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08年大西洋颶風季
大西洋颶風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08年大西洋颶風季是每年一度全球熱帶氣旋產生週期的一部分。該季原定從2008年6月1日開始,至2008年11月30日結束;在大西洋盆地的大部分熱帶氣旋都在該六個月以內產生。由於熱帶風暴亞瑟在5月31日形成,所以此季提早了一天開始。
Remove ads
颶風季預測
每個颶風季開始前,著名颶風專家 Philip J. Klotzbach 及 William M. Gray 博士都會連同科羅拉多州立大學(CSU)的研究人員,公佈對該季的預測;此外,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管理局(NOAA)的預測人員也發表了官方預測。
Klotzbach 的小組(此前由 Gray 博士率領)將每季平均風暴數目(1950至2000年)定為9.6個熱帶風暴,5.9個颶風,及2.3個大型颶風(在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達到3級或以上的颶風)。而 NOAA 則把正常的颶風季定為6至14個命名風暴,4至8個會達到颶風程度,而1至3個會成為大型颶風。
來源 | 日期 | 命名風暴 | 颶風 | 大型颶風 |
CSU | 平均 (1950–2000) | 9.6 | 5.9 | 2.3 |
NOAA | 平均 (1950–2005) | 11 | 6.2 | 2.7 |
最高紀錄 | 28 | 15 | 8 | |
最低紀錄 | 4 | 2 | 0 | |
CSU | 2007年12月7日 | 13 | 7 | 3 |
CSU | 2008年4月9日 | 15 | 8 | 4 |
NOAA | 2008年5月22日 | 12-16 | 6-9 | 2-5 |
CSU | 2008年6月3日 | 15 | 8 | 4 |
UKMO | 2008年6月18日 | 15 | N/A | N/A |
CSU | 2008年8月5日 | 17 | 9 | 5 |
NOAA | 2008年8月7日 | 14-18 | 7-10 | 3-6 |
實際數目 | 10 | 5 | 3 |
Remove ads
2007年12月7日,Klotzbach 的小組發表了對2008年颶風季的首份預測,預期該季的熱帶氣旋活動高於平均(13個命名風暴,7個颶風,3個颶風達到3級或以上)。2008年4月9日,Klotzbach 的小組發表了對2008年颶風季的第二份預測,預期該季的熱帶氣旋活動高於平均(15個命名風暴,8個颶風,4個颶風達到3級或以上)。在2008年5月22日,NOAA 發表了對2008年颶風季的預測。他們預測有12至16個命名風暴,其中6至9個會成為颶風,而2至5個會成為大型颶風。
2008年6月3日,Klotzbach 的小組發表了對2008年颶風季的首份季中預測,再度確認此前的數據。在2008年6月18日,UKMO 發表了對2008年颶風季的預測。他們預測有15個命名風暴。2008年8月5日,Klotzbach 的小組發表了對2008年颶風季的第二份季中預測,預期該季的熱帶氣旋活動高於平均(17個命名風暴,9個颶風,5個颶風達到3級或以上)。在2008年8月7日,NOAA 發表了對2008年颶風季的季中預測。他們預測有14至18個命名風暴,其中7至10個會成為颶風,而3至6個會成為大型颶風。
風暴
在5月31日,一熱帶風暴於貝里斯沿岸形成並被命名為Arthur。同日,它在貝里斯登陸。第二天,它減弱為一熱帶性低氣壓。同日,國家颶風中心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在7月3日,一熱帶性低氣壓於維德角之南形成。同日,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Bertha。7月7日,它增強為一颶風。同日,它增強為一大型颶風。第二天,它減弱為一颶風。7月13日,它減弱為一熱帶風暴。7月18日,它增強為一颶風。第二天,它減弱為一熱帶風暴。7月20日,它轉性為一溫帶氣旋,國家颶風中心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在7月18日,一熱帶性低氣壓於查爾斯頓之南形成。第二天,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Cristobal。7月23日,它轉性為一溫帶氣旋,國家颶風中心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在7月20日,一熱帶風暴於尤卡坦半島之東形成並被命名為Dolly。第二天,它在尤卡坦半島登陸。7月22日,它增強為一颶風。第二天,它在South Padre島登陸。同日,它減弱為一熱帶風暴。7月24日,它減弱為一熱帶性低氣壓。第二天,它減弱為一低壓區。
在8月3日,一熱帶性低氣壓於路易斯安那州沿岸之東南形成。同日,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Edouard。8月5日,它在Port Arthur登陸。同日,它減弱為一熱帶性低氣壓。第二天,它減弱為一低壓區。
在8月15日,一熱帶風暴於多明尼加共和國東部形成並被命名為Fay。8月18日,它在馬坦薩斯省登陸。同日,它在基韋斯特登陸。第二天,它在Cape Romano登陸。8月21日,它在Flagler Beach登陸。8月23日,它在Carrabelle登陸。同日,它減弱為一熱帶性低氣壓。8月26日,它減弱為一低壓區。
在8月25日,一熱帶性低氣壓於路易斯安那州沿岸之東南形成。同日,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Gustav。第二天,它增強為一颶風。同日,它在雅克梅勒登陸。同日,它減弱為一熱帶風暴。8月29日,它增強為一颶風。第二天,它增強為一大型颶風。同日,它在青年島登陸。同日,它在Los Palacios登陸。9月1日,它減弱為一颶風。同日,它在Cocodrie登陸。同日,它減弱為一熱帶風暴。第二天,它減弱為一熱帶性低氣壓。9月4日,它減弱為一低壓區。
在8月28日,一熱帶性低氣壓於背風群島之東北形成。同日,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Hanna。9月1日,它增強為一颶風。第二天,它減弱為一熱帶風暴。9月6日,它在北卡羅萊納州和南卡羅萊納州的邊界登陸。第二天,它轉性為一溫帶氣旋,國家颶風中心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在9月1日,一熱帶性低氣壓於大西洋中部形成。同日,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Ike。9月3日,它增強為一颶風。同日,它增強為一大型颶風。9月6日,它減弱為一颶風。同日,它增強為一大型颶風。第二天,它在Punto de Sama登陸。9月8日,它減弱為一颶風。第二天,它在比那爾德里奧省登陸。9月13日,它在加爾維斯敦登陸。同日,它減弱為一熱帶風暴。第二天,它減弱為一熱帶性低氣壓。同日,它減弱為一低壓區。
在9月2日,一熱帶性低氣壓於非洲沿岸形成。同日,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Josephine。9月5日,它減弱為一熱帶性低氣壓。第二天,國家颶風中心為它發出最後報告。
在9月27日,一熱帶性低氣壓於哈瓦那以東形成。同日,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Kyle。
9月30日,一熱帶性低氣壓於北卡羅萊納州以東形成。同日,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Laura。
在10月7日,一熱帶性低氣壓於墨西哥陸地附近形成。同日,它增強為一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Marco。
在10月14日,一熱帶性低氣壓於中美洲以東遠方形成。同日,它被命名為Nana。同日在附近消散。
在10月14日,一熱帶風暴於委內瑞拉以北形成並被命名為Omar。翌日,它增強為一颶風。
在11月6日,一熱帶風暴於墨西哥附近形成並被命名為Paloma。翌日,它增強為一颶風。11月8日,增強為超級颶風。
其他熱帶氣旋
除了被國家颶風中心命名的熱帶氣旋外,還有一些沒被命名的熱帶性低氣壓。以下列出那些熱帶氣旋的資料。古把和開曼有颶風警告。
在10月15日,一熱帶性低氣壓於墨西哥陸地附近形成。翌日在附近消散。
風暴時間表

2008年風暴名單
Arthur 01L | Hanna 08L | Omar 15L | ||
Bertha 02L | Ike 09L | Paloma 16L | ||
Cristobal 03L | Josephine 10L | Rene(未用) | ||
Dolly 04L | Kyle 11L | Sally(未用) | ||
Edouard 05L | Laura 12L | Teddy(未用) | ||
Fay 06L | Marco 13L | Vicky(未用) | ||
Gustav 07L | Nana 14L | Wilfred(未用) |
2008年在北大西洋形成的風暴將使用右列名稱,季後未被除名的名稱將於2014年循環再用。本季名單跟2002年颶風季所用的名單大致一樣,不過 Ike 和 Laura 取代了2002年使用的 Isidore 和 Lili。未用名稱以灰色表示。
2009年4月22日,世界氣象組織決定將三個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颶風名稱——古斯塔夫、艾克、帕洛瑪退役,2014年大西洋颶風季時,三個名稱分別將以「貢薩洛」(Gonzalo)、「以賽亞斯」(Isaias)、「寶蕾特」(Paulette)取代。
颶風季影響
以下表格中列出了2008年大西洋颶風季形成的所有風暴,其中包括其存在周期、名稱、影響區域、損失數額和死亡人數。死亡人數欄內括弧中的數字表示間接導致的死亡人數,例如因風暴導致的交通事故喪生就屬於間接死亡。所有損失和死亡人數包括風暴處於溫帶氣旋、低氣壓或是東風波時期,損失數額單位為2008年美元。
薩菲爾-辛普森颶風風力等級 | ||||||
TD | TS | C1 | C2 | C3 | C4 | C5 |
參見
- 著名大西洋颶風列表
- 大西洋颶風季列表
內部連結
外部連結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2008年大西洋颶風季
- 國家颶風中心大西洋熱帶氣象展望(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每天更新四次
- 國家颶風中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國家颶風中心2008年公眾消息存檔
- Flash Hurricane Tracker - 追蹤現在及過往的颶風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