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0年非洲國家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10年非洲國家盃是非洲地區足球運動領域中最高規格的賽事,每隔兩年由非洲足協舉辦。本屆是第27屆,於2010年1月10日至31日在安哥拉舉行。[1][2]本屆賽事在恐怖襲擊的陰影下進行。原本有16支球隊參與決賽週,多哥國家隊所乘坐的巴士於1月8日由集訓地剛果進入喀丙達省途中遭伏擊導致多名國家隊職員及球員傷亡,多哥在1月9日宣佈退出本屆非洲國家盃,令參加決賽週球隊數目減至15支。
Remove ads
執法裁判
以下為執法2010年非洲國家盃的裁判。[3]
Remove ads
外圍賽
2010年非洲國家盃外圍賽與2010年世界盃非洲區外圍賽同時進行,在決定5支世界盃決賽週出線隊伍同時,每組前三名球隊(共15支)出線非洲國家盃決賽週。
遇襲事件
2010年1月8日,多哥國家足球隊所乘坐巴士由集訓地剛果前往安哥拉喀丙達參與2010年非洲國家盃,進入安哥拉國境後受到武裝分子槍擊,造成2死7傷。得到証實的死者包括多哥國家隊助理教練和球隊新聞發言人、記者,而傷者則包括球隊的後衛Serge Akakpo及後備門將科喬維·奧比拉雷,後者更是重傷危殆,被送住南非搶救。[4]當地反政府分離組織「喀丙達解放陣線」(FLEC)事後承認責任,稱襲擊的目標是護送車隊的軍警。
儘管多哥國腳期望繼續留在安哥拉參加賽事,向遇難的死者致敬。但多哥總理Gilbert Houngbo強調,他們的國家足球隊必須返回多哥,退出今屆非洲國家盃賽事,並已派出總統專機前往安哥拉,接載國家隊職球員返國。他表示,如果有隊伍或個人宣稱自己代表多哥,都屬錯誤表述。[5]基於多哥球員已陸續回國,非洲足協宣佈取消多哥本屆非洲國家盃決賽週參賽資格。其後非洲足協更指多哥政府政治干預球隊,違反非洲足協及非洲國家盃的規例,同時罰款五萬美元[6]。
Remove ads
比賽場地
比賽用球
2010年非洲國家盃官方比賽用球為Adidas Jabulani Angola。
抽籤
抽籤已經在09年11月20日完成。[7]
分組賽
16支參賽隊伍將先分4組,每組4隊作賽。每組各隊互相對賽,勝出得3分,和得1分,負則0分。每組前2名球隊將晉身8強淘汰階段賽事。
若有2支或以上之隊伍於分組賽所得之分數相同,則需依次序按以下方法決定名次:
- 分組賽中有關隊伍的對賽成績
- 分組賽中有關隊伍的得失球差
- 分組賽中有關隊伍的總入球數字
- 分組賽得失球差
- 分組賽總入球數字
- 公平競技得分(今屆賽事黃、紅牌計算)
- 由籌委會進行抽籤
所有時間為當地時間。(UTC+1)
資料來源:[來源請求]
備註:
備註:
- Algeria finished ahead of Mali due to winning the match between the teams (see tie-breaking criteria).
Remove ads
Remove ads
資料來源:[來源請求]
資料來源:[來源請求]
備註:
備註:
- The tie-breaking criteria for teams level on points consider only the results of matches between those teams (in this case, this excludes their results against Tunisia). All three teams were level on points and goal difference, and were ranked based on goals scored: Zambia 4, Cameroon 3, Gabon 2.
資料來源:[來源請求]
淘汰賽
半準決賽 | 準決賽 | 決賽 | ||||||||
1月24日–羅安達 | ||||||||||
![]() | 0 | |||||||||
1月28日–羅安達 | ||||||||||
![]() | 1 | |||||||||
![]() | 1 | |||||||||
1月25日–盧班戈 | ||||||||||
![]() | 0 | |||||||||
![]() | 0 (4) | |||||||||
1月31日–羅安達 | ||||||||||
![]() | 0 (5) | |||||||||
![]() | 0 | |||||||||
1月24日–喀丙達 | ||||||||||
![]() | 1 | |||||||||
![]() | 2 | |||||||||
1月28日–本吉拉 | ||||||||||
![]() | 3 | |||||||||
![]() | 0 | |||||||||
1月25日–本吉拉 | ||||||||||
![]() | 4 | 季軍戰 | ||||||||
![]() | 3 | |||||||||
1月30日–本吉拉 | ||||||||||
![]() | 1 | |||||||||
![]() | 1 | |||||||||
![]() | 0 | |||||||||
互射十二碼 | |||
諾亞 ![]() 卡當高 ![]() 馬尤卡 ![]() 湯馬士 ![]() 甘迺迪 ![]() |
4–5 | ![]() ![]() ![]() ![]() ![]() |
統計
|
|
烏龍球
|
注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