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122毫米榴彈炮M1938 (M-30)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122毫米榴彈炮M1938 (M-30)是一種蘇聯生產的121.92毫米榴彈炮。這種武器是20世紀30年代末期由F.F.彼得羅夫(俄語:Фёдор Фёдорович Петров)所領導的團隊設計的,其生產期從1939年一直持續到1955年,之後被2A18 (D-30)榴彈炮取代。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這種火炮是蘇聯紅軍師級作戰單位的主力支援火炮,納粹德國和芬蘭軍隊也裝備了一些繳獲來的M30型火炮。二戰結束後,許多社會主義國家從蘇聯接收了大量的該型火炮,就算在21世紀M30型榴彈炮仍然活躍於中東地區與各個衝突區的戰場之中。
Remove ads
發展
20世紀30年代中蘇聯紅軍的領導者開始尋找一種新式的師級榴彈炮來替代一戰時期殘留下來的落後裝備,像是M1909和M1910式122毫米榴彈炮。最初的嘗試性設計是在德國工程師監督下由KB-2 設計局完成的Lubok方案,這一方案在1932年通過了審核並在1934年被命名為1934型122毫米榴彈炮。它擁有一根23倍口徑長度的身管(約 2.8米),俯仰角範圍在7°至50°之間,戰鬥全重為2.25噸,行軍重量則為2.8噸。同前任一樣,Lubok可以轉換為行軍狀態並裝備有懸掛系統,不過它的車輪輪胎太薄,其最大速度只有每小時10公里。不管怎麼說這一型號還是要比M1910強許多,然而在1934、35年間生產出8門之後它的製造工作就中斷了,這可能和KB-2設計局的解散有關。[1]
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蘇聯考慮轉而使用其他國家所流行的105毫米榴彈炮。小一號的炮彈意味著火炮可以更輕,部署起 來更靈活,另一方面威力也一會小一些。同時,過去的俄國和現在的蘇聯都沒有生產或使用105毫米榴彈炮的經驗,而122毫米火炮則是長期以來一直在生產並 被使用的一種主力武器,已經生產出的彈藥數量也很多。在General Staff I. I. Egorov的支持下,蘇聯紅軍最終回歸到了122毫米口徑的火炮上。[2]
到1938、39年時已經有3種不同的122毫米榴彈炮設計方案處於審核之中,分別是由GAU下令,UZTM (烏拉爾重型機械廠,Уральский Завод Тяжёлого Машиностроения, УЗТМ)設計的U-2方案。Motovilikha設計的M-30方案, V. G.Grabin領導的92兵工廠設計的F-25方案。
U-2方案使用21倍口徑長的炮管,炮室容積3升,採用了橫向滑動炮閂並裝備了炮口制退器,戰鬥重量2030千克。這一方案1939年2月5日開始接受審查,由於缺乏運載能力以及彈道學性能低下而被拋棄。F-25方案使用23倍口徑長的炮管,炮室容積3.7升,戰鬥全重1830千克。由於M-30方案已經開始接受評估,GAU在1939年3月23日取消了F-25方案,M30方案在多次修訂後於1939年9月被定型為122毫米師級榴彈炮M1938,(俄語:122-мм гаубица образца 1938 года (М-30))[1]
Remove ads
生產
1940年第92兵工廠和第9兵工廠率先開始生產M-30榴彈炮,前者只參與了一年的大規模生產。除了牽引火炮以外,第9兵工廠還生產了一批供SU-122自走炮使用的M-30S炮管。[3]
M-30s產量.[1] | |||||||||||
年份 | 1940 | 1941 | 1942 | 1943 | 1944 | 1945 | 1946 | 1947 | 總量 | ||
產量/門 | 639 | 2762 | 4240 | 3770 | 3485 | 2630 | 210 | 200 | 19266 | ||
年份 | 1948 | 1949 | 1950 | 1951 | 1952 | 1953 | 1954 | 1955 | |||
產量/門 | 200 | 250 | - | 300 | 100 | 100 | 280 | 100 |
服役



1943年開發出了自衛用的穿甲彈,在這之前操作人員被告知可以相信榴彈爆炸時的反裝甲能力。根據一份1943年的德國報告,曾有一輛虎式坦克被SU-122發射的高爆彈重創。[4]
M30可以由馬匹、卡車牽引前進,緊急時還可由炮兵人力牽引。60年代之後,該型火炮開始被D-30型榴彈炮取代,不過蘇聯60年代所拍攝的炮兵教學電影中依然是使用M30作為講解對象,因為作者們認為該型火炮更具有代表性。
1941年和1942年中有大量的M-30被納粹德國俘獲並賦予12,2 cm s.F.H.396(r)的編號,德國在1943年為這些火炮生產了42萬4千發122毫米炮彈,1944年69萬6千枚,戰爭的最後一年則下降至13萬3千枚。有些M-30被用在了德國的大西洋防線中。[5]
芬蘭陸軍也俘獲了41門M-30並將其編作 122 H 38,它們共發射了13298發炮彈。這些火炮受到了炮兵的歡迎,有些直到80年代中期還在用於訓練新兵。[6]
二戰結束以後蘇聯將該型火炮交付給了世界範圍內的多個國家,例如埃及和敘利亞就在阿以衝突中使用了它,有部分M-30還被以色列俘獲並在以色列國防軍中服役。中華人民共和國也在該型火炮的基礎上仿製出了54式122毫米榴彈炮。[7]
改型
彈藥
M-30可以發射蘇聯紅軍業已裝備的各型122毫米炮彈,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和二戰結束後又開發出了幾種新式的炮彈。
可用的彈藥[1] | |||||
類型 | 型號 | 彈丸重, 千克 | 戰鬥部裝藥量, 千克 | 初速, m/s (最大) | 射程, m |
反裝甲彈藥 | |||||
高爆破甲彈(HEAT) | BP-460A | 335(用4號藥包發射) | 2,000 | ||
高爆榴彈 | |||||
高爆榴彈, 鋼製彈體 (在30直徑範圍內以1000個金屬破片殺傷人員) | OF-462 | 21.76 | 3.67 | 515 | 11,720 |
榴彈, 剛性鑄鐵彈體 | O-462A | 21.7 | 458 | 10,800 | |
榴彈, 剛性鑄鐵彈體 | О-460А | ||||
老式高爆彈 | F-460 | ||||
老式高爆彈 | F-460N | ||||
老式高爆彈 | F-460U | ||||
老式高爆彈 | F-460K | ||||
榴霰彈 | |||||
配45秒延時引信榴霰彈 | Sh-460 | ||||
配T-6引信管榴霰彈 | Sh-460T | ||||
化學彈 | |||||
填充有化學戰劑的高爆破片彈 | OKh-462 | 515 | 11,800 | ||
化學彈 | Kh-462 | 21.8 | - | ||
化學彈 | Kh-460 | - | |||
其他彈種 | |||||
照明彈 | S-462 | - | 479 | 8,500 | |
宣傳彈 | A-462 | - | 431 | 8,000 | |
煙幕彈 | D-462 | 515 | 11,800 | ||
煙幕彈 | D-462A | 515 | 11,800 |
Remove ads
來源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