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5年新加坡大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15年新加坡大選在2015年9月11日舉行[1]。本次選舉是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逝世後該國舉行的第一次大選,選出了新一屆新加坡國會全部89個民選議席。執政的人民行動黨(行動黨)雖然在所有選區都面臨反對派挑戰,不過最終仍然贏得89席當中的83席,蟬聯執政。
Remove ads
Remove ads
背景
《新加坡共和國憲法》[2]規定新加坡採納代議民主制,當中由新加坡公民經選舉選出的代議士會組建政府,並代表他們統治新加坡[3]。行動黨自1959年大選以來,一直都能夠在大選中贏得大多數國會議席,並成為執政黨[4][b],但在2011年大選當中,由於當地民眾對移民、收入不平均和生活費增加的不滿,行動黨得票率創獨立以來新低之餘,還在阿裕尼集選區被反對黨工人黨擊敗,喪失該選區所有議席,這是當地集選區制度創設以來行動黨在集選區的競逐中落敗的首例[6]。隨後,行動黨又於2013年榜鵝東區補選中被工人黨擊敗,令工人黨擁有的國會議席增加到9個(包括2個非選區議席)。新加坡人民黨在國會裏也有一個非選區議席[7]。
本次大選是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去世後當地舉行的首場大選,而1965年新加坡獨立後出生的選民人數也已經突破選民總數的五成,為歷史上首見[8]。自2011年大選以來,行動黨政府已經藉助設立我們的新加坡對話會、派官員出席電視論壇等方式,希望營造行動黨會聽取民眾意見的形象[9],並希望藉助新加坡獨立50週年(SG50)慶祝活動,令國民感到更自豪,令行動黨的民望變得更高[10],也希望民眾對李光耀的支持可以對行動黨的選情有所幫助[11]。不過,他們在2013年發表的人口白皮書提議令新加坡人口在2030年上升到690萬人,卻引起民眾不滿,更引起在當地罕有發生的示威[12]。此外,和上一屆大選相同的是,收入不均、房屋價格和交通問題仍然是本屆大選的選舉議題,當中地鐵列車延誤和停駛更可以拖累政府的民望[11][13]。按照當地規定,當地年滿21歲的公民都擁有投票權[8];當地新一代對行動黨執政初期新加坡創造的經濟奇蹟產生的共鳴遠遜於他們的祖輩,而且比起一黨獨大,他們更偏好多元政治和不同的政見[10]。選民也希望有作用的反對派可以制衡行動黨和提升新加坡國際形象[14]。
Remove ads
負責在每屆大選前劃分選區界線的機構是由總理召開,由內閣秘書主持的選區範圍檢討委員會;有評論認為這樣做是為了保證行動黨不會在大選中落敗。選區範圍檢討委員會在2015年7月24日發表報告。本屆大選設有的選區如下[15][16][17]:

參選政黨
本屆大選的提名日是9月1日,有九間學校被當局劃為提名中心。候選人要參加大選,就要到相應選區的提名中心填寫並遞交提名表格,並支付按櫃金(14500新加坡元)[18]。
執政的行動黨將角逐全部89席,並已經在選舉令狀頒布前後數週介紹代表該黨到各選區參選的準候選人[19]。然而,9月1日的提名結果顯示行動黨會在所有選區與反對黨對壘,是該國獨立以來首次[18]。當地9個活躍的反對黨將各自競逐不同的選區。為了避免出現三角戰,各反對黨曾先後在8月初舉行兩場協商會議,確定各黨派角逐的選區,不過當地仍有獨立人士表態有意競逐個別選區。各大反對黨派當中,派出最多候選人的是工人黨,他們將會派出28個候選人,競逐5個單選區和5個集選區,其中工人黨所有現任民選議員都會留守原區,競逐連任[20]。人民黨既會角逐波東巴西單選區和蒙巴登單選區,也會和民主進步黨(民進黨)合組團隊,在碧山-大巴窯集選區參選。其餘反對黨派出的候選人人數則由4至11個不等。[21]
Remove ads
競選活動
2015年8月25日,新加坡總統陳慶炎應李顯龍建議解散國會,並於9月11日舉行大選[1]。另外根據《國會選舉法令》規定,大選投票日前一日是「冷靜日」,不得進行選舉宣傳活動(但在當日前開始展示的合法選舉廣告不受限制)[22],不得佩戴或在車輛上展示橫額、標誌等用以助選的物品(但候選人可佩戴競選標誌的仿製品用作選舉用途)[23],也不可以召開選舉集會[24]和拉票[25]。
8月25日 | 總統解散國會並頒布選舉令狀 |
9月1日 | 提名日 |
9月2日-9日 | 競選期 |
9月10日 | 冷靜日 |
9月11日 | 選舉日(當地公共假日) |
各政黨在提名日之前都已經藉助記者會、影片和手機應用程式介紹各自的候選人,並於9月2日正式展開競選活動[18]。
執政的行動黨在競選期間,不斷拿國會最大反對黨工人黨轄下的阿裕尼-後港-榜鵝東市鎮會的財務疏漏予以抨擊。[26]市鎮會是由各區議員組成的法定團體,負責打理區內的管理事宜。工人黨黨魁劉程強於9月2日在後港的首場群眾大會,全程以潮州話發表演講,說如犯法,早被捉。他指行動黨過去四年對工人黨「諸多為難」,不停地以市鎮會議題「抹黑工人黨」。總理李顯龍也在同晚的另一場群眾大會上以英語表示,某些反對黨做錯事後,要選民往前看,因為往後看就會看見「黑尾巴」。總理也指「如果新加坡的政治水平只是從政者不坐牢便可,我們就有嚴重的問題了」。[27][28]
行動黨也對新加坡民主黨黨魁徐順全發動攻擊。教育部兼通訊及新聞部政務部長沈穎大力抨擊對手很會「出pattern」(意指耍花招)。她指徐順全不允許他人「回味他的往事」,只要提起往事,他會認為是在攻擊其人格;她也指徐順全另一個「pattern」(花招/花樣)是先自己罵自己,然後說是他人在罵他。隊友維文也指行動黨並無「嚮導師捅一刀」的傳統,以多年前政壇老將詹時中離開民主黨事件,暗指徐順全忘恩負義,背叛恩師。[29][26]然而,當時處理此案的高庭法官Warren Khoo指民主黨並無惡意中傷詹時中,可以說是詹時中咎由自取。[30]
行動黨籍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尚達曼表現亮眼,於9月5日晚上在武吉班讓單選區的群眾大會上發表近半小時的演講。他以各經濟理由解釋為何不可實施反對黨政策;同時他也認可政府之前對於任人唯賢的思維方向是錯誤的。尚達曼的表現使得朝野雙方都大為認可。[31]
結果
Remove ads
總理李顯龍於結果完全公布後的數小時後,在9月12日早晨感謝國人給予強而有力的支持,及其託付的重任。[32]
革新黨黨魁肯尼斯·惹耶勒南在抽樣計票結果公布後向媒體發言,說此結果並非人民對執政黨經濟政策的委託,而是對獨裁主義與洗腦之委託。得到此結果可歸咎於控制國人住房、儲蓄、工作,也管制所有媒體,同時並沒有獨立的選舉局。這相當於朝鮮和中國的情況。[33]
工人黨秘書長劉程強在落選後欲向行動黨傳話,表示建立人民與國家機構,如公共服務業、司法體制和主流媒體的互信是重要的。「將這些機構政治化,以撈取政治資本,對我而言是違反新加坡國家利益的。」[34]
即使本次大選面對反對派角逐所有選區,惟選舉結果卻讓許多新加坡人感到驚訝。執政的行動黨獲得全國高達69.9%的選票,不但沒有丟失任何議席,反而從反對黨工人黨手中以微差重奪榜鵝東單選區,工人黨則以微差保住阿裕尼集選區。在所有選區中,由副總理尚達曼領軍的裕廊集選區團隊獲得79.3%的成績,是行動黨得票率最高的選區。[35]
當地公民媒體網絡公民(The Online Citizen)的主編許淵臣也對結果感到震驚。他表示多數選民未必將候選人的素質考慮在內。在本次大選開戰前,執政黨不斷強調如投反對黨,執政黨無法繼續執政,這或許導致選民擔心影響該國政局。[36]
也有評論指即使行動黨高票勝出,也並沒有得到人民的委託。這是因為行動黨選票的劇增主要來自低收入的弱勢群體。他們可能會到鄰里的咖啡店攻擊行動黨政府的政策,參加反對黨的群眾大會,不過由於他們可能害怕失去政府給予的各種津貼、福利等等,故而暗地裡把票投給執政黨。而且,行動黨隨後舉行勝選演講,出席人數少之又少;一群著白衣的行動黨人站在勿洛巴剎(菜市場)外,無人上前恭賀,候選人林瑞生得到商店裡向幾名外籍店員握手。[37]
備註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