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黃馮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黃馮基越南語Hoàng Phùng Cơ),(未知—1787年),白鶴雲谷人[1]越南後黎朝末期的軍事人物,封碩武公

生平

招安為官

最初,黃馮基與阮有求在北河起義對抗鄭主政權。景興七年(1746年),黃馮基接受朝廷招安[2]。期後,黃馮基成為朝廷官軍將領協助討伐游賊,他在景興二十七年(1766年)以山西畱守身份討平了山西游賊和興化草寇。景興二十九年(1768年),朝廷在黃馮基建議下出大兵圍剿黃文質[3]

景興三十五年(1774年),黃馮基已經被加封為碩武侯,其時他作為部將跟隨黃五福南征,大軍順利平定阮主政權的富春,並繼續南下與西山政權交戰。[4]當時西山將領阮集亭的部下多廣東人,作戰勇猛,黃五福的前隊不能抵擋,黃馮基與黃廷體在戰場上以輕騎突入殺西山士兵甚眾,最終使得阮集亭軍隊敗走。[5][6]鄭兵追擊至青河社而止,並招安了阮岳,隨後於十月北返回國。[7]

景興三十九年(1778年),黃馮基以大司空、左右步軍督領身份往征水匪,隨後順利平定,得到鄭森的陞賞。[8]

景興四十五年(1784年),黃馮基已官至山南鎮守、碩郡公。鄭森的長子鄭棕推翻了同父異母的弟弟鄭檊稱王,然而手下的三府兵自恃有功而十分驕橫,黃馮基於是和佃岳侯阮條一起密謀入京誅殺驕兵,但最終驕兵劫持王府不能成功。[9]景興四十六年(1785年)三月,黃馮基改任山西鎮守。[10]

Remove ads

拒敵西山

景興四十七年(1786年)六月,西山朝阮文惠打著「扶黎滅鄭」的旗號,率武文任阮有整進攻北河的鄭主。鄭棕先是派泰亭侯鄭自權率兵抵抗,然而麾下丁鍚壤范吳俅黃廷體等部接連大敗,阮文惠趁勢攻入其都昇龍近畿。鄭棕問計於參從陳功爍,功爍對曰「京師天下根本,不可遠離。倘有緩急,亦當背城一戰」,於是鄭棕召黃馮基入衛。黃馮基入京後向鄭棕說「臣父子九人,願以死報國,誓不與此賊俱生」,鄭棕壯之,賜餉銀五千兩,黃馮基於是率山西兵到萬春湖,又以水軍陳船於翠靄江對陣。當時西山軍乘東南風擊破水軍,砍殺偏將管前優隊阮仲𤒈、管前擇隊吳景桓,隨後西山軍乘其不備上岸,突襲正在用飯的黃馮基軍隊,官兵死者不可勝計。黃馮基八個兒子有六個在此役力戰而死,只有剩餘的兩個兒子保護黃馮基奪路而走。[11][12]

七月,西山阮惠昇龍消滅鄭主政權,鄭棕自殺身亡,黎顯宗隨後也病亡,於是阮惠允許皇太孫黎維缺字圖片即位,是為昭統帝。阮惠撤軍南還後,鄭家的親屬鄭棣在文江招集兵馬,率領鄭府舊部渡靑池至西龍宮,夜鳴樓鼓,召集百官,要求鄭棣襲王位,但後來一番權力鬥爭後,鄭家最終推舉避居彰德的鄭槰即王位、總國政,是為晏都王。[13]當時昭統帝和鄭槰爭權,黃馮基自山西招募兵馬入京後選擇支持鄭槰,使得鄭槰最終掌握大權,而黃馮基則出任中軍左都督掌府事,加爵碩武公[14][15]

冬十一月,由於當時昭統帝「每事牽制朝廷,紛然無定」,鄭府大臣楊仲謙鄭槰誅殺帝黨,廢立黎帝,鄭槰心動並引兵犯闕,昭統帝也召集皇親舊兵入衛,京城大亂。黃馮基向來與楊仲謙不和,也不想自己犯下惡名,因而率本部兵驅逐鄭兵,謀反之事於是失敗。然而,昭統帝因極為憤怒而密詔阮有整入衛勤王,阮有整召集兵馬接連大破鄭兵,長驅而進,黃馮基認為自己勢孤,於是便扔棄鄭槰引兵返回山西。[16]

昭統元年(1787年),阮有整在掌握政權後權勢更甚鄭主,號稱「屢廢朝謁,肆門下所爲,四方豪傑失望,所在驅煽,莫不以續鄭、誅有整爲名」。八月,黃馮基以誅殺阮有整、扶持黎室爲名引兵東下,檄令廣、國諸路舉兵入衛,黃軍先在大馮擊敗阮有整部將阮遹,兒子黃嘉建議乘勝長驅直抵京城,黃馮基卻說「吾擒有整,如捕小兒耳。且暫休追奔未晚」。阮遹見黃軍未追,於是收捨部卒,調頭突擊,正在造飯的黃軍始料未及,全軍大潰,馮基與其子騎象力鬭,遹兵四面圍之,阮有整又領兵抵達突軍合射,馮基自象而落,被檻送京師。阮有整原擬斬首示眾,但昭統帝以黃馮基曾經挫敗鄭槰謀反,改賜自鴆仰藥而死。[17]

評價

欽定越史通鑑綱目》:「黃馮基亦反覆之徒耳,何得稱爲名將。」

參考資料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