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麥迪遜號驅逐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麥迪遜號驅逐艦(英語:USS Madison,舷號:DD-425),是美國海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建造的一艘班森級驅逐艦,她也是美國海軍歷史上第三艘以麥迪遜命名的艦船。該艦艦名取自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榮譽勳章獲得者詹姆斯·喬納斯·麥迪遜海軍中校。[3]
該艦由麥迪遜中校的遺孀埃塞爾·麥迪遜·梅恩(Ethel Madison Meyn)夫人冠名,波士頓海軍造船廠負責建造。全艦於1938年9月19日在波士頓鋪設龍骨,1939年10月20日下水。1940年8月6日,麥迪遜號正式服役。[4]
Remove ads
設計與裝備
早期班森級驅逐艦的船體與西姆斯級驅逐艦相似,但尺寸的提升使得該艦可額外負載50至60噸。為避免局部受損導致全艦癱瘓,班森級配備了兩套鍋爐與煙囪系統,為該級明顯特徵。該艦建造時配備有5座單裝5英寸38倍徑主砲、6座單裝.50機槍和2座五聯裝21英寸魚雷發射管。隨著戰爭的進行,艦上1座主砲和1座魚雷發射管被拆除,防空火力則獲得了提升,.50機槍最終被替換為博福斯40公釐高射砲與厄利孔20公釐機砲,反潛方面也加裝了新型深水炸彈投射器。[1][2][5]
服役歷史
美國正式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麥迪遜號主要在加勒比海和北大西洋海域執行中立巡航任務。1940年末,她護送載有新任美國駐維琪法國大使威廉·丹尼爾·萊希的塔斯卡盧薩號巡洋艦前往葡萄牙。1941年8月,她又護送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乘坐奧古斯塔號巡洋艦前往阿真舍灣,與英國首相溫斯頓·邱吉爾在威爾斯親王號戰艦上會晤。[4]
《大西洋憲章》簽署後,麥迪遜號即重新開始其護航任務。此後直至1942年春天,她都在北大西洋和美國東岸沿海地區執勤。1942年4月4日,麥迪遜號抵達斯卡帕灣並在那裡加入英國本土艦隊,她最初的任務是在蘇格蘭格里諾克至地中海一線巡邏,當馬爾他島戰事吃緊時,她又護送胡蜂號航空母艦運送噴火戰鬥機前往該地。任務結束後,麥迪遜號前往北海至莫曼斯克航線進行護航。[4]
麥迪遜號在回歸大西洋艦隊後即重新開始護航任務,期間,她曾短暫造訪巴拿馬和英國的眾多港口。1942年11月2日,她護送UGF 2船隊離開紐約前往卡薩布蘭卡,為即將在北非展開的火炬行動補給物資。11月中旬,船隊抵達目的地,麥迪遜號則繼續留在該海域為附近友軍提供掩護。[4]
1943年1月30日,麥迪遜號從紐約出發前往北愛爾蘭德里,為之後古拉索與英國本島間的石油運輸做準備。此後的一年時間中,麥迪遜號往返於荷屬安地列斯、紐約、北非、英國與地中海的各個港口間,為往來的油輪和商船提供護航。[4]
1944年1月30日,麥迪遜號抵達阿爾及利亞瓦赫蘭進行海岸砲擊訓練,隨後於2月11日前往義大利安齊奧支援作戰,期間她執行了反潛、防空、火力支援等多項任務。4月中旬,麥迪遜號又被調回地中海為船隊護航。8月,她重新回到前線支援盟軍在法國南部的登陸行動。龍騎兵行動中,麥迪遜號在反潛方面表現出色,僅9月10日一天就成功攔截了四到五枚人操魚雷。[4]
1945年1月,麥迪遜號返回美國本土,隨後又完成了一次前往地中海港口的護航任務。4月21日,她從東海岸啟程前往太平洋並於7月1日抵達關島。在完成一次前往沖繩的護航後,麥迪遜號被調往烏利西環礁執勤。8月2日,她參與了對印第安納波利斯號巡洋艦的救援行動。隨後,她又參加了在東京灣舉行的日本投降儀式。[4]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麥迪遜號繼續停駐日本直至11月5日啟程返回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12月7日,該艦順利抵達目的地。1946年3月13日,麥迪遜號退役,隨後被轉移至德克薩斯州奧蘭治封存。1968年6月1日,麥迪遜號驅逐艦從美國海軍除籍,隨後於1969年10月14日在佛羅里達州東南部海域作為靶艦擊沉。[4]
Remove ads
榮譽
參與護航行動列表
Remove ads
歷任艦長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