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7年6月倫敦橋襲擊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17年6月3日晚間,英國倫敦接連發生兩起襲擊:在倫敦橋,襲擊者駕駛一輛汽車衝撞行人,造成多人傷亡;隨後襲擊者駕車前往倫敦橋附近的博羅市場,並持刀行兇。襲擊已造成至少平民7人死亡、48人受傷,3名襲擊者已被擊斃[1]。倫敦警方已將兩起案件定性為恐怖襲擊[2]。這也是英國三個月內的第三起恐怖襲擊[3]。
Remove ads
案發經過
當地時間2017年6月3日晚間21:58左右,在倫敦橋,襲擊者駕駛一輛小型貨車由北向南行駛,並撞向行人,至少造成兩人死亡、多人受傷。現場的一位英國廣播公司(BBC)的記者說,那輛汽車撞向行人時「時速大約50英里(約合80公里/小時)」。襲擊發生後,警察疏散了附近的行人,並封鎖了這一地區[4][5]。

隨後三名襲擊者駕車前往倫敦橋附近的博羅市場,走進一間餐廳持刀行兇,現場一度傳出槍聲[6]。有目擊者表示聽到襲擊者高呼「這是為了安拉」(This is for Allah),懷疑襲擊與伊斯蘭國有關[7]。最終,在22:16左右,三名襲擊者被警方擊斃[8]。起初警方懷疑襲擊者當時穿著炸彈背心,但後來證實襲擊者穿著的並非炸彈背心[9]。
Remove ads
後續
倫敦交通局表示,倫敦橋上的雙向交通因為一起「重大事故」已經關閉,附近的另一座橋梁南華克橋(Southwark Bridge)、博羅高街(Borough High Street)以及泰晤士河北岸的泰晤士街(Lower Thames Street)及坎農街(Cannon Street)部分路段也被封閉。隨後全副武裝的警察和反恐專家在該區域出現。
倫敦警察廳設立了一個傷亡中心,並開通熱線電話,以接待擔憂有朋友或親屬受該事件影響的民眾。同時, Facebook表示已激活其平安通報站(Safety Check)功能。位於倫敦的用戶可以公開發布信息,向親友報平安[11]。
截至6月4日,英國警方已逮捕12名與倫敦恐怖襲擊有關的嫌疑人,搜捕和調查仍在繼續[12],不過這12名嫌疑人因沒有證據證明與襲擊有關而被無罪釋放[13]。警方公布了三名襲擊者的身份,分別為27歲的巴基斯坦裔英國人胡拉姆·布特(Khuram Butt)、30歲的利比亞裔摩洛哥人拉希德·瑞多安(Rachid Redouane)和22歲的摩洛哥裔義大利人尤沙夫·扎格巴(Youssef Zaghba)[14]。
Remove ads
反應
英國首相、保守黨領袖德蕾莎·梅伊中止競選活動,返回唐寧街10號處理相關事宜。德蕾莎·梅伊表示相信倫敦發生的「可怕事件」是恐怖襲擊,向遇害者致哀,並於4日早晨召開內閣應急委員會會議[15][16]。英國政府的一位發言人說:「首相一直與警方保持聯繫,不斷聽取關於倫敦橋地區發生的事件的匯報[4]。」首相官邸也下半旗致哀[17]。德蕾莎·梅伊在隨後的講話中稱,倫敦橋等地發生的恐襲事件表明英國對極端主義「太過容忍」,目前恐怖主義正產生「新趨勢」,英國需制定更多反恐舉措,「是說出『忍無可忍』(enough is enough)的時候了」,同時宣布當年6月8日的大選將會如期進行[18][19]。倫敦市長沙迪克·汗稱此次恐襲是針對無辜居民的「有計劃和卑鄙的攻擊」,並呼籲民眾保持冷靜[20]。
多個政黨宣布暫停所有大選拉票活動[21]。包括工黨領袖傑瑞米·柯賓、自由民主黨領袖提姆·法隆以及蘇格蘭民族黨領袖、蘇格蘭首席部長尼古拉·斯特金在內的多名英國政黨領袖均發表聲明譴責此次襲擊[22]。6月4日,英國各地降半旗悼念倫敦恐怖襲擊遇難者,民眾也自發來到倫敦橋附近擺放鮮花紀念遇害者[23]。有130餘名英國伊斯蘭教伊瑪目表示拒絕為襲擊者舉行任何宗教葬禮,並稱恐怖分子的行為不代表伊斯蘭教[24]。
美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愛爾蘭、俄羅斯、西班牙等國領導人也就此次襲擊表態,對襲擊予以譴責,並對受害者表示慰問[11][22][25]。中國外交部也表示強烈譴責此次襲擊事件[26]。
參考資料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