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5年新加坡大選分區結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新加坡在2015年9月11日舉行自獨立以來第12場大選,選出第13屆新加坡國會的89個議席。本屆大選所設的單選區共有13個,而選出4-6人不等的集選區則有16個[1]。本屆大選是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逝世和新加坡獨立50週年紀念活動過後當地舉行的首場大選[2][3]。執政的人民行動黨(行動黨)雖然要在本次大選中面臨獨立以來首見的情況——8個反對黨的挑戰[4],不過最終該黨仍能贏得89席中的83席,繼續執政。主要反對黨工人黨則贏得6席,另外還有3個落敗候選人受委為非選區議員(但當中一人不接受)。下表將列出2015年新加坡大選的分區選舉結果

總覽

Thumb
  行動黨勝出  工人黨勝出
單選區 武吉巴督武吉班讓鳳山豐加北後港麥波申蒙巴登先驅波東巴西榜鵝東拉丁馬士盛港西裕華
四人集選區 蔡厝港東海岸荷蘭-武吉知馬惹蘭勿剎馬西嶺-油池西海岸
五人集選區 阿裕尼碧山-大巴窯裕廊馬林百列義順三巴旺淡濱尼丹戎巴葛
六人集選區 宏茂橋白沙-榜鵝

詳細結果

《國會選舉法令》規定,在大選中表現較佳的若干個落敗反對黨候選人將獲委任為非選區議員[5],而非選區議席的數目則是9減當選反對派國會議員的數目[6]。由於在本次大選中勝選的反對黨候選人共有6人,因此選舉官已於2015年9月15日委任在大選中表現最好的3名落選反對黨候選人為非選區議員,當中拒絕受委者一人,以脫字符(^)標示,其餘兩人則以星號(*)標示[7][8]。《國會選舉法令》也規定,任何落敗候選人如果只能在參選選區獲得少於八分之一有效票,政府就會把他的保證金沒收,並將之撥入政府統合基金(新加坡政府的主要銀行帳戶)[9]。被沒收保證金的候選人以井號(#)標示。

另外,選舉局也在大選計票期間藉助新聞稿和官方網站公布所有選區的抽樣計票成績,以避免不實傳言和揣測於正式選舉結果公佈前在坊間流傳[10]。抽樣計票成績會在各候選人得票率下方以括號標示[11]

更多資訊 選區, 當選人 (政黨) ...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