Sponson會引致劇烈的振動。由於禿鷲號是在其他五艘艦入役後才下水的,所以對它進行了輕微的重新設計,移除了舷外平台,因此它沒有受到不良振動的影響。它們的機動性極強,除了在低速航行時逆風轉向。其標準船員編制英語Ship's company為9名軍官及152名水兵。它們可攜帶一些小型艦載艇,包括一艘哨艇英語Picket boat、一艘獨桅縱帆船、兩艘高低桅帆船以及兩艘小舢板英語Dinghy[8]

Remove ads

推進裝置

鵟級巡洋艦的推進裝置由兩台臥式三缸三脹往復式蒸汽機組成,通過四台燃煤圓柱形火管鍋爐英語Fire-tube boiler提供動力;發動機的額定功率為2,800匹公制馬力(2,100千瓦特),並被安裝在兩個獨立的輪機艙英語Engine room內,它們各負責驅動一副直徑為3米的三葉螺旋槳。鍋爐也被分成兩個鍋爐艙,並匯入一具單座煙囪英語Funnel (ship)。這些艦隻配備有一套輔助用前桅橫帆三桅式索具,總表面積從856至877平方米不等。轉向由單控制。電力由兩台發電機提供,總輸出功率為24千瓦特,電壓為67[8]

推進系統的設計航速為15.5(28.7公里每小時),但全部六艘同級艦在海試過程中都超過了這一數字,達到15.7至16.9節(29.1至31.3公里每小時)。根據設計,這些艦隻可裝載170至205噸燃煤,若使用額外的貯存空間則可容納多達305至320噸燃煤。這使鵟級艦能夠以9節(17公里每小時)的速度連續航行2,990至3,610海里(5,540至6,690公里)。[8]

武器裝備

同級首艦的主炮由八門單座安裝的105毫米35倍徑箍炮德語Ringkanone組成,共配備800發彈藥。它們的射程為8200米。後續的五艘艦則裝備了更新的105毫米35倍徑速射炮,這種新式武器的射程亦更遠,達到10800米。其中兩門並排放置在艏樓,四門分居兩邊舷側:一對在舷外平台上、一對在炮眼英語gun port內,最後兩門則並排安裝在後甲板英語Quarterdeck。禿鷲號沒有使用舷外平台,而是將一對炮簡單地安裝在上甲板上。副炮英語Battleship secondary armament則由五門37毫米轉膛炮英語Hotchkiss gun組成,主要用於防禦魚雷艇。前五艘艦還配備有兩具350毫米魚雷發射管,均安裝在甲板上。禿鷲號則擁有更大的450毫米發射管。每艘艦可攜帶5枚魚雷[7][8]

同級艦

Thumb
隼號於1892年
更多資訊 艦名, 出處[8] ...
Remove ads

服役歷史

全部六艘鵟級巡洋艦的大部分服役生涯都是在海外度過的,主要是在德國的非洲和太平洋殖民地。1893年3月,海雕號與防護巡洋艦奧古斯塔皇后號一同訪問了美國,參加遲來的哥倫布橫渡大西洋400周年慶典[10]同年7月,鵟號和隼號在被部署至東亞分艦隊期間,夥同一艘英國護衛艦協助鎮壓了由馬塔阿法·尤瑟福英語Mata'afa Iosefo薩摩亞發動的暴亂。[11]在整個1890年代,海雕號被派駐德國在東非西南非洲的殖民地,鎮壓當地的起義。[12]

Thumb
1894年的禿鷲號

1897年11月,鸕鶿號參與了奪取清朝山東半島膠州灣租借地的行動。[13]1898年的美西戰爭期間,禿鷲號曾出現在加勒比地區,但它並未在衝突中發揮積極作用。[14]從1898年至1900年間,鵟號和海雕號在德國接受現代化改造。[8]1900年,海雕號參與了鎮壓清朝的義和團運動,包括對中國海岸實施封鎖[15]1902年12月,當委內瑞拉軍隊扣押了一艘英國商船後,隼號連同大巡洋艦菲內塔號便在1902-03年的委內瑞拉危機期間加入英國陣營參與行動。這兩艘巡洋艦幫助英國軍艦炮擊了委內瑞拉的沿海防禦工事並封鎖海岸。[16]

鸕鶿號和禿鷲號於1907年至1909年間完成了現代化改造;僅隼號和神鷲號從未返回船廠接受大規模重建。[8]1911年1月,神鷲號、鸕鶿號連同小巡洋艦萊比錫號一起鎮壓了加羅林群島索克斯起義英語Sokehs rebellion[17]1912年,第二次巴爾幹戰爭爆發,禿鷲號被派往地中海東部觀察戰事。[18]1912年10月25日,鵟號和隼號雙雙從海軍名錄英語Navy List中除籍,並於次年分別在漢堡和但澤的帝國船廠拆解報廢。[9]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海雕號在威廉港被改裝成貯存水雷廢船英語Hulk (ship type)。1917年4月的一次意外爆炸摧毀了該艦,其殘骸再也沒有被打撈上岸。神鷲號在基爾充當同樣的用途;但它在戰爭中倖存了下來,直至1921年才在漢堡拆解報廢。當時仍駐紮在青島的鸕鶿號則由於發動機狀況不佳,在港口被其船員自行鑿沉[19]與此同時,在戰爭爆發後,禿鷲號曾在太平洋對英國商船展開破交戰英語commerce raiding。到10月,其燃煤儲備幾近枯竭,並且缺乏任何補給來源;該艦遂航行前往夏威夷,在那裡被美國海軍扣押。當1917年4月6日美國對德宣戰後,它被美方強占並以「舒爾茨號」(USS Schurz)之名投入美國海軍服役,用作護航艦。它於1918年6月在與一艘商船相撞後沉沒。[20]

Remove ads

注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