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1991年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選舉
第2屆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選舉;國民大會首度全面改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國民大會第二屆國民大會代表選舉是依據李登輝總統於1991年5月1日所公布之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五條規定,中央選舉委員會於1991年12月21日舉行投票,首次在中華民國自由地區辦理國民大會代表的全面改選[1]。此次選舉總計有627人參選,選出第二屆國大代表共325席,包含219名區域代表、6名山胞代表、80名全國不分區代表、20名僑居國外國民代表。



無黨籍:2席
總選舉人數共13,083,119人,出席投票者8,938,622人,投票率為68.32%。選舉結果,中國國民黨當選254席,民主進步黨獲得66席,全國民主非政黨聯盟3席,無黨籍2席。
Remove ads
選舉概況
候選人數
選舉結果
選舉結果,中國國民黨當選254席,民主進步黨獲得66席,全國民主非政黨聯盟3席,無黨籍2席。
Remove ads
![]() | |||
臺北市第一選區 | 臺北市第二選區 | 臺北市第三選區 | 臺北縣第一選區 |
臺北縣第二選區 | 臺北縣第三選區 | 臺北縣第四選區 | 臺北縣第五選區 |
臺北縣第六選區 | 臺北縣第七選區 | 基隆市 | 宜蘭縣第一選區 |
宜蘭縣第二選區 | 桃園縣第一選區 | 桃園縣第二選區 | 桃園縣第三選區 |
桃園縣第四選區 | 桃園縣第五選區 | 新竹縣 | 新竹市 |
苗栗縣第一選區 | 苗栗縣第二選區 | 臺中縣第一選區 | 臺中縣第二選區 |
臺中縣第三選區 | 臺中縣第四選區 | 臺中市第一選區 | 臺中市第二選區 |
彰化縣第一選區 | 彰化縣第二選區 | 彰化縣第三選區 | 彰化縣第四選區 |
南投縣第一選區 | 南投縣第二選區 | 雲林縣第一選區 | 雲林縣第二選區 |
嘉義縣第一選區 | 嘉義縣第二選區 | 嘉義市 | 臺南縣第一選區 |
臺南縣第二選區 | 臺南市第一選區 | 臺南市第二選區 | 高雄市第一選區 |
高雄市第二選區 | 高雄縣第一選區 | 高雄縣第二選區 | 高雄縣第三選區 |
高雄縣第四選區 | 屏東縣第一選區 | 屏東縣第二選區 | 花蓮縣 |
臺東縣 | 澎湖縣 | 金門縣 | 連江縣 |
平地原住民 | 山地原住民 |
![]() | |||
臺北市第一選區 | 臺北市第二選區 | 臺北市第三選區 | 臺北縣第一選區 |
臺北縣第二選區 | 臺北縣第三選區 | 臺北縣第四選區 | 臺北縣第五選區 |
臺北縣第六選區 | 臺北縣第七選區 | 宜蘭縣第一選區 | 桃園縣第一選區 |
桃園縣第二選區 | 桃園縣第三選區 | 桃園縣第四選區 | 桃園縣第五選區 |
新竹縣 | 苗栗縣第一選區 | 苗栗縣第二選區 | 臺中縣第一選區 |
臺中縣第二選區 | 臺中縣第四選區 | 臺中市第二選區 | 彰化縣第一選區 |
彰化縣第二選區 | 彰化縣第三選區 | 彰化縣第四選區 | 南投縣第二選區 |
雲林縣第一選區 | 雲林縣第二選區 | 嘉義縣第一選區 | 嘉義縣第二選區 |
嘉義市 | 臺南縣第一選區 | 臺南縣第二選區 | 臺南市第一選區 |
臺南市第二選區 | 高雄市第一選區 | 高雄市第二選區 | 高雄縣第一選區 |
高雄縣第二選區 | 高雄縣第三選區 | 高雄縣第四選區 | 屏東縣第一選區 |
屏東縣第二選區 | 花蓮縣 | 臺東縣 | 澎湖縣 |
金門縣 | 連江縣 | 平地原住民 | 山地原住民 |
![]() | |||
基隆市 | 宜蘭縣第二選區 | 新竹市 | 臺中縣第三選區 |
臺中市第一選區 | |||
![]() | |||
南投縣第一選區 |
Remove ads
Remove ads
國民大會集會
本次選舉選出之代表為1990年代初期臺灣民主化之憲政制度改革確立國會在中華民國自由地區全面改選後選出,共參與五次國民大會集會;但任職初期與1986年選出之第一屆第三次增額代表共同行使職權。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