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07年烏茲別克總統選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07年乌兹别克斯坦总统选举
Remove ads

2007年烏茲別克總統選舉於2007年12月23日舉行。時任總統伊斯蘭·卡里莫夫以88.1%的得票率獲得連任。這次選舉的投票率為90.6%。卡里莫夫的上一個任期本應在2007年1月結束,但是由於法律規定總統選舉只能在12月舉行,卡里莫夫在期滿後繼續擔任總統。憲法規定,烏茲別克總統最多連任兩屆。卡里莫夫此前已經兩次贏得總統大選,此次大選他再次勝選。烏茲別克官方並未解釋為何卡里莫夫可以再次參選。本次選舉共有四名候選人。這是烏茲別克總統選舉中首次出現獨立候選人,也是第一次有女性參選烏茲別克總統。歐安組織批評此次選舉達不到民主標準,但獨立國協上海合作組織均對此次大選給以好評。

快速預覽 獲提名人, 政黨 ...
Remove ads

背景

烏茲別克上一次舉行總統選舉是在2000年伊斯蘭·卡里莫夫高票連任,贏得五年任期。隨後2002年全民公決將總統任期由五年改為七年。按照總統任期七年的規定,伊斯蘭·卡里莫夫的總統任期應該在2007年1月28日結束。然而,烏茲別克法律規定總統選舉應當在12月舉行。卡里莫夫在七年任期期滿後並未離任,而是繼續擔任總統。[1]2007年9月18日,中央選舉委員會宣布總統選舉將在12月23日舉行[2],選舉活動從9月21日開始[3]

伊斯蘭·卡里莫夫在烏茲別克獨立前夕就已成為烏茲別克共產黨中央第一書記,獨立後一直擔任烏茲別克總統。他在1991年總統大選中獲勝,贏得五年任期。任期結束前,烏茲別克通過1995年全民公決將他的任期延長到2000年。2000年總統大選中他贏得連任。隨後2002年全民公決將總統任期由五年改為七年。根據烏茲別克憲法,烏茲別克總統最多可連任兩屆。

2005年,烏茲別克安集延州爆發騷亂,即安集延事件。事件發生後,烏茲別克與美國關係英語United States–Uzbekistan relations惡化。2006年,烏美兩國關係逐漸緩和。[4][5]2007年大選之前,烏茲別克經濟快速增長,1月至9月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9.8%,工業產值增長率位居獨立國協國家第二位,居民工資也取得增長。民意調查顯示烏茲別克居民生活滿意度較高,80%的青年對生活非常滿意。[6]

Remove ads

候選人

根據烏茲別克法律,總統候選人需由註冊政黨推舉,或由至少300名選民聯合提名。推薦總統候選人的政黨需要在烏茲別克司法部註冊6個月以上(截至9月21日)。獲得提名之後,還需要收集5%的選民簽名才能獲得參選資格。根據中央選舉委員會的統計,選民人數為1,629.74萬人,即需約81.5萬份連署。候選人推舉從選前65日持續至選前45日。候選人開展競選活動之前,需在11月18日到中央選舉委員會完成登記。[3]烏茲別克註冊政黨共五個,五黨均推出了自己的候選人。另外,阿克馬勒·塞多夫俄語Саидов, Акмаль Холматович獲得300名以上選民提名,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參選。五名反對派人士希望以獨立候選人身份角逐大選,但他們未能在中央選舉委員會完成註冊。五位反對派人士中,有三位人權活動人士,一名醫生,一名失業在家的學者。[7]這三位人權活動人士是阿布迪拉·塔吉拜·烏格利(Abdillo Tojiboi Ugli)、阿赫塔姆·沙伊馬爾達諾夫(Ahtam Shaimardanov)、埃爾克/自由民主黨英語Erk/Liberty Democratic Party主席穆罕默德·薩利赫Muhammad Solih)。中央選舉委員會稱,根據法規,候選人應該在選舉70日前提交資料,這些候選人沒有及時提交資料,因而報名失敗。[8]

11月,中央選舉委員會宣布,兩位候選人因為連署份數不足,已經與最終的選舉無緣。這兩位候選人是自我犧牲者民族民主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議會黨團主席阿赫塔姆·吐爾孫諾夫(Axtam Tursunov[9]民族復興民族黨中央委員會主席胡爾什德·達斯特穆哈馬德(Xurshid Do'stmuhammad)。[8][10]最終的候選人共有四位:

烏茲別克憲法規定總統至多連任兩屆。卡里莫夫此前已經兩次當選烏茲別克總統,但是自由民主黨仍然將他提名,中央選舉委員會也予以認可。這一與憲法衝突的情況,烏茲別克官方沒有給出任何解釋。[11]

媒體報道稱,這次大選中,卡里莫夫的競選活動很少。另外三位候選人在競選中都稱讚卡里莫夫的經濟政策,甚至都沒有鼓動選民投自己一票。烏茲別克禁止反對黨活動,進入議會的政黨均支持卡里莫夫。另外三位候選人雖是卡里莫夫的競選對手,但他們不反對卡里莫夫,他們在烏茲別克國內默默無聞。[11][12]

這是烏茲別克總統選舉中首次出現獨立候選人[8],也是烏茲別克總統選舉中首次有女候選人參選。[6]

Remove ads

投票

這次選舉的登記選民大約為1,630萬,共設8,266個投票站,其中43個投票站設在烏茲別克駐外使領館。投票時間為當地時間早6時至晚8時。5個國際組織和30個國家共派出264名觀察員監督此次選舉。其中,獨立國協派出78名觀察員,歐安組織派出26名,伊斯蘭合作組織6名,上海合作組織3人,歐亞經濟共同體2人。監督選舉的國內觀察員超過23,000人。中央選舉委員會表示未接到任何關於破壞選舉法的投訴。[13][14][6][15]

結果

更多資訊 候選人, 政黨 ...

根據選舉法,投票率需要達到33%,贏得過半選票即可當選總統。如果無人過半,依法在40日內舉行第二輪選舉,由第一輪選舉得票前兩位的候選人參加。[12]12月24日晨,烏茲別克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布初步計票結果,卡里莫夫獲得88.1%的選票,贏得大選。[16]2008年1月16日,卡里莫夫在首都塔什干議會上下兩院聯席會議上宣誓就職。[17]

Remove ads

評價

歐安組織認為選舉根本達不到歐安組織對民主的標準,對投票率的真實性推出質疑。歐安組織表示,因為選舉沒有真正的反對派,歐安組織沒有必要派出太多觀察員監督選舉,所以只派了很小的團隊前往烏茲別克。[11]上海合作組織獨立國協等組織對選舉給以稱讚,認為選舉遵守烏茲別克選舉法和相關法律,達到了國際標準,實現了公開、透明、自由、民主。[18]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