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默拉納額什丁麻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默拉纳额什丁麻扎map
Remove ads

默拉納額什丁麻扎維吾爾語مەۋلانە ئەرشىدىن مازىرى‎,拉丁維文:Mewlane Ershidin Maziri),又稱為默拉納和卓墓[書 1],是將伊斯蘭教傳入東察合台汗國和卓額什丁及其家屬的麻扎(陵園)。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庫車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快速預覽 默拉納額什丁麻扎,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歷史

額什丁的祖先來自布哈拉,他的父親賈拉里丁是一位蘇菲派教團的首領。在成吉思汗攻下布哈拉城之後,額什丁的父親前往位於新疆羅布泊一帶的怯台鎮。不過在此傳道受挫的賈拉里丁之後又前往如今阿克蘇市阿依庫勒鎮。在這裡額什丁出生,同時賈拉里丁的聲望也不斷升高,並接觸到了東察合台汗國的汗,禿忽魯帖木兒。賈拉里丁趁著禿忽魯帖木兒來到阿克蘇之際,開始對他進行宣教。不過不多時,賈拉里丁去世,宣教的任務交給了他的兒子額什丁身上。在額什丁的引領下,禿忽魯帖木兒在公元1347年正式成為了信仰伊斯蘭教穆斯林。在禿忽魯帖木兒的影響下,十六萬蒙兀兒人皈依了伊斯蘭教。隨著信眾的增多,額什丁的地位和權利也開始增長。他先後培養了72名大毛拉,237名毛拉作為親信。額什丁在宗教上的影響遍及整個南疆地區,其家族和親信也成為顯赫一時的和卓勢力。在禿忽魯帖木兒去世時,更是由他決定了汗位繼承權的歸屬。因為有東察合台汗國汗的支持,額什丁和卓的影響力整個阿克蘇、察力失(今焉耆縣)、喀什噶爾英吉沙葉爾羌等南疆地區,甚至吐魯番東疆部分地區,而他則以庫車為中心指揮各地。額什丁最終在大約15世紀去世[刊 1][刊 2]

默拉納額什丁麻扎的默拉納即毛拉(學者、先生),麻扎即麻札(墓)[書 2]。額什丁的麻扎原本是他傳道的罕尼卡(道堂)清真寺,在他死後才修建成麻扎。麻扎曾幾次翻新、重建,現存的建築主要是在洪福汗國首領阿古柏統治庫車時期重新修葺並被擴建為的綜合宗教場所。1962年,默拉納額什丁麻扎被列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20世紀80年代,庫車縣文物管理所新修建了西牆、東牆和南牆並安裝了大門。2013年,清真寺被中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書 3][書 4]

Remove ads

現狀

默拉納額什丁麻扎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庫車市新城西700米處,地處庫車新城與老城的相交之地。麻扎保護邊界北側40米處為卡魯庫水渠,向東距離烏恰幹渠的分支80米[書 5]。默拉納額什丁麻扎坐北朝南,麻扎面積1.5萬平方米,主要建築由陵寢、清真寺、門殿等構成。建築分布在麻扎的前院、後院和東院內[書 6]。所有建築中,墓室和禮拜殿的一段柱廊修建時間最久,庭院門殿、清真寺則為後建[書 7]

清真寺位於麻扎的西側,因麻扎得名,其名稱為默拉納額什丁清真寺。清真寺主要分為宣禮塔和禮拜殿,宣禮塔高近9米,有兩層呈邊長5米正的方形塔身。是磚砌結構建築。宣禮塔頂呈拱形,門洞開在塔體正中。正面塔體裝飾有綠色玻璃花紋方磚,正面塔體有10個龕。清真寺禮拜殿在宣禮塔西側,是具有伊斯蘭建築風格的建築,清真寺面積572平方米,可供千餘人同時禮拜。清真寺共二層,其中底層為密肋式平頂,二層則為拱頂,拱頂外嵌有彩色琉璃磚[書 2][書 3][書 5][書 6]。清真寺分為內外兩殿,外殿有柱,其中中間四根柱頂部為八瓣花式柱頭,四周的柱子頂部則刻有八個龕型圖案。外殿的柱身、大梁、密肋梁上都刻有牡丹花、桃花、石榴花、牽牛花等花紋。內外殿正西方有拱形門,門框上有收到佛教影響的八瓣紅色蓮花作為裝飾[刊 3]。禮拜殿西廊檐下牆上掛有「天方列聖」之牌匾,牌匾兩側有題記。該牌匾為光緒七年(1881年),李藩所題寫的漢字匾額[書 2][書 3][書 5]

額什丁的陵寢位於在清真寺的東側,也是墳場的中心,是平面呈邊長16米正方形的有檐式平頂土木結構建築,陵寢高約4.5米。其間環繞有走廊供參拜者觀瞻,檐下刻有阿拉伯文銘文。陵寢四周為土牆有木製暗窗格圍欄,其中西面圍欄的正中有兩扇木製暗花格木門。窗櫺的花紋有龜背紋、交碗菱花以及步步錦、卍字紋等多種圖案。門框和牆壁上有插有菊花或夾竹桃的花瓶彩繪[書 5][刊 3][書 6]。陵寢內的墓冢覆蓋有各色布幡[書 2][書 5]。額什丁的家屬墓則分布在額什丁陵寢周圍形成墳場[書 8]

Remove ads

圖庫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