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鴨綠江斷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鴨綠江斷橋位於中國遼寧省丹東市振興區江岸路鴨綠江畔,是原鴨綠江大橋被炸毀後的殘餘部分。
簡介
本橋原為12孔可開閉式鐵路橋,總長944.2米,寬11米,最初由日本駐韓國統監府鐵道廳(朝鮮總督府鐵道局的前身)於1909年5月動工建設,連接朝鮮平安北道新義州與中國安東(今丹東),次年10月竣工通車。為便於超高船舶通行,中方一側在第四孔處架設旋轉式「開閉梁」,以四號墩為軸可旋轉90°[1]。本橋為鴨綠江上的第一座橋梁,1943年4月日本在此橋上游百米處建成第二座鐵路橋(今中朝友誼橋),本橋因此被改為公路橋。
韓戰期間,由於本橋作為中方支援朝鮮前線的交通大動脈具有突出的戰略地位[2],1950年11月8日至14日美軍多次派出轟炸機轟炸,大橋被攔腰炸斷,朝方一側鋼梁落入水中,並有三座橋墩被炸塌[3]。戰後中方一側所剩四孔殘橋保留至今,被習慣上稱為「斷橋」(1992年曾改名為「端橋」,2000年後恢復),而朝方一側則將所屬六孔和中方剩餘兩孔殘橋拆除,僅存橋墩[4]。
1993年丹東市投資重新維修本橋,在原橋旋轉及炸斷處建觀賞台,橋身被漆為淺藍色[5],同年6月作為旅遊景點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放,今橋上有遲浩田所題寫的橋名。景區由中國鐵路瀋陽局集團瀋陽鐵道國際旅行社運營[6]。
Remove ads
圖集
-
斷橋入口
-
紀念雕塑
-
日軍修建的炮樓
-
橋上
-
鴨綠江斷橋石刻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