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黑龍會
秘密结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黑龍會(日語:黒龍会〔黑龍會〕/こくりゅうかい Kokuryū-kai),日本軍國主義和泛亞主義組織,成立於1901年。1945年遭勒令解散,2008年重建。
![]() |
歷史
學者趙金鈺在《日本浪人與辛亥革命》一書中,參考了日本學者久保田文次等人的著述,指出「孫中山出讓滿蒙」的說法,最早見於記載的是1932年出版、黑龍會首領內田良平的《日本之亞細亞》一書,是日本右翼為入侵中國捏造的。[1]:73該書中記載孫中山同內田良平的首次談話的發生在1898年,孫中山稱:「吾人之目的在於滅滿興漢,革命成功之時,即使以諸如滿、蒙、西伯利亞之地悉與日本,當亦無不可。」[1]:71但是第一,1898年,黑龍會還沒有成立,內田良平不過是玄洋社社員,不是首領,首領是頭山滿。孫中山同他初次見面,不可能同他談國家的領土歸屬問題;第二,1898年孫中山還沒有舉行大規模武裝起義的計劉,而是準備同康有為、梁啓超聯合,故不會有迫切取得日本經濟援助的要求;第三,兩年後舉行惠州起義時,則有菲律賓獨立軍領袖阿坤鴉度贈款十萬元、香港富商李紀堂出資二萬元、福岡實業家中野德次郎捐款五千元、李鴻章幕僚劉學詢贈送三萬元,即便那時也不必以滿蒙去交換援助。[1]:73其它的孫中山類似承諾,如1907年日本政府驅逐孫中山出境,內田良平的解釋是「孫文從去年以來,一再向我朝野人士說:『如果日本援助中國革命,就將滿蒙讓給日本。』」遭到清政府的抗議,但這些都是內田良平的孤證,沒有具體時間、地點和其他證人的支持。[1]:72實際上,遲至1978年才出版、但從1927年動筆的內田良平自傳中,在寫到與孫中山在1898年的談話時,並沒有孫中山承諾出讓滿蒙的記錄。[1]:74反而是在1900年,內田良平在福岡的一次講話中,表達了他自己有這樣的想法。[1]:74內田良平在1932年出版的《日本之亞細亞》捏造孫中山的談話,因為內田良平已於1931年11月成立了法西斯主義的大日本生產黨,需要製造日本侵略中國東北的歷史依據。[1]:74
日本神戶大學大學院教授王柯在《民權、政權、國權——中國革命與黑龍會》一文中的結論是:孫中山,黃興、宋教仁、陳其美等許多辛亥革命的領袖,都和日本大陸浪人發生過種種聯繫,都曾經得到過日本大陸浪人的有力支持。但是,直到今天發現的各種歷史文獻資料,還不足以證明這些革命領袖們當年的確向日本的大陸浪人做出過割讓領土的正式承諾。王柯同時指出,為什麼內田良平等日本大陸浪人會按照孫中山等革命黨人「滅滿興漢」的思想脈絡中強調他們從中國分裂「滿蒙」的合法性?因為他們從革命家提出的「滅滿興漢」和「驅除韃虜」中看到了一種將中國的東北和內蒙古地區、甚至西藏地區囊括進日本勢力範圍,甚至變為日本領土的契機。可惜的是,孫中山等革命領袖當年也並不是沒有察覺到日本大陸浪人的這一動機,也許是認為必須真正實施「滅滿興漢」和「驅除韃虜」,也許是為了得到支援以便早日達到推翻滿清政府、奪取政權的目的,他們從來沒有對大陸浪人的這一想法進行正式批評。作者最後希望讀者思考民族國家思想出現在中國近代史上的利弊。[2]
日俄戰爭後,黑龍會與日本軍部緊密合作,先後參與鎮壓米騷動和關東大地震後屠殺朝鮮僑民。
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後,與數個右翼團體結成大日本生産黨[3],支持軍部,鼓吹反共主義。1934年,內田良平因捲入昭和神聖會事件而被迫淡出黑龍會,改由頭山滿主持黑龍會。
Remove ads
黑龍會在2008年7月26日重新成立,發起人是舊黑龍會創辦人遺屬田中健之、舊黑龍會核心人物頭山滿的孫兒頭山立國等人,是一個右翼、國家主義、反共主義組織[4]。
批評
歷史學者宋念申《發現東亞》一書中寫道:黑龍會當然不代表亞細亞主義全部的理念和實踐,但在近衛文麿政府提出「大東亞共榮」綱領後,「亞洲」成了法西斯主義的新修辭。1946年,駐日盟軍總司令部解散了黑龍會。這個風雲一時的社團,連同其代表的亞細亞主義意識形態一起,隨著日本戰敗退出了歷史舞台。亞細亞主義看上去更像一個矛盾體,掙扎在殖民與反殖民、帝國與反帝、現實主義與理想主義、國家主義與國際主義、種族主義與族裔平等之間,並不像戰後看上去的那樣簡單。弔詭之處在於:它雖然批判殖民現代性,自身卻植根於其中,無法從根本上超越之,只能以新壓迫來反舊壓迫,以新霸權對抗舊霸權。在這個意義上,亞細亞主義的失敗不可避免:它的亞洲振興必須以殖民亞洲為手段。[5]
代表人物
- 清藤幸七郎
- 葛生能久
參考來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