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黃詩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黃詩厚(英語:Alice S. Huang,1939年3月22日—),美籍華裔病毒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生平
1939年出生於中華民國大陸時期的江西省南昌市,[1]1949年赴美,[2]在衛斯理學院讀了兩年[3][4],1966年獲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博士學位。後師從戴維·巴爾的摩做博士後研究,1968年與其結婚。1971年起擔任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和分子遺傳學教授二十餘年。[1]曾任紐約大學(NYU)理學院院長,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董事。[5]2004年成為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董事。[2]2010年2月成為美國科學促進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簡稱AAAS)主席。曾獲Eli Lilly免疫學和微生物學獎。[6]
1969年在擔任麻省理工學院生物系研究員時,以病毒缺陷干涉粒子獲得第一件專利,隨後又發展出測試細菌附著力的技術而獲得另一件專利。她與戴維·巴爾的摩的研究專注於病毒的繁殖,研究RNA病毒如何於宿主細胞內複製出其RNA基因體。她們首先發現一種可以利用原先的病毒RNA作為模板來複製出新的RNA基因體的RNA聚合酶,並合作發表了一系列的論文,闡述RNA聚合酶的複製方式與調控機制。這些研究經驗與成果,奠定了戴維·巴爾的摩之後發現反轉錄酶,利用RNA為模板來製造出DNA的重大發現基礎,進而使戴維·巴爾的摩榮獲1975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7]。
Remove ads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