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0年中國西南大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10年中國西南大旱是2009年秋季開始發生於中國雲南、貴州、廣西、四川及重慶的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災。一些地方的乾旱天氣可追溯至2009年7月,[1]至2010年3月,該五省市的受災人口逾6000萬人;[2]僅貴州一省,由於受災嚴重需要救濟者就高達310萬人。[3]同月旱災蔓延至湖南西部、西藏等地區。[4][5]
成因
有人認為雲南及廣西近年為了經濟原因,大規模種植吸取地下水較多的桉樹和橡膠樹,破壞原有植被,是造成今次旱災的一個原因。[6]
有綠色環保組織專家稱,這次乾旱一定程度上受到聖嬰現象的影響,但是在一條大渡河上建356座大壩,對生態造成嚴重破壞也是造成氣候異常,大地乾旱的原因。[7]
影響
有水庫因旱災而乾涸,有河流乾枯至斷流。至2010年3月,長江上游的水位也大減,[4]重慶嘉陵江合川段也乾枯至露出河床。[8]長江上游缺水引致中下游的鄱陽湖湖水倒流入長江,若情況不改善,鄱陽湖也有枯水危機。[8]
2010年3月有報道稱,上海、重慶等地的大米已經漲價。[1]
雲南省是此次旱情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僅農業損失便高達172億元人民幣。有官員稱雲南「平均一周經濟損失20億元人民幣」。[2]雲南的水力發電能力下降至不及正常時期的20%,被迫限制供電,影響工業生產。[2]
雲南此次三季連旱,致使780萬人、486萬頭牲畜飲水困難,秋冬播農作物絕收4700萬畝,全省小春糧食比上年減產50%以上。
雲南及廣西是製造抗流感藥特敏福的原料八角的主要種植地,八角失收可能影響特敏福的生產及供應。[10]
如果乾旱天氣持續,雲南各水庫、塘的儲水至5月中旬大概會用完,到時不少地方就會無水可用。[11]
從2009年秋天起,貴州省大部分地區出現少雨至無雨的天氣。[12]
至2010年3月,貴州省有84個縣市受災,影響人口達1700萬人,有500多萬人、200多萬頭牲畜發生飲水困難,[3]城市工業用水幾乎處於停頓狀態。貴州茅台多家酒廠亦因缺水停產,部分酒窖已經停工三個月。[13]
四川省農業廳稱,這次旱情已經造成該省600多萬畝農作物受災。截至2010年3月16日,該省小春作物受旱517萬畝,重旱78萬畝,其中重災區攀枝花有近40萬畝已栽種作物受旱,10.8萬畝絕收。[14]
截至2010年3月,當地有超過六萬人食水短缺,廿三萬畝農作物受影響。[5]
各界賑災情況
2010年3月,香港政府擬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申請撥款一億五千萬港元,注入賑災基金,賑濟內地旱災;[16]該申請於4月1日獲得通過。[17]澳門政府於同月撥款六千萬元人民幣,賑濟內地旱災。[18]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