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黃金時代 (2014年電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黃金時代 (2014年電影)
Remove ads

黃金時代》(英語:The Golden Era)是一部描述民初時期四大才女之一蕭紅的傳記電影,2012年12月12日於中國大陸哈爾濱開拍,2013年5月拍攝完成。主要內容為蕭紅開始寫作後十幾年間的故事。蕭紅先後與汪恩甲、蕭軍端木蕻良駱賓基四個男人之間的情感糾葛,也在片中一一展現。除了愛情元素,片中亦涉及二十多個人物,其中主要角色便達十三個之多,例如魯迅丁玲等現代文學史上的作家都會出現在片中[1]中國大陸香港於2014年10月1日上映,台灣於2015年2月13日上映。

快速預覽 黃金時代The Golden Era, 基本資料 ...

此片亦為2014年第71屆威尼斯影展非主競賽類閉幕影片[2],並入選2014年多倫多國際影展大師展映單元[3],亦代表香港角逐2014年第87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4]許鞍華憑藉本片贏得第三座金馬獎最佳導演獎第九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影片更獲得第3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美術指導和最佳造型設計五個獎,成為香港電影金像獎史上第一部非香港公司出品的最佳電影。

Remove ads

劇情

30年代時期,蕭紅一生顛沛流離,由哈爾濱青島上海武漢一路南下來到了香港。而武漢此地,正是她人生的轉折點。1937年,蕭紅與蕭軍前往武漢,並一同和幾位東北的流亡作家組成了「東北作家群」。其後,蕭紅在武昌水陸前街小金龍巷25號的寓所與端木蕻良相遇結識,蕭紅在與蕭軍分手後,懷著蕭軍的孩子與端木蕻良結婚。最終在淪陷區的香港因病逝世。

演員

演員 角色 備註
湯唯 蕭紅
馮紹峰 蕭軍
王志文 魯迅
朱亞文 端木蕻良
黃軒 駱賓基
郝蕾  丁玲
袁泉 梅志 胡風夫人
田原 白朗 羅烽夫人
丁嘉麗 許廣平 魯迅夫人
王千源 聶紺弩
沙溢 舒群
祖峰 羅烽
張譯 蔣錫金
馮雷 胡風
袁文康 汪恩甲 蕭紅未婚夫
陳月末 金劍嘯
王紫逸 張梅林
張嘉譯 周鯨文
王景春 老黃
楊雪 許粵華 黃源夫人
焦剛 黃源
張博 汪恩甲兄
張瑤 周穎 聶紺弩夫人
姜斯琪 蕭紅
白德璋 蕭紅祖父
凌正輝 張秀珂 蕭紅之弟
宋寧 陸哲舜 蕭紅表哥
錢波 老斐
胡世群 王玉祥 王林之弟
屈菁菁 王林
唐藝昕 程涓
呂思睿 周海嬰 魯迅之子
張魯一 茅盾
王凱 靳以
楊波 宇飛
李晨琛 張慕陶
曹衛華 于毅夫
馬達 李樹培 養和醫院醫生
Remove ads

製作

籌備

許鞍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幾十年前就想把女作家蕭紅的一生拍成電影,因為覺得她是一位很好的作家,她的生平非常值得拍,但找資金和編劇都很難。真正開始計劃拍是在2006年拍完《姨媽的後現代生活》之後,當時有投資人表示想拍蕭紅的生平,覺得正中下懷。編劇李檣為了搜集史料、創作本片劇本用了近三年的時間,在那期間她拍了三部香港題材的電影。[5]

拍攝

  • 2012年12月12日在哈爾濱開機拍攝[6]。在哈爾濱武漢上海山西北京青島等地取景。
  • 導演許鞍華湖北武漢勘景時發生劇本失竊事件,放在車上的手提包被竊,除了兩支手機、約兩萬元人民幣、證件,此片的劇本亦被盜走。此失竊事件引起大陸警方的重視。在調查多日後,成功逮捕竊賊,尋回證件及劇本[7]
  • 2013年5月4日下午,《黃金時代》歷經144天拍攝後,正式殺青[8]
  • 2013年12月27日,正式公開此片首波劇照[9]
  • 製片方公布演員總片酬僅為370萬人民幣,其中馮紹峰零片酬請纓出演蕭軍。[4]

許鞍華表示,採用演員們經常對著攝影機進行獨白活動是編劇李檣的想法,當他提出這個創意時,她很快就被說服了:「這個敘事手法非常新,提供了各種角度來看人物,保持了一種開放性。而且演員們在演戲時對於這種手法也很適應,他們很興奮。」[10]

相關紀錄片

2014年5月7日,以電影《黃金時代》為基礎、由太空堡壘聯合出品和承製的一部伴生紀錄片《她認出了風暴》[11]「重走蕭紅路」巡演的首站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啟動,接下來還將依次現身其它幾座城市。紀錄片在章海寧、張抗等專家、故人的敘述聲中,真實記錄了劇組跋涉上萬公里的實景拍攝歷程,並重現了蕭紅當年從哈爾濱、北京、青島、上海、武漢到香港的漂泊軌跡,用150分鐘還原了一個歷史上最真實客觀的蕭紅。[12]

評價

網易影評認為:「《黃金時代》所下的功夫,是顯而易見的。斟酌的詞句,精美的服裝,細緻的場景、道具。雖然敘事不完全線性,也比較複雜,但是三小時看下來並不冗長。陌生化是來自德國劇作家布萊希特的戲劇理論,是本片拍攝的形式之一,即演員都在劇中「發現」攝影機,對著觀眾獨白內心。不過導演在表演中做的陌生化調度不多,安置的獨白更像是採訪,大約有十幾個人對著鏡頭講述自己跟蕭紅的故事,或者他們對蕭紅的認知。影片的形式感極強,這樣的嘗試在現階段的中國電影中是非常少見的,對於剛剛培養起來的院線觀眾而言,必定是過於先鋒了,可是導演的探索精神依然值得稱道。」[13]

新浪娛樂寫到:「《黃金時代》是一部糅雜了偽紀錄片舞台劇和傳統電影風格的影片。第一幕黑白畫面開始,就是蕭紅在鏡頭前介紹自己的生平,生於何年死於何日,形式感極強。此後影片轉為彩色,導演從蕭紅的童年時代開始,緩緩勾勒這位作家的生平。為了突出部分段落的重點,導演許鞍華還把部分時空打亂,用邏輯而非時間講述故事,呈現出片段化的敘事風格。影片的一大特點,就是很多演員出演的片中角色,以訪談的形式突然面對攝影機介紹故事背景和人物命運,這種類似於獨家專訪或者「焦點訪談」的處理,讓人想到了美劇《摩登家庭》。人物表演過程中突然對著鏡頭說話,也與美劇《紙牌屋》甚至是國產電視劇《武林外傳》有異曲同工之妙。」[14]

廣州日報》:「對於那些不熟悉上世紀30年代文學的觀眾來說,繁多的人物、演員直面鏡頭的講述、朗誦體的台詞,對觀影造成了一定的障礙,讓他們出了戲。尤其是聶紺弩、白朗、蔣錫金對於未發生的事情的「預言」,會引起觀眾對於電影時空時態的疑惑,也讓觀眾意識到這些演員正在「搬演」那個人物。電影好不好看,取決於觀眾本身,只有讀過蕭紅文章的人,才會體會到她脆弱與英武的一面的巨大差距。電影和文學,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缺少任何一面,都讓你失去接近、理解蕭紅的資本。湯唯沒演出那個敏感、自憐而又缺乏自信的蕭紅,但對於感情戲份她勉強勝任,台詞功力相比電影的一眾配角來說差距很大。馮紹峰演的蕭軍顯得不夠粗暴、大男人,東北男人的味道也不醇正。相反,其他配角相當出彩。影片看起來更像是「蕭紅被嫌棄的一生」,如果不了解那段歷史,你可能只會看到蕭紅不斷被各種男人嫌棄、背叛的故事,對於其中的具體原因卻沒有過多解釋,尤其是男方的原因鮮少提及。」[10]

Remove ads

票房

影片的票房成績不夠理想,從10月1日至10月7日的黃金周期間,中國大陸七天僅收穫3640萬人民幣,最終取得5157萬,與7000萬投資成本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業內人士認為票房不佳的理由包括:片長三小時讓一些觀眾望而卻步;蕭紅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不夠大;影片的晦澀沉重氣質不符合國慶檔期的氣氛[15];片方試圖用商業片的模式來操作文藝片的發行[16][17]

香港首周收124萬港元列第九位。[18]

獎項及提名

更多資訊 獎項, 類別 ...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