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前翼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鴨式布局,又稱前翼式布局(canard configuration),是指一種飛機的氣動布局,其特點是在主翼之前裝設小型的前翼(鴨翼)。這種設計因形狀貌似鴨子而得名。 [1]

特點
- 前翼與主翼協同作用: 傳統飛機由主翼負責升力,水平尾翼負責配平;而鴨式布局的前翼與主翼共同產生升力,讓飛機在配平時也能獲得額外的升力。
- 重心位置: 鴨式布局飛機的重心介於前翼和主翼的氣動中心之間。
- 氣動中心前移: 安裝鴨翼可使飛機的氣動中心前移,有助於平衡因航電設備改進而產生的重心前移。
優點
- 高機動性: 鴨式布局可降低飛機的縱向靜穩定度,甚至使其靜不穩定,從而顯著提高飛機的機動性,這對戰鬥機尤其重要。
- 改善失速性能: 在飛機迎角增加時,前翼會先於主翼失速。前翼失速後,其產生的下壓力會減小,使機頭自然下垂,從而避免主翼因失速而產生的危險狀況。
- 短距起降: 對於艦載機而言,起降時鴨翼能產生正升力,幫助機頭快速抬升,縮短起飛距離。
缺點
- 干擾與雷達反射: 前翼產生的渦流會干擾主翼的氣流,影響升力效果。同時,鴨翼也會增加雷達反射面積,對隱形性能產生負面影響。
- 穩定性問題: 由於鴨式布局會使飛機處於靜不穩定狀態,因此需要先進的飛控系統來維持穩定,增加了技術複雜度。
- 結構強度要求高: 前翼和主翼在高速高機動時會產生巨大應力,對材料強度有較高要求。
著名案例
- 中國殲-20: 這是採用鴨式氣動布局的著名戰鬥機,結合了中國的軍事新技術。
- 歐洲「颱風」: 這款多用途戰鬥機也採用了鴨式布局,以增強機動性。
- 法國「陣風」: 另一款歐洲戰機,同樣使用鴨式設計。
- 瑞典「鷹獅」: 輕型單引擎戰鬥機,以其鴨式布局而聞名。
Remove ads
概要




前翼(英文)之所以得名是來自於法語的鴨子,因其配置在前方,像是鴨子飛行時的翅膀一樣。
早在1903年,萊特兄弟的萊特飛行器就使用前翼配置,但是在萊特兄弟以後,大部分的飛行器改採用尾翼配置。一個可能的原因是要避免使用萊特兄弟的專利,另一個主要原因是使用前翼配置較不容易穩定,早期的技術較不發達,使用前翼很難設計,尤其民航機對穩定性的要求非常高,所以也不可能採用前翼配置。
因為線傳飛控的進步,終於在1960年代,XB-70超音速實驗機採用前翼配置證明前翼配置可行。加上前翼的操控性比較好,所以近幾年來,許多先進戰機常常採用前翼設計[2]:85, 531,如飆風、颱風、JAS 39、殲-10、殲-20、蘇-30、蘇-34等。當然也是有客機使用前翼的例子,如Tu-144。
特色
為維持穩定的前翼配置,飛行器有幾個特色如下[3]:
較小表面積

下:三機翼設計
由於飛機在飛行過程中的重心不斷改變,主翼的升力與飛行器的重量並非成一直線,不能互相抵消,因此需要尾翼提供配平力(trim force)來維持平衡。這樣主翼必須增大面積,提供額外的升力,平衡尾翼產生的向下力,去維持飛行器的俯仰。
在三機翼設計中,配平力由前翼及尾翼共同承擔,前翼提供升力,尾翼提供向下力。主翼只需要提供較小的額外升力去維持俯仰,使得機翼的總表面積可以減少。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