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9冠狀病毒病新加坡疫情

地区疫情概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19冠狀病毒病新加坡疫情
Remove ads

2019冠狀病毒病新加坡疫情,介紹在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中,在新加坡發生的情況。截至2023年1月6日UTC+8中午12點,新加坡累計確診2,207,640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其中1,712人死亡[2]。新冠疫情暴發後,新加坡施行了嚴格的圍堵清零政策。截止2021年5月29日新加坡標準時間中午12點,新加坡的2019冠狀病毒病病例死亡率近乎全球最低。新加坡不計算所有其他原因死亡者[3]。但隨著新加坡在2021年6月提出打造「對冠病更具適應性國家(COVID-resilient nation)」,放寬社會管控措施,逐漸放棄「2019冠狀病毒病零感染」政策而走上與病毒共存道路[4][5],進入2021年9月後2019冠狀病毒病新加坡疫情遭受德爾塔變種侵襲後明顯反彈並惡化,日確診人數和日死亡人數均再創疫情爆發以來的新高,死亡率亦明顯上升[6]。2021年10月27日,新加坡新增5324宗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病例,而又有10人死於該病相關的併發症,以致死亡病例總數升至349起[7]。不過隨著致病性更弱的奧密克戎變種病毒取代德爾塔,2022年3月15日,新加坡當局宣布,社會管控措施將進一步放寬,新加坡將進入到與冠病共存計劃的最後一個階段。[4]

快速預覽 2019冠狀病毒病新加坡疫情, 疾病 ...
Remove ads

確診個案

病例

2020年1月

更多資訊 #, 確診日期 ...

2020年2月

更多資訊 #, 確診日期 ...
Remove ads

2020年3月

截至2020年3月21日

更多資訊 #, 確診日期 ...
Remove ads

統計圖表

  每日新增病例

  活躍病例

Thumb

擴散至其他國家和地區

智利

3月3日,智利衛生部證實該國確診了首例新冠肺炎病例,該患者為一名33歲男性,居住在位於首都聖地牙哥以南250公里處的塔爾卡市,此前曾在新加坡旅遊數周。

重要傳染事件

2020年1月20日至23日,英國氣體分析儀器公司仕富梅在新加坡君悅酒店召開內部會議,有來自新加坡、美國、南韓、日本、中國大陸、台灣、歐洲等世界各地共109人出席會議,英國、馬來西亞、南韓和新加坡等地其後都確診有與會者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世界衛生組織已介入調查,追查病毒有否跨國擴散。《海峽時報》指會議中有一人來自中國武漢。[77][78]

2月中旬,本地「神召會恩典堂」發生群體感染事件,首起病例於2月11日確診。神召會恩典堂在武吉巴督與東陵教堂,周末平均有4800人出席禮拜[79]。截至2月16日已有16例確診案例與該教堂有聯繫[80][81]

3月上旬,有多名確診病例與本地2月15日在裕廊戰備軍人協會(Safra)舉辦的一私人晚宴有關。據報道餐館當晚有兩場晚宴,總共600人出席,兩場都是歌唱導師的新年團拜活動[82]。截止3月9日已有36名確診病例,是迄今為止本地最大的群體感染事件[83][84]

Remove ads

反應與影響

政府

2020年1月2日晚間新加坡衞生部公告,已通知醫療從業人員留意疑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出現發燒、呼吸道疾病或肺發炎狀且14日內曾訪問武漢的疑似病例將受到隔離,16歲以上和以下的疑似病例分別集中在陳篤生醫院竹腳婦幼醫院救治。1月3日晚間起,由武漢抵達樟宜機場的乘客必須接受體溫檢查,體溫異常的乘客將被送往醫院做進一步的檢驗。[85]

1月20日,新加坡衛生部宣布將對所有中國抵新旅客展開體溫檢測並發放健康告知單,並會對兩周內有武漢地區旅行經歷的肺炎患者進行隔離;[86]21日,新衛生部發文提升應對手段,將兩周內有中國旅行經歷的肺炎患者全部納入隔離監測範疇。[87]

1月29日,新加坡衛生部宣布,禁止14天內曾前往湖北的旅客及持有中國湖北簽發護照的旅客入境或轉機。[88]1月31日,新加坡政府宣布,將此禁令延伸至所有過去14天曾到中國大陸的旅客,自2月1日晚上11時59分起實施。對於從中國大陸入境的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和長期准證持有者,仍能入境新加坡,但需要申請14天的缺席假。新加坡政府也將從即日起,暫停簽發各種准證給中國的訪客,之前簽發的短期簽證和多次入境簽證也會被撤銷[89]

1月30日,政府宣布再釋出520萬個口罩,自2月1日起向130萬個家庭免費派發,每個家庭可憑身份證領取4個[90]

2月7日,新加坡衛生部新增三起案例,共累計三十三例確診的新冠狀病毒病例,三名患者並沒有中國旅行史,促使新加坡將疫情警報狀態提升到「橙色」[91],為可能的社區擴散預先作防範準備[92]

2月7日,新加坡人力部發布公告稱,過去14天曾到訪過中國內地,並計劃在2月8日23時59分後返回新加坡的外籍工作人員(含IPA持有人),必須提前3天向人力部提出申請,獲准後方可入境。暫不允許過去14天到訪過中國湖北省或持湖北省簽發護照的工作人員入境新加坡,具體等待人力部進一步通知[93]

2月25日,新加坡宣布禁止任何曾至南韓大邱清道郡的外國籍旅客入境或轉機[94]。之後在3月3日宣布,禁制令擴大至韓國全境,並將伊朗、義大利北部也納入禁制範圍,自3月4日晚上11時59分起生效。新加坡也將暫停簽發各類新准證給伊朗護照持有者,之前簽發的短期簽證和多次入境簽證也會暫時失效[95]。此外,所有入境旅客若出現發燒或其他呼吸道症狀,即使未完全符合「可疑病例」標準,將被要求接受拭子測試。一旦檢驗呈陽性,將立即被送往醫院進行隔離治療。拒不接受檢測的短期入境旅客將不得入境;對於新加坡永久居民和長期准證持有人,其居留權或准證將被吊銷;新加坡公民拒不接受檢測,可面臨懲處或被起訴。新加坡政府亦發布針對伊朗、日本、韓國、義大利北部的旅遊提示,提醒近期新加坡公民不要前往[96]

2月28日,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在國會宣布,包括總理、副總理在內,所有新加坡政府部長將減薪一個月,國會議員也將減少一個月的津貼,以渡過新冠肺炎疫情的艱難時期。此外,新加坡總統哈莉瑪也宣布將減薪一個月,一些高級公務員也會減薪半個月,在抗疫一線的新加坡普通公務員,會獲得相當於1個月工資的額外獎金[97]

3月13日,政府宣布從3月15日晚上11時59分起,過去14天曾到義大利、法國、西班牙和德國的旅客將不准入境新加坡(此前禁令針對的義大利北部擴大至義大利全境),對於過去14天曾到這些地方的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和長期准證持有者將收到14天的居家通知。新加坡政府勸請新加坡公民延後前往義大利、法國、西班牙和德國的不必要行程[98]。此外禁止一切郵輪停靠新加坡[99]

3月15日,政府亦宣布從3月16日晚上11時59分起,所有屬於東協國家公民的短期訪客,入境前必須先向新加坡駐當地的大使館與領事館提交個人健康狀況的必要資料。旅客必須經新加坡衛生部批准後才能入境。另外,所有過去14天到過東協國家、日本、瑞士和英國的人士(包括新加坡公民、長期准證持有者及短期旅客),入境後將接獲14天居家通知[100]。同日,新加坡人力部宣布從3月16日晚上11時59分起,所有雇主和僱傭中介安排女傭前來新加坡之前,必須獲得人力部批准。所有抵境的女傭也會接獲14天居家通知[101]

3月18日晚,政府宣布從3月20日23時59分起,所有從國外返回新加坡的人士(包括本地公民、永久居民、長期准證持有者和短期訪客)須履行14天的居家通知[102]

3月20日,新加坡政府宣布取消超過250人以上的聚會與活動,餐飲場所用餐座位至少要保持1公尺距離。休閒娛樂場所也要採取相關措施,減少消費者接觸機會。此外,雇主應實施遠距辦公模式[103]

3月22日,因應多國新冠肺炎疫情趨嚴峻,又因新加坡當地確診病例多為輸入性病例,新加坡宣布從3月23日晚上11時59分起,禁止所有外籍短期旅客入境或過境。對於持有長期居留許可證件的人士,及持有工作證的外勞如果從事包括醫療及運輸等必要服務,及其家屬則可獲准入境[104]

3月23日,移民與關卡局宣布,從3月27日上午9時起,包括新加坡公民在內的所有入境者必須提交健康狀況電子聲明,否則不能入境。入境者可提前三天前,通過移民局官方網站電子服務「SG Arrival Card」或者下載應用程式填寫並提交申報表。未有預先提交健康申報表的訪客,將須在關卡完成填寫,通關時間可能會有所延長[105]

3月26日,新加坡衛生部宣佈,若民眾未遵守保持1公尺的社交距離,最高將處以1萬新加坡元的罰款或六個月刑期[106]

Thumb
新加坡一家小販中心的座位和餐桌用膠條封住,表示民眾已禁止在小販中心堂食,僅可打包或者使用送餐服務

4月3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發表全國電視講話,宣布政府決定暫時採取更嚴格的措施,防止病毒擴散。他指出,雖然疫情繼續受到控制,但由於本土感染的病例迅速增加,有近半的案例無法查出感染源頭,政府決定採取更果斷的舉措,措施將為期一個月。自4月7日起新加坡所有提供非必要服務的工作場所將關閉,但巴剎、超市、小販中心、餐館和公共運輸等基本服務照常營業,但公眾只能打包或者使用送餐服務,不允許當場食用[107][108]。從4月8日起至5月4日,全國所有小學、中學、初級學院、特殊教育學校及高等教育學府將轉為全面居家學習[109]。同時從4月5日起分發可重複使用的口罩[110]

4月7日,新加坡國會通過《冠病(臨時援助措施)法案》,為新加坡為數不多一天內三讀通過的法案。法案規定禁止不住在同一屋檐下的人在家中聚會,惟滿足日常生活需要的合理活動如探訪年邁父母、將孩子送到照顧他的親戚家不算社交聚會[111]。同日,新加坡啟動「斷路器」式防疫措施(正式稱為「阻斷措施」),為期一個月。由於社區感染已成形,政府亦開始修改佩戴口罩的政策。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於5日宣布為所有家庭配發口罩[112]

4月8日,新加坡衛生部發布文告,決定從9日23時59分起,所有從海外返回新加坡的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和長期證件持有者,都須在政府特別安排的設施進行14天自我隔離[113]

4月14日,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部長黃循財宣布從即日起所有居民在外出時除進行劇烈體育活動外都必須佩戴口罩,違者將罰款300新元[114]

4月21日下午5時,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發表談話,新加坡半封城措施將延長至6月1日。從4月21日11時59分起暫停所有較為不重要的消費者服務,包括所有獨立運作,只售賣飲料(包括泡泡茶)、包裝零食、糕點或甜點的餐飲食肆都必須關店。讓每天仍須外出工作的必要服務人員,從目前的20%減少至15%。除了部分餐飲業者受影響,政府也宣布所有理髮店須暫停營業[115]。同時,政府對4個受歡迎的濕貨市場實施人流限制,按照身份證或外國身份證的號碼來安排民眾進入市場的日期。尾號為奇數的只能在奇數日進入,尾號為偶數的只能在偶數日進入,實施時間為4月22日至5月4日。另外,所有宿舍4月22日起禁止外國工人進出[116]

8月21日,新加坡政府宣布由9月起放寬對文萊及紐西蘭旅客的限制,入境後無須隔離14天。另外,來自澳大利亞(除維多利亞州)、中國大陸、澳門、台灣、越南和馬來西亞的旅客,在入境新加坡後的隔離天數由14天下調至7天,亦容許在住處完成居家隔離[117]。隨後,新加坡政府亦於同年10月14日與香港特區政府達成共識,自同年11月22日起放寬對香港旅客的入境限制[118]。但由於香港疫情反覆,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11月21日宣布,香港與新加坡建立的「航空旅遊氣泡」延期兩周實施,具體推行日期將於12月初再公布[119]。然而,有關安排一直要到翌年4月26日才公佈。目前,該「航空旅遊氣泡」政策定於2021年5月26日開始實施[120]。但在2021年5月,鑑於新加坡確診個案增加,原定5月26日實施的「旅遊氣泡」有關安排在很大機會不能如期重啟[121]

12月14日,隨著輝瑞-BioNTech 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獲衛生科學局批准緊急採用[122],政府隨即公佈相關的疫苗接種計劃,並於同月30日正式啟動,成為亞洲首個同類型疫苗接種計劃[123]

2022年8月29日起,新加坡取消在室內戴口罩的規定,只有在醫療保健設施和乘坐公共運輸的公眾,才須繼續戴口罩。[124]

Remove ads

對社會與經濟的影響

Thumb
新加坡一家藥房張貼的公告,顯示口罩已售罄

隨著疫情的爆發,新加坡當地也一度出現「口罩荒」,甚至出現抬高口罩價格的情況。據媒體報道,當地網購平台日前出現一款聲稱可抗冠狀病毒、肺炎及霧霾的口罩,30個裝的價格為1萬新加坡元,聲稱可由南韓運往新加坡,而該商品於1月29日下架。新加坡貿易和工業部則表示,將調查抬高口罩價格的零售商,要求他們提供口罩的來貨價及高價原因,若發現有人賣貴口罩牟利,會按《物價控制法案》採取行動。新加坡也已向零售商釋出500萬個口罩應市。另外,由於當時沒有發生社區傳播,新加坡政府也建議民眾不一定要戴口罩,不適時才需配戴[90]。此外,新加坡民眾集體涌到超級市場搶購日常用品和食物,這些物資被一掃而空。[125]

1月底起,新加坡籍的航空公司決定大規模調整航班。新加坡航空勝安航空將減少對中國大陸特定航線的運能,同時取消往來新加坡和一些中國城市的航班,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廈門、成都和重慶;酷航將從2月初至3月底,暫停新加坡往返中國11個城市的航班(包括早前已取消的武漢)。捷星亞洲也暫停飛往中國三個城市,即合肥、貴陽和徐州的航班,直到3月31日為止[126]

2月9日,新加坡航空展英語Singapore Airshow宣布有70多間參展商因肺炎疫情決定退出展覽,為總參展商的8%,展方亦決定將公眾入場數減半[127]。另外,中國的八一飛行表演隊獲特別許可參展,未受14日內到訪過中國的外國人入境禁令影響[128]

2月17日,新加坡貿易和工業部宣布,預期2020年經濟遭受疫情的衝擊,因此下調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測。預期新加坡經濟全年增長約0.5%,並將今年經濟增長預期範圍由早前的0.5%至2.5%,下調至-0.5%至1.5%[129]

3月9日,海峽時報指數受疫情影響,下跌6.03%[130]。3月12日,在世衛組織宣布疫情全球大流行而宣布更多措施後,該指數再次下跌3.8%[131]

隨著疫情的大爆發,新加坡零售和食品行業受到消費者支出下降的嚴重影響。其中,購物中心人流量出現下降[132],一些購物中心更是縮短營業時間[133]。另外,房屋租戶也以收入大幅下降為由,要求房東退租[134]。疫情也影響當地的旅遊業,根據新加坡旅遊局統計,預計來新遊客人數將比上一年下降25%至30%[135]。部分教會更是取消聚會,改於網上進行崇拜直播[136]

Thumb
受封關影響,新加坡一超市實行限購政策

3月16日,隨著馬來西亞宣布從18日至31日「封關」,又加上新加坡食品多數從馬來西亞進口,一些新加坡民眾受到馬方「封關」影響,在17日再次出現搶購物資潮,當地超市FairPrice隨即宣布針對廁紙、麵、米和蛋採取限購措施。政府呼籲國民不要搶購,強調當地食物不會短缺[137]

Remove ads

社會責任感

衛生部表示,許多當地傳播的病例都是由身體不適,還是參加社交活動的人所造成的。這些對社會不負責任的行為對廣大社區構成了極大的風險,這意味著政府實施的預防措施可能會因此而失效。[138]2020年3月13日,衛生部(MOH)宣布將採取各種社會隔離措施,以減少COVID-19在當地(包括工作場所)傳播的風險。 [139] [140]為鼓勵個人衛生習慣和社會責任,淡馬錫基金會於3月23日至4月5日在16個購物中心和社區俱樂部向每個新加坡家庭分發500毫升免費的零酒精洗手液。[141]為避免過多的人潮,當局通過小冊子向每個家庭提供一個特定的收集日期。居民必須攜帶小冊子領取徒手消毒劑。新加坡政府也為民眾提供了免費口罩、免費追蹤器,並開發合力追蹤系統進行接觸者追蹤

相關爭議

酷航武漢乘客

2020年1月24日新加坡酷航將116名來自武漢的旅客安排乘坐新加坡樟宜至杭州蕭山的TR188航班返回中國。飛機降落後直接進入隔離區進行由到場醫護人員實施檢疫,後將2名出現發燒症狀的武漢籍旅客送往蕭山區第一人民醫院、其餘114名武漢旅客安置在機場賓館並實施隔離、219名其他乘客安排在杭州市委黨校觀察。中國中央電視台的報道表示杭州當地部門已知悉此安排[142]。有機上乘客則指自己對有武漢籍乘客同機乘坐的事情毫不知情,直至落地後才被杭州機場人員告知,質疑航空公司及新加坡移民部門做法不妥,或令更多人染病[143]。新加坡移民與關卡局否認了拒絕這100餘名武漢旅客入境的指控[144]。酷航則發聲明稱,由於新加坡直飛武漢的航班已經取消,110餘名武漢旅客在酷航提供的全額退款和稍後改簽回其它城市兩個選項中選擇了改簽前往杭州的航班[145]。截止2020年2月8日24時,該航班已累計10例確診[146]

陳振聲錄音洩露事件

2020年2月18日,一段據稱是新加坡貿工部部長陳振聲的錄音流出,其中陳振聲以口音濃重的新加坡式英語在新加坡中華總商會解釋處理口罩的策略。陳振聲提到新加坡人學香港市民搶購口罩時,引用《南華早報》關於香港一線醫護人員口罩短缺的報道作為反面例子,稱「如果我們效仿香港……我可以保證,今天我們的醫院系統已經崩潰了。」他還稱搶購糧食及廁紙的行為「丟人現眼」(原話是新加坡俚語「sia suay」,來自閩南語),搶購者是「自私的傻瓜」(selfish idiot),認為新加坡人學香港人搶購是「monkey see monkey do」(有樣學樣),「如果真的吃完那麼多飯和即食麵,肯定腸胃炎」。[147]該錄音流出後引起了一些香港人和新加坡人的極大不滿。有香港人批評他不瞭解香港的情況[148](實際上在完整錄音中,陳振聲提及了香港人搶購廁紙是因為其廁紙來自中國大陸;但新加坡的廁紙來自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因此不用搶購),新加坡人則批評部長不應高高在上地指責民眾。[149]但也有觀點認為陳振聲說的沒有錯。[148][149][150]陳振聲本人對錄音洩露表示「極度失望」。[151]

對疫情的分析與判斷

在疫情發生初期,新加坡宣導身體健康的人不需要戴口罩,被認為是亞洲唯一的「口罩無用派」[112]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張作風教授表示,由於新加坡醫療資源豐富,發燒門診遍布各地,對每一個可能感染的接觸者進行跟蹤觀察,並實施及時的醫學隔離,因而新加坡早期疫情有較好的發展[152]。一些網友群嘲新加坡早期疫情屬於「佛系管控」,在社交網絡里有關新加坡「放棄治療」的言論此起彼伏。而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曾評價新加坡早期疫情,稱「新加坡屬於武當派的,你表面上看不出來,而且是非常佛系,但它內部是非常厲害的」[153]。實際上,新加坡並未採取「佛系管控」,而是採取嚴厲的處罰措施[154]

而從3月起,新加坡疫情出現反彈,主要原因是由外國勞工的聚集性感染所致。在新加坡,當地外國勞工都來自南亞和東南亞地區,他們的居住密度較高,如果勞工中一旦有人感染新冠病毒,就很可能引起疫情在整個群體中的爆發。感染病毒的勞工也可能因工作接觸其他人,造成進一步的社區傳播。至於疫情反彈的另一個原因,則是三月中旬以後,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或長期證件持有者開始紛紛回國。當時新加坡政府沒有對歸國人員採取集中隔離的措施,而只是要求居家隔離。在居家隔離的過程中,歸國人員的家庭成員可自由活動。這就可能造成處於潛伏期、症狀輕微或無症狀的其他家庭成員將病毒帶入社區,造成社區感染[152]。新加坡總理夫人何晶在社交網站上認為,由於沒有第一時間對海外返回者進行集中隔離,最終影響到外籍務工人員群體,新加坡為低估新冠肺炎疫情付出代價[155]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