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7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
臺灣選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17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於2017年5月20日舉行投票,選出新一任中國國民黨主席,新的黨主席任期四年,將會領導國民黨參加2018年中華民國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及2020年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本次投票率創下2001年中國國民黨黨主席開放直選以來的最高紀錄,超過首次直選的57.9%。本次選舉亦為最後一次絕對多數制的黨主席選舉。
2016年12月19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工作會議通過民國106(2017年)年4項黨職人員選舉作業期程,將訂於2017年5月20日舉行。[1]在選舉人資格方面,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蔡正元表示現有黨員、新徵黨員、回(恢)復黨籍之黨員,均應於2017年3月31日選舉公告前完成當年黨費繳交,始具連署權及投票權。新徵黨員及回(恢)復黨籍之黨員須於2017年1月20日前完成新徵或回(恢)復黨籍手續,始符合滿4個月之規定。[2]
選舉結果,吳敦義以過半得票之姿擊敗尋求連任的洪秀柱,不會進入第二輪選舉,繼馬英九及吳伯雄後,睽違2年半回任黨主席,但吳敦義的得票率是2001年開放黨員直選以來最低者,僅稍超過五成;其得票數亦僅不足十五萬,是黨員直選以來,在當時是所有換屆選舉中最低者,但隨後於2021年時,因新選舉辦法的施行,被同樣回任的朱立倫所打破成為次低者。時任黨主席洪秀柱無緣連任,是首位無法連任的正任黨主席(首位無法連任者為前代理主席黃敏惠)在當時是所有尋求連任者得票率及得票數最低者,直至2021年才被江啟臣所打破。
Remove ads
背景
自2016年1月總統選舉國民黨大敗後,黨主席朱立倫宣布請辭。在同年3月的補選中,由先前遭撤換總統參選人的洪秀柱當選,延續2013年選舉之後的剩餘黨主席任期。
根據國民黨黨章第17條規定「主席之選舉,應於任滿當年應召開之全國代表大會舉行之3個月前,與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之選舉同時辦理」及「主席之任期為4年」。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蔡正元於12月19日表示,下屆黨主席選舉將回歸黨章規定,主席由黨員直選始自90年3月24日及當年7月29日舉行的全代會就職算起,下屆主席就職日,應回歸黨章於8月20日舉行為宜,並以此往前推算,因此訂定5月20日辦理選舉投票。[3]
作業時程
候選人
- 2017年1月7日,黨副主席郝龍斌表態參選黨主席選舉,並表示,他若當選主席,不會參與202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6]
- 2017年1月9日上午,吳敦義召開記者會表態參選黨主席選舉,南投縣長林明溱陪同地方議員以及彰化縣議會議長謝典霖、彰化縣前縣長卓伯源、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廖國棟、書記長江啟臣等22位國民黨籍立法委員[7],與多位中常委表態力挺[8]。
- 2017年1月12日上午,曾任立委的臺北農產運銷股份有限公司前總經理韓國瑜正式表態參選黨主席選舉[9]。韓國瑜已在1月11日請辭北農總經理。
- 2017年1月23日上午,副主席詹啟賢,召開記者會正式宣布參選黨主席選舉[10],前副總統蕭萬長[11]、前立委朱俊曉、前工研院董事長蔡清彥、前國安會秘書長丁渝洲、前新聞局長邵玉銘、台北市前副市長邱文祥表態力挺[12]。
選舉結果
- 標示粗體者為時任主席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