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9冠狀病毒病馬來西亞疫情應對措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馬來西亞疫情的應對措施是由慕尤丁內閣成立後的馬來西亞國家安全權所負責。主席慕尤丁前首相則是擁有最終決策權的人[1]。馬來西亞衛生部長及衛生局總監需每日定時匯報疫情;防事務高級部長希山慕丁則負責協調國家安全理事會與其他政府部門的運作。

應對部門

國家安全理事會是在《2016年國家安全理事會法令》之下運作,由馬來西亞首相擔任主席、副首相擔任副主席,加上國安總監、國防部長、外交部長、通訊及多媒體部長、政府首席秘書、三軍總司令及總警長共9人組成。

首相擁有的最終決斷權是包括頒布「保安區」以實行軍事管理。有別於前《內安法》,任何戒嚴地區都必須由首相建議才讓三軍統帥即最高元首頒布。而《國安法》則直接讓首相來調動三軍並進行實施行動。

入境政策

2020年1月20日,馬來西亞吉隆坡國際機場衛生局發表聲明,所有搭乘國際航班進入馬來西亞的旅客在入境時,都必須經過病毒檢測,一旦檢測出體溫過高或發燒徵兆,將會被帶入衛生檢疫中心進一步檢測[2]。而其他大馬關口也將提升警惕,除體溫檢測外,也要求中國公民在入境前提供健康資訊及進行額外檢查程序[3][4][5]

遭到限制入境的國家及地區

列表聯邦政府頒布之邊境管控政策在全國地區生效。由於砂拉越州沙巴州在邊境管控上有一定的自主權,因此可自行頒布政令禁止特定人士入境[6]

更多資訊 遭到限制入境的國家及地區列表, 生效地區 ...

撤僑與撤回非主要官員

更多資訊 馬來西亞撤僑與撤回非主要官員記錄表, 起飛日期 ...
Thumb
2020年2月7日在沙巴發布的禁令
Thumb
2020年2月1日在砂拉越發布的禁令
沙巴州政府秘書處和砂拉越州內閣天災管理委員會發布的文稿,限制中國公民入境

為了撤僑與撤回非主要官員,馬來西亞駐北京大使館在2020年1月27日正式成立應急小組,並與現處於中國的馬來西亞公民保持聯繫[25]

2020年2月4日,載送馬來西亞公民回國的亞航專機於5時57分抵達吉隆坡國際機場。在此之前,馬來西亞政府便議決出動飛機把132名在華人員[註 1]帶回,且只有通過天河機場的出境檢疫,身體健康的人員才能返國。機上除有12名機組人員,也委派了6名衛生部官員、1名國家天災管理機構官員和1名外交部官員隨同前往,同時攜帶如口罩、手套和食物等必需用品。

所有乘客、任務團隊和機組人員抵達雪邦機場後都須要在航空災難中心(ADU)接受健康檢疫,而通過檢查的人員還需要乘搭巴士前往檢測中心進行監控,並備有醫療檢查所需的用品。[26]撤僑的人民中包括88馬來西亞公民和19非馬來西亞公民,由亞洲航空執飛。

同年2月4日抵達吉隆坡國際機場後,送往森美蘭州芙蓉市汝來鎮高教部領袖培訓中心(AKEPT)的觀察中心接受14天隔離,其中有一對父子因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而送往芙蓉端姑嘉法醫院英語Tuanku Ja'afar Hospital進行治療[27]

2020年2月5日,馬來西亞外交部宣布,由於新冠肺炎疫情不斷惡化,擔心感染風險及食物供應問題[28],以及部分工作無法進行,當局已經宣布將會撤回所有在中國、香港和台灣的非主要官員和他們的家屬,除重要官員則會繼續留在中港台[29]。此外,所有回國官員和家屬將會和之前撤僑行動中回國的公民和非公民一樣,必須經過中港台檢疫程序,回國後再進行多一次檢疫,之後再進行長達14天的隔離。[28]

馬來西亞外交部也安排大馬駐中國大使館的212名非主要官員立即回馬。而他們回國時也將被帶到檢測中心進行健康檢查,包括臨床採樣。同年2月7日晚上8時已有10名來自廣州的領館非主要官員(包括2名家庭成員)抵達吉隆坡國際機場,並被帶到檢測中心進行醫療檢查;而所有人士都被允許返回家中進行隔離。而政府正在設法協助34名仍滯留在武漢的馬來西亞公民回國。[30]

同年2月18日,撤僑行動中的107人包括2名確診患者經過14日的隔離觀察後,因在所有的檢測報告結果都顯示陰性而獲准回家[31]。之後於2月26日,進行第二次撤僑。此次撤僑行動共帶回66人,即46名馬來西亞公民和20名非公民親屬。[23]亞洲航空AK8265於當天凌晨1時45分在武漢天河國際機場起飛,清晨6時45分抵達吉隆坡國際機場

與首次撤僑一樣,共89名撤僑人員[註 2]都被送往森美蘭州芙蓉市汝來鎮高教部領袖培訓中心(AKEPT)的觀察中心接受14天隔離[32]。並於同年3月11日,第二次撤僑中的66名回國者和2名馬來西亞駐北京大使館官員經過14日的隔離觀察後,所有人對新冠肺炎呈陰性結果,已獲准回家。[33]

Remove ads

學校安排

馬來西亞各大專院校在疫情開始後都已採取其對應措施,其中包括推遲教職人員與學生前往中國的行程[34]、要求剛從中國飛抵馬來西亞的中國籍學生自行隔離14天等[35]。截至2018年底,共有16,000名中國籍學生在馬來西亞求學[35]。3月16日晚間馬來西亞首相通過電視講話宣布全國學府自3月18日停課至3月31日。管制令延長後教育部也呼籲老師從4月1日開始進行線上教學[36]

更多資訊 大專院校, 上課安排 ...
  • 2020年5月27日,高等教育部宣布,除了5個組別大專生可分階段返回校園,所有教學與學習活動應以線上方式進行,直到2020年12月31日為止[39]
  • 2020年12月31日,首相慕尤丁發表元旦獻詞提到,隸屬高等教育部的半島高等學府大專生獲准最早可在3月1日重返校園,至於東馬大專院校,則取決於州政府的決定[40]
  • 2021年1月31日,高等教育部宣布,允許6組大專生最早在3月1日起返回校園,進行線上及線下的混合教學,當中包括需要實驗/臨床/特別設備等學生、環境因素無法線上學習、國際學生除了英國學生、特殊學生、參與大學英語測試或國際專業機構考試學生[41]
Remove ads

中小學、幼稚園和特殊學校安排

3月16日,政府宣佈,全馬中小學、幼稚園、幼兒園和特殊學校一律停課,並且不需要補假。馬來西亞中小學自從3月14日(周六)開始學校假期至22日,意味著學校假期獲得延長。

6月10日,馬來西亞教育部長宣布,中五和高中六學生可以在6月24日回學校上課。其餘學生的復課日期則會另行通知。

6月15日,國防部長宣布全國的幼稚園將會在7月1日正式復課。復課後的學校都必須遵守一套嚴格的標準作業程序。

11月8日,教育部長宣布,從11月9日起全國中小學及技職學院關閉至2020年學期結束,所有教學通過線上進行或居家學習。明年新學年開課日期維持在2021年1月20日[42]

2021年1月11日,由於5個州屬及5個直轄區重新實施行動管制令,教育部宣布,在行管州屬的學校,僅允許大馬教育文憑、大馬高級教育文憑等考生在1月20日回校備考,至於小學、中一至中四學生則居家學習[43]

2021年1月16日,教育部宣布全國一律只有大馬教育文憑、大馬高級教育文憑等應考生,可從1月20日起返校上課,其他學生包括有條件行管令及復甦行管令州屬學生則居家學習[44]

2021年2月19日,教育部長宣布,學前教育班、小學一年級和二年級將率先於3月1日返校上課,小學三至六年級則於3月8日返校上課,至於中學各年級則在4月4日或5日返校上課,以讓路給SPM考試[45]

Remove ads

學校的考試安排

2020年3月28日,馬來西亞教育部通過文告宣布更改各項政府考試時間表,多數考試日期皆受到行動管制令延長而有所更改,小六檢定考試(UPSR)則不受影響(9月1至3、7及8日)。

  1. 原定10月5至14日(第一階段),以及11月2至19日(第二階段)舉行的馬來西亞教育文憑(SPM)考試,將延遲至11月16日及12月7日。
  2. 原定9月28日至10月6日舉行的中三評估(PT3)則只是會在其中兩天,即9月28日和29日進行馬來文科和英文科試卷。
  3. 原定5月6、12至14日舉行的馬來西亞高級教育文憑(STPM)第二學期考試展延至11月18和19、23和24日;而定於11月3至5日、9、10日進行的大馬高級教育文憑第三學期考試則會如常進行。2020年第二學期重考則會落在2021年3月份。
  4. 未受到影響的考試如下:大馬高等宗教文憑考試(STAM)考試日期是10月21至22日、10月26至28日;國際語言測試(UPBA)考試日期為6月22日;SPM重考口試落在6月2至30日;SPM重考筆試日期則是於6月23至25日。[46]

2020年4月15日,教育部高級部長莫哈末拉茲宣布,小六檢定考試(UPSR)和中三評估(PT3)取消,馬來西亞教育文憑(SPM)和大馬技職文憑(SVM)展延至2021年的第一季度,馬來西亞高級教育文憑(STPM)第二學期考試展延至2020年8月;第三學期的考試則將在2021年的第一季度舉行。大馬高等宗教文憑考試(STAM)將展延至2021年的第一季。[47]

2020年11月8日,莫哈末拉茲再宣布展延馬來西亞教育文憑(SPM)、大馬技職文憑(SVM)及大馬高級宗教文憑(STAM)考試日期至2021年2月22日開始,馬來西亞高級教育文憑(STPM)考試及重考則延至2021年3月8日舉行[48]

2020年12月22日,儘管馬來西亞依舊封鎖國界,依斯邁沙比里宣布2021年1月1日起,除了英國,全球國際學生獲准入境,包括新學年新生,前提是他們必須找到住宿或落腳處。國際學生必須在起飛的3天前接受拭子測試,抵步後再另一輪檢測及強制隔離10天,所有檢測費需自行承擔[49]

2021年初,教育部高級部長莫哈末拉茲宣布,小六檢定考試(UPSR)全面廢除(馬來語dimansuhkan),而今年的中三評估(PT3)則被取消[50]

Remove ads

頒布行動管制令

Thumb
行動管制令生效期間,首都吉隆坡的柏威年廣場空無一人。

3月16日晚間10時,馬來西亞首相慕尤丁發表電視講話,宣布馬來西亞將於3月18日至31日實施行動管制令[51],並在3月25日將管制令延長至4月14日[52]。6月10至8月31日,改為實施復原式行動管制令,放鬆部分管制以恢復經濟。8月28日晚間8時,慕尤丁發表電視講話,宣布復原行動管制令延長至12月31日,生效期間將實施以下六項條規:

  1. 民眾禁止群聚或出席涉及宗教、體育、社交及文化的大型活動;除超市、巴剎、雜貨店和出售日常用品的便利店之外,所有膜拜場所及商店都須關閉。所有在清真寺內舉行的活動都需暫停,包括周五祈禱。這與3月15日全國伊斯蘭裁決理事會宣布的措施相同[53]
  2. 禁止全國人民出國;剛從海外回國的人民,則需進行身體檢查,並自行隔離長達14天[53]
  3. 所有外國遊客和訪客禁止入境馬來西亞[53]
  4. 關閉所有幼兒園、政府及私人學校,包括日間學校、寄宿學校、國際學校、宗教學校及其他中小學與大學預科班學院[53]
  5. 關閉全國所有政府、私人高等學府及技術培訓學院[53]
  6. 關閉政府與私人界單位,除了提供各種重要服務的單位,包括水、電、能源、通訊、郵寄、交通、水域、石油、天然氣、燃料、廣播、金融、銀行、衛生、藥局、消拯局、監獄、港口、機場、安全、國防、清潔、雜貨及食物供應單位[53]
  7. 不排除把現令違反行動管制令的1000令吉罰款提高2至3倍。

此外,在短期內出現多宗確診新型病毒的區域將會實施「加強行動管制令」,居民將不被允許離開住處,非居民及訪客不允許進入,所有商業活動必須暫停,日常飲食則由社會福利局提供,並只開放醫療機構。

Remove ads

復原式行動管制令

2020年6月10日起,馬來西亞全國實施「復原式行動管制令」。政府放鬆部分管制,不再限制民眾跨州,並且允許民眾國內旅遊,商場、電影院、夜市與髮廊服務等允許開放,只是要嚴格遵守衛生部擬定的防疫標準作業程序(SOP)的社交距離規定,違反防疫標準作業程序的最高罰款是1000令吉[54]

第二次落實行動管制令(MCO 2.0)

  • 2021年1月11日,隨著疫情加劇,首相慕尤丁在傍晚6點宣布從1月13日起至26日再次在檳城、雪蘭莪、馬六甲、柔佛、沙巴和全部聯邦直轄區實行行動管制令。其他地區則實行有條件行動管制令和復原式行動管制令[55]。SPM和STPM考生還是要在1月20日之後,在遵守嚴格標準作業程序的情況下回校上課。只允許30%的管理層職員到辦公室上班。只有5個基本關鍵領域被允許營運,非關鍵領域則居家工作。宗教場所出席人數限制在5人以內[56]
  • 1月12日下午5點30分,國防部長依斯邁沙比里公布了這次行動管制令的更多細節[57][58][59]
  • 1月15日時,國防部長伊斯邁沙比里宣布吉蘭丹州和砂拉越詩巫三個縣進入行動管制令,吉蘭丹州持續至1月26日,而詩巫持續至1月29日。[60]
  • 1月18日,國防部長伊斯邁沙比里宣布森美蘭州的芙蓉和波德申縣落實行動管制令,從1月19日開始至2月1日。[61]
  • 1月19日,國防部長伊斯邁沙比里宣布半島其餘地區都進入行動管制令狀態,有效期從1月22日至2月4日。全國僅剩砂拉越(除了詩巫三個縣)維持復原式行動管制令。[62][63]
  • 1月21日,國防部長伊斯邁沙比里宣布,半島所有地區和沙巴及納閩的行動管制令都持續至2月4日。[64][65]
  • 2月2日,國防部長伊斯邁沙比里宣布,除了砂拉越地區繼續實施有條件管制令之外,全國從2月5日起延長行動管制令至2月18日。[66]
  • 2月16日,國防部長伊斯邁沙比里宣布,雪蘭莪、柔佛、檳城、吉隆坡聯邦直轄區地區延長行動管制令至3月4日,並且撤除了10公里移動限制但仍不允許跨縣。[67][68]吉打、霹靂、森美蘭、登嘉樓、吉蘭丹、馬六甲、彭亨、布城及納閩聯邦直轄區進入有條件式行動管令(CMCO)至3月4日。唯獨玻璃市實施復甦式行動管制令(RMCO)。[69]
  • 從3月5日起,雪蘭莪、柔佛、檳城和吉隆坡正式轉為有條件行動管制令 (CMCO),直到3月18日。吉打、吉蘭丹、森美蘭及霹靂也延續有條件行動管制令。砂拉越的有條件行動管制令也延長至3月15日。馬六甲、彭亨、登嘉樓、沙巴、布城及納閩則實施復原式行動管制令 (RMCO)。除了沙巴州以外,全國人民被允許跨縣,但仍禁止跨州。[70][71]
  • 之後,在柔佛、吉隆坡、雪蘭莪、吉蘭丹和彭亨的有條件行動管制令延長至4月14日。沙巴、馬六甲、森美蘭、吉打、玻璃市、霹靂、登嘉樓、布城和納閩繼續實施復原式行動管制令。[72]
  • 到了3月12日,砂拉越州的有條件行動管制令延長至3月28日,之後再延長至4月12日。[73][74]
  • 除了以上地區外,另有一些地區在這期間因為疫情較為嚴峻而實行了加強版行動管制令。
Remove ads

第三次落實行動管制令(MCO 3.0)

  • 4月14日,國防部長依斯邁沙比利表示,隨著疫情加劇,吉蘭丹州七個縣在4月16至29日落實行動管制令 (MCO)。[75][76]4月15日,國防部長再宣布,沙巴山打根將會從4月17日至30日實施行動管制令 (MCO),斗湖的行動管制令 (MCO) 也延長至4月30日。[77][78]4月21日,國防部長再宣布吉蘭丹其餘三個縣由於病例激增,將從4月22日至29日實施行動管制令(MCO)。[79][80]
  • 4月27日,國防部長宣布,馬來西亞各地區的各種行動管制令延長至5月17日。[81][82]
  • 4月30日,國防部長宣布吉打州5個縣,即哥打士打縣、瓜拉姆達縣、萬拉峇魯縣、華玲縣和居林縣從5月1日至14日進入行動管制令(MCO)狀態。[83][84]
  • 5月4日,國防部長再宣布雪蘭莪6個縣,即烏魯冷岳縣、鵝嘜縣、八打靈縣、巴生縣、瓜拉冷岳縣和雪邦縣從5月6日至17日實行行動管制令(MCO)。[85][86]
  • 5月5日,國防部長再宣布在吉隆坡、柔佛州的三個縣(新山縣、古來縣、哥打丁宜縣)、霹靂州三個縣一個副縣(拉律縣、馬登縣、司南馬縣和太平副縣)以及登嘉樓的勿述縣實行行動管制令(MCO),有效期為5月7日至20日。[87][88][89]
  • 5月8日,國防部長宣布檳城三縣(東北縣、威中縣和威南縣)三巫金、霹靂州三個副縣(近打副縣、高烏副縣、柏魯卡三萬副縣),以及彭亨關丹實行行動管制令,有效期為5月10日至23日。國防部長也下令從5月10日至6月6日所有地區的人都禁止跨縣。[90][91][92][93]
  • 5月9日,國防部長再宣布,柔佛州居鑾縣從5月11日至24日落實行動管制令。[94][95]
  • 5月10日,首相慕尤丁通過文告宣布,全國進入行動管制令(MCO)狀態,有效期為5月12日至6月7日。從5月10日至6月6日,禁止一切社交、運動與教育活動。[96][97][98][99][100]唯砂拉越州不跟隨中央的腳步,繼續實施有條件行動管制令。[101]砂拉越在5月27日宣布,從5月29日至6月11日進入MCO 3.0狀態。[102]
  • 除了以上地區外,另有一些地區在這期間因為疫情較為嚴峻而實行了加強版行動管制令。
Remove ads

重新落實全面封鎖

  • 2021年5月28日,首相再宣布,基於疫情愈發嚴峻,馬來西亞全國落實全面封鎖(total lockdown),性質上類似於2020年3月的第一次行動管制令,從2021年6月1日開始至6月14日。[103][104]砂拉越州再次不跟隨中央的腳步,而是實施較為寬鬆的MCO3.0。[105][106]
  • 6月11日,國防部長宣布全面封鎖延長兩個星期,從6月15日至6月28日。[107]
  • 6月27日,首相宣布繼續延長全面封鎖,直到每日確診病例降至低於四千宗、加護病房病床使用率低於75%及至少10%人口完成兩劑疫苗接種。[108][109]
  • 7月1日,政府宣布雪蘭莪多個縣和吉隆坡一些地區實施加強版行動管制令,有效期為7月3日至16日。[110][111]

國家復甦計劃第二階段

  • 7月3日,國防部長宣布半島有5個州,即吉蘭丹、登嘉樓、霹靂、彭亨和玻璃市已經達標,從7月5日開始提前局部解封,進入國家復甦計劃第二階段。[112][113]
  • 7月5日,國防部長宣布檳城已經達標,從7月7日開始進入國家復甦計劃第二階段。[114][115]
  • 7月12日,政府再宣布由於砂拉越已經達標,從7月14日開始進入國家復甦計劃第二階段。[116][117]

疫情的檢測與治療中心

1月5日,馬來西亞衛生部轄下的全國危機準備及應對中心(Crisis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 Centre (CPRC))開始運作[118]。現階段共有57家醫院提供新型冠狀病毒的篩查服務[118], 而其中的26家政府醫院負責收治新型冠狀病毒的確認及疑似病患[119]。 衛生部也將針對所有的疑似病例加速檢測結果,和擴大新冠肺炎的檢測設施,除了現有的18所國家醫藥研究所(IMR)和全國公共衛生實驗室(MKAK),4所州公共衛生實驗室和12所政府醫院外,也將交由私人實驗室進行檢測。 馬來西亞衛生部也在沙登農業博覽館內設置臨時醫院,以容納更多病人。[120]

更多資訊 馬來西亞檢測與治療中心列表, 地區 ...

購買及接種疫苗

注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