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黃心健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黃心健(1966.1.13 - )台灣新媒體藝術家,出身於臺北市。多以VR作為其創作的展示形式,擅長結合交互裝置、動作感測、表演藝術等形式來進行大型的新媒體創作。與美國前衛藝術家蘿瑞.安德森(Laurie Anderson[1])合作的作品《沙中房間La Camera Insabbiata》獲得了第74屆威尼斯影展首度推行的VR影片類獎項-最佳VR體驗獎[2][3][4]。曾擔任SegaSony的藝術總監。於2011年10月11日獲選為台灣之光系列人物,獲時任總統的馬英九接見。目前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特聘教授。2021年獲得第25屆台北文化獎[5] ,現任客家傳播基金會董事及公視基金會董事[6]

快速預覽 黃心健 Hsin-Chien, Huang, 出生 ...
Remove ads

早期生活

黃心健在傳統的客家藝術家庭環境下長大,媽媽是油畫家黎蘭[7]。大學時考上了國立台灣大學的機械系。獲得學士學位後便赴美研習設計,先後於加州帕薩迪納藝術中心設計學院伊利諾理工學院接受設計學教育。於2001年返台後成立「故事巢工作室」。

作品

《自監體》(The Eye and I), 2023年[8][9]

《輪迴》(Samsara),2021年[10]

《穿越身體》(Through the Body),2020年[11][12]

《郭雪湖VR:望鄉三態》(Kuo Hsueh-Hu: Three States of Home Gazing),2020年[13]

《劉國松VR:宇宙何許》(The Universe of Liu Kuo-Sung),2019年[14][15]

《失身記》(Bodyless),2019年[16]

《登月》(To the Moon),2018年[17]

《沙中房間》(La Camera Insabbiata),2017年[18]

《相遇時刻》(The Moment We Meet),2013年[19]



歷年展演紀錄

2024年

更多資訊 展出時間, 展覽單位 ...

2022年

更多資訊 展出時間, 展覽單位 ...
Remove ads

2021年

更多資訊 展出時間, 展覽單位 ...
Remove ads

2020年

更多資訊 展出 時間, 展覽單位 ...
Remove ads

2019年

  • 「互動沉浸(Immersive Interactive)」單元,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IDFA)[80],荷蘭阿姆斯特丹。
  • 「短片(Short Film)」單元,夏威夷國際電影節(HIFF),《失身記》[81],美國夏威夷。
  • 「新加坡雙年展(SINGAPORE BIENNALE 2019)」[82],新加坡藝術博物館(Singapore Art Museum),新加坡。
  • 「Our Moon. Longing, Art and Science」特展[83]自然史博物館 (維也納),奧地利維也納。
  • 「Cadavre Exquis」單元,phi-centre影展[84],加拿大蒙特婁。
  • 「國際沉浸式作品競賽(International Immersive Works Competition)」單元,日內瓦國際影展(GIFF)[85],瑞士日內瓦。
  • 「渦流(Vortex)」單元展出《失身記》(Bodyless)[86],L.E.V Festival 藝術節,西班牙馬德里。
  • 「導演雙週」單元,坎城影展[87],展出《沙中房間》、《登高》、《登月》,法國坎城。
Remove ads

2019年以前

  • 2017年 - 「沙中房間」展覽,台北市立美術館[88],台灣台北。
  • 2016年 - 「械動影計畫」,國立台灣美術館[89],台灣台中。
  • 2015年 - 「繼承之物」個展,Herbert F. Johnson藝術博物館[90],美國紐約。
  • 2015年 - 「繼承之物」個展,鳳甲美術館,台灣台北。
  • 2014年 - 「如是我聞,一時自在」個展,國泰世華藝術中心,台灣台北。
  • 2009年 - 『停,看!聽?』黃心健個展,表畫廊,中國北京。
  • 2008年 - 「人間機關術」黃心健個展,台北市立美術館,台灣台北。
  • 2003年 - 「象形迷宮個展」黃心健個展,台北國際藝術村,台灣台北。

獎項

更多資訊 年份, 獎項 ...
Remove ads

跨界合作與展演

出版紀錄

  • 《黃心健的XR聖經:從虛實展演到Metaverse的未來[124]》,網路與書出版,2022年。ISBN 9786269519491/ 324頁 / 17 x 22 x 1.62 cm。
  • 《Why Theatre?》,NTGent(Herausgeber) ,德國根特,2020年。ISBN 9783957324504/ 29-30頁 / 13.9 x 3.2 x 19.8 cm 。
  • 《食色[125]》,雄獅圖書出版,臺北,2016年。ISBN 9789574741458 / 232頁 / 20 x 15 cm 。
  • 《科技蜃樓》[126],大塊文化出版,臺北,2013年。ISBN 9789862134221 / 288頁 / 17 x 23 cm 。
  • 《人間機關術:黃心健個展》[127],臺北市立美術館出版,臺北,2008年。ISBN 9789860149173 / 24頁 / 21 x 29.7 cm。
  • 《象形迷宮》[128],巨礎設計有限公司出版,臺北,2003年。ISBN 9574113086 / 144頁 / 21.4 x 28 cm。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