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1982年歐洲歌唱大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1982年歐洲歌唱大賽(英語:Eurovision Song Contest 1982)為第27屆歐洲歌唱大賽。它於1982年4月24日在英國北約克郡哈羅蓋特舉行。主持人是簡·李明。
德國選手妮可憑藉歌曲《一點點和平》 "Ein bißchen Frieden"獲得了冠軍。德國獲得的總分是亞軍以色列的1.61倍,這是當前得分體系下的最高記錄,直到2009年挪威才獲得冰島的1.78倍。這首歌還使作曲家拉爾夫·西格爾和伯恩德·梅農格鞏固了德國歐洲歌唱大賽的傳統,在《一點點和平》前後錄製了18支歐洲歌唱大賽歌曲,其中13首是德國的歌。
這是德國第一次贏得比賽。 自比賽開始以來,他們每年都參加決賽。
Remove ads
主辦場地

哈羅蓋特是英格蘭北約克郡的水療小鎮。從歷史上來講,該鎮是西約克郡的騎馬場,是一個旅遊勝地,其遊客景點包括水療和哈洛卡爾花園。附近是約克郡谷地國家公園和傑出自然風景區尼德代爾。哈羅蓋特起源於17世紀的兩個較小的定居點,即哈羅蓋特高地(High Harrogate)和哈羅蓋特低地(Low Harrogate)。在16世紀發現水域後,該鎮在喬治時代被稱為「英國水療勝地」(The English Spa)。在17和18世紀的(含鐵)「鐵劑」水域是一個流行的保健治療和富裕,但體弱多病的遊客湧入顯著促進了該鎮的財富。
哈羅蓋特會議中心被選為比賽的舉辦地。大型會展中心在比賽開始前不久就開放,並且是在2000個座位的主要禮堂舉行的第一場大型活動。
Remove ads
參賽國

參賽國
過去參賽過,但本年未參賽國
比賽開幕時顯示了一張歐洲地圖,翻譯為「哈羅蓋特在哪裡?」 從各個國家/地區的語言在屏幕上彈出。問題始終是使用各自國家/地區的歌曲演唱所用的語言,但愛爾蘭除外。愛爾蘭的參賽歌曲用英文演唱,而地圖中問題的翻譯是愛爾蘭語。然後,地圖放大到哈羅蓋特在約克郡的位置,然後是介紹該城市的介紹影片。
希臘本應參加由德彌斯·阿達瑪迪迪斯演唱的歌曲《四十五個女孩》"Sarantapente kopelies" (Σαρανταπέντε κοπελιές) 參加比賽。儘管被抽籤為第二位出場,但希廣電在比賽開始前幾週就退出了比賽。
1981年11月,法國的國家廣播公司法國電視一台拒絕參加1982年的歐洲歌唱大賽,娛樂部門負責人皮埃爾·布特勒(Pierre Bouteiller)說:「缺乏才華和歌曲的平庸令人生厭。歐洲歌唱大賽是「無國籍的里程碑」,有時被翻譯為「胡說八道」(drivel)」[1],在公眾的強烈抗議之後,法國電視二台成為了歐洲歌唱大賽的新廣播公司,使該國於1983年重返比賽。
1981年獲勝者野性呼喚樂團並沒有遵循前一年獲勝者將獎盃交給現任獲獎者的傳統。
愛爾蘭樂隊薯片樂團在其國家決賽中失利,如果他們能成功的話,將導致同一歐洲電視網中兩個同名同名樂隊的獨特情況(另一個是瑞典)。
今年,在特定國家/地區的明信片(除了沒有評論員的以色列和南斯拉夫(其評論員都在自己的國家/地區)以外的國家/地區的明信片之前),攝像頭將放大到該國廣播公司的評論框會給出手勢,例如揮手。明信片將以屏幕上該國的國旗和該國的國歌摘錄開始(儘管在英國,歌曲的演奏是希望與光榮的土地,而不是天佑女皇,而以色列的明信片以摘錄自讓我們歡樂[2]而不是希望曲)。
Remove ads
指揮家
結果
今年的決賽有18位選手。從那以後,再也沒有一年在決賽中有這麼幾個競爭對手了。
Remove ads
投票過程
每個國家都有一個陪審團,他們的前十首歌曲獲得12、10、8、7、6、5、4、3、2、1分。
德國有表現出色的優勢。拉爾夫·西格爾和伯恩德·梅寧格在1980年排名第二,而一年前在都柏林排名第二。冠軍妮可擊敗最近的競爭對手61分,超過1300萬西德人在電視上觀看了她的勝利。德國幾乎是整個投票過程的最高領導人。
妮可繼續用英文,法文和荷蘭文以及德文演唱她的歌曲的複音,在哈羅蓋特會議中心的受邀聽眾的歡呼聲中為她鼓掌感到高興。她的歐洲歌唱大賽獲獎者《一點點和平》的英文版(也由西格爾和羅伯特·榮格製作)隨後在英國單打榜上排名第一。
得分
Remove ads
以下為各國在投票中給予最高12分的參賽國列表:
重返賽場的歌手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