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9年美國大學錄取賄賂醜聞
涉及美國主要大學的腐敗醜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19年美國大學錄取賄賂醜聞(英語:2019 College Admissions Bribery Scandal)是用違法違規手段幫助富裕家庭子女獲得美國幾所著名大學本科錄取的共謀犯罪事件。該事件於2019年3月12日由美國聯邦檢察官披露,至少有50人參與其中,而其中一些人已經認罪或同意認罪。33名大學申請者的家長被指控在2011年到2018年期間內向名校申請諮詢師威廉·里克·辛格(William Rick Singer)支付了超過2500萬美元;其中部分款項被辛格用於欺詐性地誇大申請者的入學考試成績並賄賂大學官員。[1][2][3]
![]() |
威廉·里克·辛格控制著參與整個欺詐計劃的兩個公司:關鍵全球基金會(Key Worldwide Foundation)和優良大學及職涯網絡(The Edge College & Career Network)。目前,辛格已經向聯邦調查局認罪並與其合作,以搜集其他共謀者的罪證。[4][5]根據他的供認,辛格違規協助750多個家庭的孩子進入名校。[6]2023年1月,辛格被判處三年半監禁,並沒收超過1000萬美元[7]。
由美國聯邦檢察官安德魯·萊林所率領的聯邦檢察官辦公室向麻薩諸塞聯邦地區法院提起了針對威廉·里克·辛格和被他所賄賂的大學工作人員,以及被指控利用欺詐和賄賂手段以確保他們孩子被11所大學所錄取的家長們的共謀重罪訴訟;這些罪名包括郵件欺詐和誠信服務郵件欺詐。[8][9][10][11]這些身為被告的父母不少是知名演員或著名商人。[12][13]這些指控的刑罰最高可達10年有期徒刑(3年後方可假釋)並處罰金25萬美元。一個月後,16名家長被以「洗錢」的共謀重罪起訴。第三項起訴罪名的最高刑罰可達20年監禁(3年後方可假釋)並處罰金50萬美元。
目前聯邦調查局仍在進行調查,並以1999年的電影為該行動起綽號為「大學藍調行動(Operation Varsity Blues)」。[14][15]本案是至目前(2019年5月)美國司法部起訴的規模最大的案子。[16]
有數個中國家庭通過辛格將子女送入史丹佛大學和耶魯大學等美國名校。山東步長製藥董事長、聯合創始人趙濤支付了650萬美金(約合4377萬人民幣),將女兒趙雨思(Yusi 'Molly' Zhao)送入史丹佛大學,是所有家庭出錢金額最大的[17]。另一個家庭被爆是中國公安部A級通緝令當中的嫌疑犯郭虎林支付了120萬美金將女兒Sherry Guo(郭雪莉)送進了耶魯大學。[18][19][20][21]
Remove ads
調查與起訴
FBI稱從2011年開始,33家長高中生與其他人合謀,利用賄賂和其他形式的詐騙,非法安排讓他們的子女考上頂尖高校。[22]
聯邦檢察官指控大學入學計劃涉及:
辛格主要使用兩種欺詐手段來幫助客戶的孩子進入精英大學:
涉事方及組織
本次醜聞共計有50人涉案而被調查,[26]這些人包括33名大學申請者的父母[27]和11位來自八所知名大學或學院的體育教練和管理者。[13][26][28]此外還涉及另外三所大學,但是並沒有點名或直接牽連到具體工作人員。[8][9][29]
- 伊戈爾·德沃斯基(Igor Dvorskiy):標準化考試的管理者(包括ACT和大學理事會的考試),也是洛杉磯地區私立學校的負責人。對串謀詐欺認罪。
- 馬丁·福克斯(Martin Fox):休士頓網球學院院長。同意對2019年10月21日的一次球拍活動詐騙認罪。
- 妮基·威廉斯(Niki Williams):ACT和大學委員會標準測試主管,休士頓地區助理高中老師。對郵件與電匯詐欺認罪。
以下11所大學及其相關的體育項目和11名大學人員參與此案:[32]
相關大學的管理人員大部分聲稱他們對運動部門的醜聞不知情。所有被指控的體育部門工作人員都被解僱、辭職或停職。[57]
Remove ads
調查官員表示,辛格有許多合法客戶,他們沒有參與任何欺詐行為。[58]
下表列出了CNN、CBS News和《人物》等媒體列出的直接參與該計劃的33位家長。[36][59][60][61]莫里·托賓將成為第34位,但由於他是支持檢方案件的未經指示的合作證人,因此不包括在上述總數中。[62][63][64][65][66][67][63][68]
迄目前為止,在34位父母中,有14位同意認罪,有12位被定罪。[69][70][71]
![]() |
Remove ads
除了美國家庭行賄以外,還有數個中國家庭通過留學中介辛格行賄,將子女送入史丹佛大學和耶魯大學等美國名校。
A股上市公司步長製藥創始人兼董事長趙濤支付了650萬美金(約合4377萬人民幣)送女兒趙雨思進史丹佛大學,是所有家庭出錢數額最大的。趙家支付給辛格650萬美金,後者用50萬美金買通了史丹佛大學帆船隊主教練約翰·范德莫爾(John Vandemoer),讓不會駕駛帆船的趙雨思以帆船運動員的身份入學。事發後,史丹佛已經將趙雨思開除。[17]醜聞敗露以前的2017年7月30日,趙雨思被邀請在鬥魚直播,聲稱自己以ACT33分,托福111分的成績被史丹佛大學錄取,並分享自己申請史丹佛大學的經歷,聲稱「只要你有夢想朝著自己的目標去努力那就問心無愧!」。 [97][98]
此外,中國公安部A級通緝令當中的嫌疑犯郭虎林支付了120萬美金給辛格,辛格用40萬美金賄賂耶魯女子足球隊教練魯道夫·「魯迪」·梅雷迪思(Rudolph "Rudy" Meredith) ,將其女兒Cherry Guo(郭雪莉)以足球運動員的身份送進耶魯大學。事發後,耶魯已經將該女生開除[18][19][19][20][21]。
另一位中國籍家長Sui Xiaoning於2020年2月認罪,承認支付40萬美元,讓兒子偽造足球運動員身份進入UCLA[99][100],Sui和她的兒子Eric於2015年移居加拿大,丈夫則在中國工作[101]。Sui於2019年9月在西班牙被捕並一直拘留,於2020年2月引渡至美國,被判監禁(已在西班牙服過)、沒收支付的40萬美元、並額外罰款25萬美元[102][103]。
批評與回應
為應對該醜聞,美國大學體育運動主要管理機構——全國大學體育協會宣布將審查這些指控「以確定全國大學體育協會相關規定被違反的可能程度」。[52][104]
美國參議院財政委員會成員、美國參議員榮·懷登(奧勒岡州共和黨員)計劃提交一項議案,如果捐贈者的孩子就讀於其所捐贈的學校,那麼學校應該就其捐款部分被課稅。[105]另外,參議員克里斯·康斯(德拉瓦州民主黨員)和約翰尼·伊薩克松(喬治亞州共和黨員)同意重新討論2017年的一項立法,該法案旨在針對招收低收入學生比例最低的大學或學院處以罰款。[105]
遭指控的教練事發後被解僱或停職,或者在被指控時已離開大學。[106]代表學生參加考試的Mark Riddell被禁止擔任IMG學院高考準備主任,並在一周後被解僱。[107][108]
2019年3月26日,耶魯取消了一名與醜聞相關的學生的入學資格。[109]4月2日,史丹佛宣布將欺詐一名有關的學生踢出校園。[110]以上情形的入學期間成績大部分均無效。
洛莉·路格林在被起訴後,霍爾馬克頻道停止她的節目播出。[111]根據The Hill的說法,網飛也決定將路格林從Fuller House撤下。她最小的女兒Olivia Jade也失去了與TRESemmé和絲芙蘭美容產品鏈的合作夥伴關係。但其他大多數涉案人狀況未知,但均可能面臨遭到學校逐出且可能一定期間不被錄取的情形。
有人在案發後立即針對大學和個人提起多起訴訟。來自杜蘭大學、羅格斯大學和加州社群學院的三名學生向辛格和受影響的大學投訴,他們希望這些大學將被證明是集體訴訟。[112]也有人以不公平的入學來提起訴訟。史丹佛大學的一名本科生因為她在醜聞中提到的學校所申請的時間和金錢而遭受損失,以及史丹佛大學聲譽的污點可能會降低她學位的價值。一位家長在舊金山對所有被起訴的人提起了5000億美元的民事訴訟,聲稱她的兒子因其他父母以而賄賂方式入學而被拒絕入學。[113]
醜聞爆發後,多個美國新聞來源,包括大西洋、Vox[114]、滾石和紐約時報將其描述為大學入學制度破裂的問題[115]。大部分新聞報導試圖解釋為什麼有人會受到辛格計劃的誘惑。這些被告的一個共同特徵是富有者,但並非超富人。
其中最出名的評論莫過於 大西洋 雜誌文章中的一片段落, "Every parent assumed that whatever alchemy of good genes and good credit had gotten his child a spot at the prep school was the same one that would land him a spot at a hyper-selective college. It was true that a quarter of the class went to the Ivy League, and another quarter to places such as Stanford, MIT, and Amherst. But that still left half the class, and I was the one who had to tell their parents that they were going to have to be flexible. Before each meeting, I prepared a list of good colleges that the kid had a strong chance of getting into, but these parents didn’t want colleges their kids had a strong chance of getting into; they wanted colleges their kids didn’t have a chance in hell of getting into. A successful first meeting often consisted of walking them back from the crack pipe of Harvard to the Adderall crash of Middlebury and then scheduling a follow-up meeting to douse them with the bong water of Denison."[116]
哈佛法學院名譽教授艾倫·德肖維茨說這是「涉及在美國的歷史上名牌大學最糟糕的醜聞」。[117]伊麗莎白·沃倫,美國麻薩諸塞州參議員(所有刑事案件均已提交),新聞媒體稱,這一醜聞代表了「富人和強者如何知道如何照顧自己」的另一個例子[118]。
反過來,其他人則研究了為什麼某些大學開始變得如此有選擇性。《大西洋》指出,美國的大學席位並不稀缺,只有極少數大學有目的地選擇:「稀少性還有增加機構聲望的額外好處。申請的學生越多,進入的學生越少,機構就越有選擇性,隨後就越有聲望。父母互相爭鬥,以品嚐隨之而來的社會資本。「[119]社會中,也充斥著對於學校的挑選,像是少數公司或產業會選擇學歷;在法庭文件中據稱,一名被告父母已將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列為他們特別想避免的大學;非選擇性大學多年來一直是美國電視節目以及2015年電影《熊麻吉2》中的「笑話」 。根據《新聞周刊》的報導,不可避免的結果是,最精英的機構造成了一種情況:純粹的專門招生已成為不可能,因為它們已經拒絕了太多合格的候選人。前哈佛校長德魯·吉爾平·浮士德(Drew Gilpin Faust)曾經說過:「我們可以讓二等兵參加我們的班級。」人們還認識到,任何可行的長期解決方案都需要通過重組大學入學程序,或美國勞動力市場來緩解引發危機的潛在焦慮。
哈芬登郵報解釋說,加拿大幾乎不存在這種焦慮,其四年制大學在選擇性和聲望上沒有表現出如此極端的差異,反過來,大多數加拿大雇主並沒有根據畢業地點嚴格區分求職者。相比之下,有選擇性的美國大學已經發展成為某些具有社會聲望和財務利潤的行業(如法律和金融)最高層的守門人[120]。奧克拉荷馬大學歷史學教授威爾弗雷德·麥克萊Wilfred M. McClay 告訴「新聞周刊(Newsweek)」:「我不會假裝哈佛大學和薩福克郡社群學院之間沒有區別,但我認為最高法院完全由哈佛大學或耶魯大學法學院畢業生所組成是錯誤的。造成這個醜聞的原因似乎是,父母願意採取任何方式來影響這個系統,僅為了他們的孩子獲得這些更好的社會地位,而不是因為更好的教育。」[117]。
改編
在2019年,Lifetime就此事件製作了電視電影,名為「The College Admissions Scandal」。影片由佩內洛普·安·米勒飾演卡羅琳·德維爾(Caroline DeVere),米雅·柯許納飾演Bethany Slade,麥可·山克斯飾演瑞克·辛格(Rick Singer)。
2019年4月4日,在公開行動藍調的指控公佈三週後,花崗岩灣高中首次亮相了新音樂劇《排名》。該節目由學校的戲劇老師和音樂總監於2018-2019年撰寫,重點關注學校的學業壓力,特別講述了一個學生的故事,該學生的父母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自己的成績付費[121]。
里克·辛格10年前曾在花崗岩灣社群工作,擔任過當地高中生的大學教練[122]。
2021年,Netflix推出紀錄片《買進名校:美國大學舞弊風暴》。
相關條目
- 美國全國大學入學諮詢聯合會
- 類似案件的大學
- 布里斯托大學招生爭議
- 伊利諾大學關說醜聞
- 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招生爭議
- 梨花女子大學,因為學生入學爭議間接引起2016年韓國政治醜聞
- 東京醫科大學,發生性別歧視、不當錄取入學弊案的大學
- 走後門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