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4年澳洲網球公開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14年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英語:2014 Australian Open)是國際網球聯合會於2014年1月13日至1月26日舉辦的網球大滿貫賽事,也是四大滿貫中第一個登場的賽事。本屆賽事是賽會第102屆比賽,賽會將會舉辦成年組男女單打、男女雙打、男女混雙,少年組男女單打、男女雙打、雙以及輪椅組比賽等。男子單打衛冕冠軍為世界第二諾瓦克·喬科維奇,而女子單打衛冕冠軍同為世界第二的維多利亞·阿扎倫卡。喬科維奇將衝擊賽會四連冠偉業,而阿扎倫卡則衝擊三連冠。但他們都在八強當中落敗,也是網球公開化年代以來澳網賽場上男女單打衛冕冠軍首次雙雙在八強出局。
Remove ads
積分與獎金
從2014年賽季開始WTA將對各輪獲得積分進行調整,原先亞軍為1400分,2014年開始為1300分,四強由900分下調至780分。,其他輪次依次下調。
今年澳網總獎金提高到3100萬美元,折合澳元近3300萬。男女單打冠軍可獲得高達265萬澳元(約231萬美元),亞軍則有132.5萬。即便首輪出局仍然可獲得3萬美元左右的獎金[1][2][3]。
賽事 | 冠軍 | 亞軍 | 四強 | 八強 | 第四輪 | 第三輪 | 第二輪 | 第一輪 | 資格賽第三輪 | 資格賽第二輪 | 資格賽第一輪 |
單打 | A$2,650,000 | A$1,325,000 | A$540,000 | A$270,000 | A$135,000 | A$75,000 | A$50,000 | A$30,000 | A$14,400 | A$7,200 | A$3,600 |
雙打 * | A$520,000 | A$260,000 | A$130,000 | A$65,000 | A$36,000 | A$21,000 | A$13,500 | 不適用 | 不適用 | 不適用 | 不適用 |
混雙 * | A$135,500 | A$67,750 | A$33,900 | A$15,500 | A$7,800 | A$3,800 | 不適用 | 不適用 | 不適用 | 不適用 | 不適用 |
* 以組合為單位
Remove ads
電視轉播
賽事主要轉播商為澳洲七號電視網[4],其他轉播的英語頻道有美商ESPN、Fox Sports等頻道。華語地區轉播商有中國大陸中央電視台旗下CCTV-5與CCTV-5+,廣東電視台旗下體育台,SMG旗下五星體育台、勁爆體育台,北京電視台旗下體育台等。台灣地區有Fox Sports體育台、Star Sports體育台。香港則由有線電視旗下頻道和now電視旗下收費頻道轉播。
場外花絮
從資格賽打進會內賽的達米爾·德祖赫成為第一位參加全部四大滿貫的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球員[5]。
前澳洲網球名宿派屈克·拉夫特在本屆賽事搭檔另一位本土名將萊頓·修威特角逐雙打比賽,但在首輪即被淘汰,成為本屆賽事的另外一個焦點。
澳洲大陸在比賽前幾天受到高溫的侵襲,最高氣溫高達攝氏44度,但澳網組委會只在期間向球員發出了高溫警告,並沒有即時採取措施,停止比賽或押後賽程。導致了很多球員出現中暑甚至出現嘔吐的情況。隨後很多球員在採訪期間投訴組委會安排不當。澳網組委會因為高溫持續,幾場未舉行的比賽押後,正在進行的每一盤之間可以休息十分鐘,主要球場關閉頂棚[6][7]。
主要賽事
每日主要賽程
以下內容為三大主要球場的比賽,其他場次的比賽不在此次做更新;同時內容只涵蓋單打賽事。所有單打比賽的結果詳情請參閱男單籤表走向(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與女單籤表走向(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其他雙打與混雙結果詳情請參閱男雙籤表走向(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女雙籤表走向及混雙籤表走向。
第一天的賽程安排為女子單打上半區的選手以及男子單打下半區的選手。
- 第一天,觀賽或參加賽事等人數: 63,595
- 出局種子選手:
- 賽程
第二天的賽程安排為女子單打下半區的選手以及男子單打上半區的選手。
- 出局種子選手:
- 男單:
約翰·伊斯內爾 [13]
- 女單:
斯韋特蘭娜·庫茲涅佐娃 [19],
索拉納·克斯蒂 [21],
卡婭·卡內皮 [24]
- 男單:
- 賽程
第三天的比賽為女單上半區的第二輪以及男單下半區第二輪的比賽。
- 第三天觀賽人次: 49, 860
- 出局種子:
- 賽程
第四天的比賽為女單下半區的第二輪以及男單上半區第二輪的比賽。
- 觀賽人次:
- 出局種子:
- 男單:
胡安·馬丁·戴波特羅 [5],
安德烈亞斯·塞皮 [24],
費南多·沃達斯科 [31]
- 女單:
瑪格達蓮娜·里巴里科娃 [32],
柏雅娜·祖雲諾斯基 [33]
- 男單:
- 賽程
第五天的比賽為女單上半區的第三輪以及男單下半區第三輪的比賽。
- 觀賽人次:
- 出局種子:
- 賽程
第六天的比賽為女單下半區的第三輪以及男單上半區第三輪的比賽。
- 觀賽人次:
- 出局種子:
- 男單:
米洛斯·拉奧尼奇 [11],
吉爾·西蒙 [18],
加埃爾·蒙菲爾斯 [25],
費利西亞諾·羅培茲 [26],
伯諾瓦·帕爾雷 [27]
- 女單:
卡洛琳·沃茲尼亞奇 [10]
卡拉·蘇亞雷斯·納瓦洛 [16],
阿麗澤·科奈 [25],
安娜斯塔西亞·帕夫柳琴科娃 [29]
- 男單:
- 賽程
第七天的比賽為女單上半區的第四輪以及男單下半區第四輪的比賽。
小威廉絲 [1],
安赫利奎·克柏 [9],
葉卡捷琳娜·馬卡洛娃 [22]
第八天的比賽為女單下半區的第四輪以及男單上半區第四輪的比賽。
第九天的比賽為女單上半區的八強以及男單下半區八強的比賽。
- 觀賽人次:
- 出局種子:衛冕冠軍諾瓦克·喬科維奇於八強戰中遭遇去年的老對手斯坦尼斯拉斯·瓦林卡,再次上演五盤長盤大戰,最終衛冕冠軍以總比分2比3不敵瓦林卡,無緣衝擊賽會四連冠。爾捷克球員托馬什·貝蒂奇則戰勝了3號種子費雷爾,首次闖進澳網四強,成為除四巨頭之外第五個完成四大滿貫都闖進四強的球員。
第十天的比賽為女單下半區的八強以及男單上半區八強的比賽。
- 觀賽人次:
- 出局種子:
- 男單:
安迪·莫瑞 [4],
格里戈爾·狄米特羅夫[22]
- 女單:
維多利亞·阿扎倫卡[2],
西莫娜·哈莉普[11]
- 賽程
第十一天的比賽為女單上半區四強以及男單下半區四強的比賽。
- 觀賽人次:
- 出局種子:
- 男單:
托馬什·貝蒂奇 [7]
- 女單:
阿格涅什卡·拉德萬斯卡 [5],
尤金妮·布沙爾 [30]
第十一天的比賽為男單最後一場四強賽。
- 觀賽人次:
- 出局種子:
- 男單:
羅傑·費德勒 [6]
第三次闖進澳網決賽的李娜對陣第一次闖進大滿貫決賽的斯洛伐克選手多米尼卡·齊布爾科娃,首盤雙方都略顯緊張,使得失誤連連,在互破發球局之後,第一盤比賽被拖進搶七決勝,李娜表現回穩,以小分7-3拿下。第二盤李娜在握有首盤勝利的情況下越戰越勇,以6-0再下一城,總比分2-0擊敗經驗稍顯不足的齊布爾科娃,三次衝擊澳網冠軍之後終於奪得職業生涯第一座澳網冠軍,也是職業第二座大滿貫冠軍。成為澳網史上首位亞洲人和最年長的冠軍得主。
- 觀賽人次:
- 出局種子:
- 女單:
多米尼卡·齊布爾科娃 [20]
- 女單:
賽會八號種子斯坦尼斯拉斯·瓦林卡一路過關斬將,八強淘汰世界第二諾瓦克·喬科維奇之後,決賽以3比1的比分力克世界第一拉斐爾·納達爾。首盤表現神勇,率先取得破發並以6比3拿下。第二盤,納達爾在比賽過程中受到背傷的侵襲,兩度申請醫療暫停,但仍然不敵瑞士人的衝擊,再次以2比6的比分交出第二盤。傷停返回賽場之後,納達爾表現回穩,而瓦林卡的節奏則受到干擾,開局即遭到破發,最後納達爾以6比3扳回一盤。第四盤雙方再次回到起跑線,中途瓦林卡獲得關鍵破發,以6比3的比分贏下第四盤,總比分3比1擊敗世界第一,職業生涯首次問鼎大滿貫冠軍。而他也成為了近十年來連過世界前二的球員並最終拿到冠軍的球員,也是繼胡安·馬丁·戴波特羅之後,衝破四巨頭壟斷的第二人,同時也是十年來40個大滿貫冠軍裡面,第二個旁落四巨頭之外的球員的冠軍獎盃。獲得冠軍的瓦林卡也即將登上世界第三的職業生涯最高峰,世界前四當中,已經見不到安迪·莫瑞和羅傑·費德勒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瓦林卡和戴波特羅。這也表示四巨頭正逐漸處於瓦解的狀態。
- 觀賽人次:
- 出局種子:
- 男單:
拉斐爾·納達爾[1]
- 男單:
冷門賽果
今屆澳網比較多冷門賽果。
男單方面,5號種子迪奧波卓意外地於第二輪出局,而2號種子兼衛冕冠軍喬科維奇於8強與8號種子瓦林卡苦戰5小時後被擊敗,無法實現澳網四連霸。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瓦林卡對網壇四巨頭的37場球賽均落敗,而上屆澳網男單第四輪瓦林卡與喬科維奇同樣地苦戰了5小時才分出勝負。而瓦林卡最終晉身決賽,並以3-1的盤數擊敗奮戰受傷的頭號種子納達爾奪標。成為繼費德勒後,第二位奪得大滿貫冠軍的瑞士男子網球手。
女單方面,頭號種子小威廉絲及3號種子莎拉波娃均於第四輪被淘汰出局,其中莎拉波娃被20號種子齊布科娃淘汰。而2號種子兼衛冕冠軍亞薩蓮卡於8強被5號種子拉德萬斯卡淘汰,因此頭三名種子球手至8強均被淘汰,也是近年大滿貫中首次4強沒有頭三名種子球手。止於4強只剩下4號種子李娜、5號種子拉德萬斯卡、20號種子齊布科娃及30號種子布夏爾。本屆值得留意的球手是齊布高娃,首先於第四輪把3號種子莎拉波娃淘汰出局,然後於8強再淘汰比自己種子排名高的羅馬尼亞第11號種子哈莉普。4強結束之後,20號種子齊布高娃再爆冷門,將高種子排名的拉德萬斯卡淘汰,首次打入大滿貫決賽,也是史上首位打入大滿貫決賽的斯洛伐克球員。決賽將與4號種子李娜對壘。雙方球風都是強硬的攻擊型,齊布高娃第一盤與李娜需戰至搶七決勝局,結果小分輸3-7。但李娜大賽經驗比較豐富,結果齊布高娃第二盤被李娜以6-0橫掃,只能屈居亞軍。
種子球員
- 指引:
W | F | SF | QF | #R | RR | LQ (Q#) | A | P | Z# | PO | SF-B | F-S | G | NMS | NH | NQ |
W:冠軍;F:亞軍;SF:四強;QF:八強;#R:前四輪;RR:小組賽;LQ:止步資格賽;A:缺席;P:比賽延期;Z#:台維斯盃/聯邦盃組別賽(#表示級別);PO:參與戴維斯盃/聯邦盃附加賽;SF-B:奧運會銅牌;F-S:奧運會銀牌;G:奧運會金牌;NMS:非ATP1000大師賽系列;NH:該賽事本年度未舉行;NQ:未入圍。
男子種子球員
退出球員
女子球員
退出球員
資料來源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